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觀察-中國女排鍛煉新人為主 PK荷蘭拼出線

體壇+特約記者鴻昆報道
2017年世界女排大獎賽將于8月2日在中國南京開戰,以東道主身份入圍總決賽的中國女排與巴西、荷蘭分在J組,美國、意大利以及塞爾維亞分在K組。總決賽可謂是強強對話,精彩紛呈。
J組(中國、巴西、荷蘭):巴西實力占優 中荷力拼出線
巴西女排在謝拉、杰奎琳、法比亞娜等名將謝幕后實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身體條件明顯退步,技術環節也不及當年,但她們分站賽低開高走,狀態越來越好,依靠快速拉開以及男子化的立體進攻來突破對手,先后戰勝塞爾維亞與美國兩支強隊足以證明她們的實力,也告知對手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荷蘭隊基本上是奧運陣容,打法成熟。主攻保障穩定又有一定得分能力,副攻克魯伊夫和貝里恩,進攻不弱攔網出色,在網上筑起第一道屏障。普拉克也很好地完成了右翼進攻的任務,唯一欠缺的是關鍵比賽不敢發揮。
以鍛煉年輕隊員為主的中國女排,在分站賽暴露出攻擊性不強和一傳不穩定等問題,但不難看出,中國女排在準備充分、發揮出色的情況下也能展現出很高水平,尤其是在與3比1戰勝日本、3比2戰勝美國的兩場比賽中,通過持續的高質量發球破壞對手一傳,減輕攔防的壓力,給中國女排副攻創造定點攔網的機會,防守效果好,從而反擊質量高,占據主動。若能發揮自己的較高水平,中國女排很有希望小組出線。
K組(塞爾維亞、美國、意大利):三強旗鼓相當 塞爾維亞略占優勢
保留奧運亞軍主力框架的塞爾維亞女排,在分站賽中展現出了過人實力,打法也日臻成熟。接應博什科維奇傷愈復出,更讓塞隊如虎添翼。雙主攻及自由人的一傳體系基本上保證了一攻,副攻手拉西奇、維利科維奇以及斯特瓦諾維奇進攻與攔網均衡,尤其是攔網,塞爾維亞的判斷、移動、取位和時機等細節都做得非常出色。在形成有效攔防時,博什科維奇以及米哈伊洛維奇都能抓住反擊的機會得分。但2比3負于日本,及0比3完敗巴西的比賽也反映出這支隊伍的不穩定與逆風球作戰的能力不強。
意大利隊在分站賽后程調整了陣容,主攻塞拉與接應埃戈努進入到首發陣容,若塞拉的一傳能夠頂住,埃戈努控制好自失,意大利隊有很強的競爭力。
美國女排只有羅伊德與莫菲參加了里約奧運會,但多數球員也是上一個奧運周期入選過美國隊的,球隊打法成熟,就是依靠兩翼拉開速度突破對手防線,即使在5米的位置依然降低弧度搶速度突破,若有穩定的一傳,美國隊有機會沖擊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