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2.13億!數(shù)據(jù)解析博爾特生涯驚人吸金能力

體壇+記者杰西報道
美國商業(yè)雜志《福布斯》每年都會公布世界前100位運動員收入排名,而在尤塞恩·博爾特出現(xiàn)之前,這份榜單幾乎和田徑運動員沒有任何交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博爾特一戰(zhàn)成名。但在當(dāng)時,他的贊助商僅有德國運動品牌彪馬和牙買加手機公司Digicel。奧運會后,博爾特的經(jīng)紀人里基·西姆斯試圖將他包裝成第一個年收入上千萬美元的田徑明星(包括所有出場費、比賽獎金以及代言費),但這一切并沒有很快成真。
直到2012年,博爾特才進入職業(yè)生涯的“大豐收”階段,此后連續(xù)5年,他都入圍了《福布斯》百大運動員收入排行榜。在過去兩年內(nèi),博爾特的年收入都穩(wěn)定在3200萬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2.13億。
(注:《福布斯》收入榜通常在每年7至8月發(fā)布,統(tǒng)計過去12個月內(nèi)運動員的收入情況。)
從榜單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田徑比賽的獎金相對較少,兩年一次的世錦賽的冠軍獎金是60,000美元,鉆石聯(lián)賽的比賽獎金是10,000美元。博爾特和其他體育巨星之間的收入差距,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老虎”伍茲在21世紀初期稱霸了高爾夫球運動,年收入最高時達到了1.25億美元;而邁克爾·喬丹在1997年的年收入就達到了7800萬美元。
但博爾特還是依靠著極強的個人特色和閃電般的速度使他成為了全球體育界的明星,這其中,廣告代言是博爾特“小金庫”的主要收入來源。
關(guān)于博爾特的贊助商,不得不提自其16歲起就開始合作的彪馬。“在人們知道我所取得的成就前,彪馬就已經(jīng)在我身邊了。”博爾特表示。
2013年,雙方續(xù)簽了3年期的合同,博爾特每年能從彪馬獲得1000萬美元的代言費。據(jù)ESPN報道,自2016年起,博爾特成為品牌的終身代言人。在正式退役之前,彪馬將為牙買加人提供至少1000萬美元的年均代言費,而退役后,他將作為品牌的形象大使,每年依然能獲得至少400萬美元廣告費。
博爾特的其他贊助商包括宇舶腕表、佳得樂、歐洲最大移動虛擬網(wǎng)絡(luò)運營商維珍媒體等,每個品牌的代言費約為100-400萬美元。牙買加人的另一大收入是一款包含他形象的手機游戲《神廟逃亡》,這款游戲在應(yīng)用商店里的下載量超過十億次。
博爾特賺得多,花錢自然也不手軟。博爾特曾購置價值10萬美元以上的黑色Nissan GT-R。在倫敦奧運會后,尼桑還專門給“閃電”一臺特別版的金色Nissan GT-R。
除了用于派對和奢侈品消費,博爾特也會把他的收入回饋給社會。
2015年,博爾特向他曾經(jīng)就讀的學(xué)校捐贈130萬美元以及一些列運動器材。2013年他出資400萬美元用于牙買加謝伍德康坦特鎮(zhèn)的一家保健中心的翻修工程。
博爾特是過去六年間唯一登上《福布斯》百大運動員收入排行榜的田徑運動員,在他退役后,不知何時才能在榜單中重見田徑運動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