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路上演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 風光旖旎人陶醉

體壇周報記者謝偉報道
北京時間7月8日深夜11點,盛大的越山向海人車接力中國賽在張家口中都草原落下帷幕。
越山向海,由英文Hood to Coast翻譯而來,非常唯美,穿越山嶺奔向海邊的意思。這是一項源自美國的悠久接力賽事,迄今已有36年歷史。現如今,Hood to Coast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富盛名的接力跑步賽事,有著“接力賽之母”的美譽。每一個跑步熱愛者都以能參加Hood to Coast為榮,可是這項賽事縱然現如今每年有上千支隊伍參賽,中國人想報名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越山向海,為國人提供了可以去美國參加“接力賽之母”的直接機會。本次比賽的第一名可以獲得明年8月Hood to Coast賽事免費直通名額(12人)一支,第二名和第三名將分享另一個直通名額。
越山向海源自Hood to Coast,繼承了美國這項接力賽事的跑步文化、公路文化以及汽車文化,但是又和Hood to Coast有一定區別:Hood to Coast全程是320公里,越山向海則是175.8公里;Hood to Coast每支參賽隊伍有12人,越山向海則是5人一隊;Hood to Coast是從Hood山跑到海邊小鎮seaside,山海風光都有,越山向海則只有山沒有海。不過就想央視著名籃球結束于嘉說的那樣,“沒有海沒關系,這里有美麗的云海、洶涌的人海和壯觀的車海,同樣讓人心潮澎湃。”
大牌跑者眾多
現如今馬拉松已經風靡全球,很多明星都是馬拉松的忠實粉絲。接力賽之母首次來到中國,自然會吸引到很多明星和社會名人的參加。臺灣著名藝人劉耕宏、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李響、央視著名解說于嘉、演員熊欣欣等人都出現在了本次接力跑的賽事中。
縱然這些人都有著非常深厚的跑步經驗,但越山向海畢竟是第一次來到中國,新鮮的賽制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陌生。于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在磨合,甚至為了如何交接棒如何停車還發生過小小的摩擦。
國內資深馬拉松專家石春健也透露她們的團隊從早早一個月就開始備戰,仔細研究如何排兵布陣,如何設計Logo,如何補給……所有人的目標都一樣,為了取得最好的成績,爭取明年站到Hood to Coast美國站的賽場上。
選址大獲好評
Hood to Coast能從美國來到中國,得益于北京眾輝國際體育管理有限公司的從中斡旋。眾輝體育2015年就有意引入這項賽事,但直到今年才正式落地,用眾輝體育總經理李璐的話說:“我們去了全國很多地方踩點,山邊海邊,最后才選擇了草原天路。雖然我們來踩點的時候是冬天,不能直接體會到這條跑道的美麗,但現在看到這一切,都值了。”
張家口的草原天路早已名聲在外,要在這條美麗的公路上跑步,張家口市政府給了很大的配合。Hood to Coast系列賽聯合主席及聯合所有人哈伯女士對賽事組織贊不絕口:“在美國,Hood to Coast的舉辦是不會有政府的協助的,都是組織者和志愿者親力親為。中國政府非常高效地參與到這項賽事的組織中來,讓比賽井然有序。”
對于賽道的美景,哈伯接連用“不可思議”來形容,央視名嘴于嘉和臺灣藝人劉耕宏在談到這條賽道時都說“簡直美到沒法用言語來形容”。于嘉說他以后一定會再帶家人來草原天路,而劉耕宏則表示已經對2022年的冬奧會迫不及待。
此外,還要夸贊一下越山向海的服務,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沿途各個補給點不僅提供豐富多樣的食品支持,還有拉伸以及理療服務,每一站都有醫護人員隨時待命。雖然大家都在比拼成績,但組委會更關心每一個跑者的健康。
挑戰難以預測
如果說馬拉松是跑者的獨角戲,那接力賽就是一群人的狂歡。但是如何在團隊協作的氛圍下跑完整個比賽,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簡單。
在談到對越山向海最直觀的印象時,不管是劉耕宏、于嘉還是石春健亦或是普通的跑者,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同一個詞——孤獨。“這比賽不像馬拉松那樣,一群人烏泱泱就出發了,周圍全是人。整個跑道上,前后很長的距離就你自己一個人,說實話蠻孤獨的。跑馬拉松遇到困難有時候可能輕易就放棄了,但跑接力賽,想到下一站還有隊友在等你交接棒,再困難你也會選擇堅持,哪怕用走的方式也會把自己的賽段完成。”
雖然草原天路的風光美如畫,175.8公里的賽段分到每個隊友身上只有30到40多公里不等,對于跑慣了馬拉松的資深跑友來說越山向海并不算很難的挑戰,但有一些無法預料的因素,左右了很多跑團最終的結果。
第一個撞線的跑跑團HTC戰隊在接受采訪時就談到了這次比賽中最困難的3個因素:坡度、高溫和逆風。這些因素都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像逆風這個因素,很多人都沒有預見到。但草原的天氣瞬息多變,傍晚的大風確實給很多跑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身體已經進入透支的狀況下還要逆風戰斗,需要的毅力也是超乎常人。
本次的越山向海人車接力中國賽共吸引到了161支跑團805人報名參賽,在所有的跑者中,一位頭發花白的精瘦老者格外引人注意,他叫吳世平,今年59歲,退休人員,愛上跑步剛剛4年,他是他們跑團中年齡最大的一位,被隊友稱為吳叔,但他卻承擔了43公里左右的任務。吳叔很純粹,他甚至不太清楚越山向海的規則:“我只負責來跑,只要能跑我就很開心,每天不跑我就不得勁兒。我現在都不愛跟同齡人交流,大家一談話就說你去哪個醫院啊,我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那樣也會覺得自己變年輕了。”
大牌明星的參賽固然是對跑步賽事最直觀的一種宣傳,但從吳叔這樣上了年紀的跑者身上,我們更能體會到什么叫對跑步深入骨髓的愛。越山向海在挑戰每個跑者極限的同時,也努力在向每個參賽的跑者傳遞這項“接力賽之母”的文化——你跑出的每一步,都不簡單。是啊,凌晨4點開跑,從黎明到白晝再到深夜,這群跑步的瘋狂愛好者是在用腳步丈量生命的長度。
眾輝體育總經理李璐說中國的馬拉松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跑步,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深諳跑步的精神,懂得跑步的文化。“越山向海很好的補充了馬拉松所缺失的另一面,跑者不再是孤軍奮戰,它的到來讓中國的馬拉松賽事更完整更豐富也更多元。”
三五好友,一輛車,從黎明跑到黃昏,一路風景如畫,還有什么比這更開心的事情呢?
2017越山向海人車接力中國賽前三名
冠軍:Salomon越野隊 成績:11:43:47
亞軍:跑跑團HTC戰隊 成績:12:35:28
季軍:北大五四 成績:12: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