莎娃惹爭議背后暗藏玄機 WTA為何與球員意見不合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當?shù)貢r間9月3日,莎拉波娃止步美網(wǎng)16強,這個結(jié)果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那些“反莎先鋒”們,還有那些對給她頒發(fā)外卡,甚至對賽程安排感到不滿的人們來說,暫時不需要糾結(jié)這個問題了。
而對美網(wǎng)組委會和WTA來說,這卻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頂著巨大壓力將外卡頒給莎娃,美網(wǎng)用“莎娃出戰(zhàn)日打破單日觀眾進場數(shù)紀錄”的方式,證明自己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而莎娃的出局,讓本就星光黯淡的本屆美網(wǎng),特別是女子部分更加慘淡,接下來的關(guān)注度和票房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還很難預(yù)測。
同樣失落的還有WTA,莎娃多存活一輪,WTA的受關(guān)注度和討論度就會提升不少,在小威缺席的情況下,他們可指著莎娃來成為流量擔當呢。而只有這些上去了,WTA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影響力才能維持下去,才能有在賽事和贊助商面前提高話語權(quán)的可能性,才能反過來通過提高獎金的方式惠及麾下每一位球員,進而促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而大多數(shù)球員看不到這一點,這也是為什么在莎娃回歸問題上,WTA、賽事和大部分球員之間存在如此大分歧的原因所在。誠然,莎娃接受外卡會擠掉其他人拿外卡的機會;莎娃占據(jù)中央球場,會把別人擠到外圍球場;莎娃贏了她們,就會從她們手中“搶走”這一輪的獎金。從一城一池的得失來看,這確實關(guān)乎自身利益,每個人從自己角度考慮問題并沒有錯。
而對WTA這樣的領(lǐng)導(dǎo)者而言,他們必須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雖然源源不斷的普通球員是女子網(wǎng)壇的中流砥柱,但只有同時具備話題度和觀眾緣的頂尖明星球員,才是女子網(wǎng)球推動力,只有她們保持高水準和活躍度,才能讓這個項目生生不息,而不至于被邊緣化。
實際上,最近十年女子網(wǎng)球已經(jīng)在走下坡路了,這就是為什么WTA的組織者們?nèi)绱诵募比绶伲绱似惹行枰藁貧w的原因。比起本世紀初頭十年女子網(wǎng)球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威廉姆斯姐妹和莎拉波娃在內(nèi),還有辛吉斯、比利時雙姝、達文波特、毛瑞斯莫和俄羅斯紅粉軍團,等一批兼具實力和人氣的頂尖巨星,也讓W(xué)TA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而近些年,隨著這批人大多數(shù)淡出視線,黃金時代也宣告結(jié)束,只有小威和莎娃仍維持在頂尖,WTA刻意將二人打造成類似ATP中的“費納決”,她們憑借一己之力苦苦維持著WTA的話題度。2010年李娜的崛起,女網(wǎng)進入“威莎娜”三叉戟時代,也讓W(xué)TA找到新的賣點,開始將重心轉(zhuǎn)向亞太,這幾年逐漸增多的亞洲特別是中國賽事,就是其做出的最后一搏,然而仍未能阻止WTA的發(fā)展開始放緩。
獎金這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明證,我們選擇了從2004年到2016年級別并未發(fā)生變化的兩項賽事。年初的霍巴特賽,一直以來屬于WTA中較低級別的賽事。2004年莎娃橫空出世這年,它的總獎金為11萬美金,經(jīng)過了一個黃金周期,2010年達到了22萬,6年內(nèi)上升幅度達到100%,而2016年的獎金數(shù)為25萬美金,6年內(nèi)只上漲了不到15%。
超五賽羅馬站,2004年130萬,2010年200萬,2016年為244萬,兩次漲幅分別為54%和22%,差距顯而易見。2013年,WTA更是丟掉了合作八年的主贊助商,開始了“裸奔”時代,而上邊兩項賽事在之后的2014-2016三年間獎金都沒有上漲,即便考慮到金融危機和通貨膨脹等各種因素,增幅變緩也是不爭的事實。
現(xiàn)在隨著李娜的退役,小威和莎娃年齡逐漸增大,WTA的前景再度變得悲觀。在力捧布沙爾失敗之后,奧斯塔彭科和穆古拉扎能否成為實力擔當和人氣保證還很難說,但現(xiàn)在看來,短期內(nèi)她們遠遠不能填補莎娃和小威后的WTA真空。所以,不只是球迷,WTA也多么想回到十年前的黃金時代!,這種情況下,小威和莎娃獨缺其一,就像打掉了WTA的半壁江山。
所以,沃茲尼亞奇?zhèn)冊谫|(zhì)疑“美網(wǎng)優(yōu)待莎娃”之前,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成績和人氣上超過她,如果你們能夠憑借一己之力,為WTA和所有球員謀下福祉,才更有叫板的底氣。而莎娃和小威,恐怕永遠不會抱怨球場的安排,因為即便她們?nèi)ァ盎屎髤^(qū)的停車場”打球,都會被人群擠爆。莎娃要參加溫網(wǎng)資格賽,都能吸引眾多轉(zhuǎn)播和報道,而隨著她退出,這一計劃也宣告流產(chǎn),這難道不就是明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