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故事|喬爾跑完7大洲超級馬拉松賽 籌資建學校

體壇+通訊員王學斌報道
身高185cm,體重190磅的喬爾·魯尼恩沒有典型的超級馬拉松運動員的體格,但并沒有阻止這位30歲的芝加哥人最近在七大洲上完成了七次超級馬拉松。讓他如此拼命的原因是為了籌集資金建設七所學校,這一項目是和“承諾鉛筆”合作的,后者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在加納、老撾和危地馬拉建造學校。
穿越叢林和北極的過程是喬爾最為艱難的時刻,他克服了一系列障礙:脫臼的腓骨腱,25英里/小時的逆風,以及寒冷的溫度下,導致他唯一的水源被凍住了。盡管他的名字已經眾所周知,并且擁有這些難以置信的經歷,但喬爾堅持認為他不是一個天生的跑步者。事實上,他在24歲之前沒有跑過5公里以上的比賽。
喬爾的故事始于2009年,當時他在金融危機期間從大學畢業,畢業后的頭九個月里喬爾一直處于失業狀態,住在父母的地下室里。“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似乎不可能,”他回憶道。為了激勵自己,喬爾列出了一系列挑戰,并決定嘗試其中一項:完成鐵人三項。
喬爾幾乎不了解這項運動的訓練過程,他報名參加了一場當地健身房舉行的比賽,整個比賽持續了一個小時,包括在游泳池里游泳10分鐘,騎自行車30分鐘,在跑步機上跑20分鐘。這次比賽之后,喬爾受到了鼓舞,他報名參加了更多的鐵人三項比賽。最終,他把自己練就成了一位“半鐵人”。
隨后,喬爾開始堅持跑步,并且他還開始寫博客,講述他正在進行的那些富有挑戰性的事情,甚至創立了一家公司——“不可能”,這些都是為了激勵其他人也這么做。
很快,他就開始跑馬拉松了,并且加入了“承諾鉛筆”正在進行的跑超級馬拉松來籌集資金建造學校的項目。2012年,他在芝加哥跑了50K,籌集到26000多美元,足以在危地馬拉建立一所新學校。第二年,他參觀了危地馬拉的學校,見到了他幫助的孩子,這讓他意識到自己想做更多的事情,“對于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孩子來說,由于缺乏資金,接受教育是不可能的。然而基礎教育是幫助人們擁有更多可能性的巨大動力”。
喬爾想做的更多的事情以“777項目”的形式出現,該項目是他在2014年發起的。目標是:在七大洲完成7個超級馬拉松,籌集175萬美元,建造7所新學校。
他的第一場超級馬拉松比賽是2014年9月的巴塔哥尼亞國際馬拉松賽,沿著小路和擁擠的礫石路跑了63公里。行進到中途的時候,喬爾扭傷了腳踝,但他選擇了堅持前行。結果證明這一決定是錯誤的,喬爾不得不在接下來的六個月進行康復治療。同時,“777項目”也卷入了商標訴訟案,導致整個項目陷入停頓。
“我受傷了,項目也被迫停止了,我想要放棄。但是想到那些急需幫助的孩子,我知道自己必須要堅持”,喬爾說道。經過18個月的等待,2016年10月的芝加哥馬拉松賽上,“777項目”重新起步,“我不想對外宣稱這件事情了,我只想提醒自己可以繼續下去”。2017年里,他完成了剩下的所有的超級馬拉松比賽。
喬爾覺得自己對跑步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且通過跑步可以幫助別人,更讓自己感到自豪,“我對跑步的熱愛就是當你到達想要放棄的地方,你很累,但你決定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