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留洋路不易!張稀哲枯坐板凳 兩人半年回歸...

7月3日,張玉寧正式簽約不來梅,他將在德國繼續自己的留洋事業。雖然是否為商業簽約還不得而知,但是從此前張稀哲和張呈棟的失敗案例來看,中國球員的商業化留洋,最終多以失敗告終,海外俱樂部和背后的品牌商得到了宣傳自己的機會,但中國球員不但很難獲得展現自己的機會,信心也獲得極大挫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簽約成為中國球員留洋的一條捷徑,但成功率卻著實不高。張玉寧此前一直在荷甲的維特斯效力,他的最大優勢是年齡和耐心,剛剛過了20歲的他,有堅定留洋的信心和耐心,此前即使在荷甲曾長期做板凳,并有中超球隊高薪誘惑,他也沒有動搖。此番若能最終加盟不萊梅,無論是否與商業簽約有關,此前張稀哲和張呈棟的例子,或許都能給他更多的啟發。
張稀哲算是商業留洋的典型失敗案例。從2014年12月16日的簽約沃爾夫斯堡,到2015年7月15日回歸國安,這211天時間內,他沒有為球隊參加一場正式比賽,看臺上的無盡等待讓他最終失去耐心。當年的狼堡可不是依靠附加賽才能留在德甲的魚腩,他們當時曾4比1大勝拜仁,是歐冠的常客。加盟這樣一支豪門球隊,對張稀哲來講是極大的挑戰,他在亮相新聞發布會時曾表示,希望為球隊貢獻力量。這場發布會得到了央視的獨家直播,有4400萬中國觀眾收看,沃爾夫斯堡影響力大增。
在簽約張稀哲時,沃爾夫斯堡的主帥黑金以及俱樂部總經理阿洛夫斯多次強調,這次不是商業簽約,他們花費150萬歐元引入張稀哲,是看重他的實力,但是除了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熱身賽中出場,主帥沒有給他一分鐘的展現機會,甚至大名單都只進過一次。除了實力的因素外,球隊的商業意圖非常明顯。在2014-2015賽季德甲,沃爾夫斯堡爭奪歐冠名額的關鍵時刻,張稀哲被要求前往上海為“東家”大眾汽車進行宣傳,其本人不情愿卻也無可奈何。
同時在與球員和教練溝通上,雖然努力學習德語,但是張稀哲還是不能遲遲融入球隊,加上當時只有24歲的年紀及沒有留洋經驗,一些出現的問題,讓張稀哲感到手足無措。比如在和教練的溝通上,黑金曾要求他要多加防守,但在張稀哲苦練防守后,黑金又希望他多投入進攻。同時一些媒體諷刺張稀哲為球隊飲水機管理員。
最終張稀哲回歸國安,值得一提的是,從當初150萬歐元加盟到半年后200萬歐元又賣給國安,沃爾夫斯堡不但免費借助張稀哲做了球隊和品牌的宣傳,還凈賺了50萬歐元,這樣的商業運作堪稱成功,但對于張稀哲來講,卻浪費了時間消磨了信心,并降低了未來了再留洋的可能性。
張呈棟與張稀哲不同,他此前在葡乙、葡超以及德乙擁有多年留洋經驗,2015年7月,在贊助商錢寶的幫助下,他以租借的方式加盟西甲的巴列卡諾一年,成為第一名加盟西甲球隊的中國球員。但這筆商業簽約從開始就充滿矛盾,在得知這筆轉會后,當時巴列卡諾主帥赫梅斯公開表示對俱樂部簽下張呈棟不滿,他稱這名中國球員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來到球隊沒有實際意義。從賽季開始后,張呈棟連球隊18人名單都很難進入。
直到簽約近半年后的12月3日,在西班牙國王杯32強戰首回合,巴列卡諾主場與赫塔菲的比賽中,張呈棟才首發出場,66分鐘內奉獻不俗的表現。隨后12月17日,客場與赫塔菲的比賽,他又首發出場83分鐘。到2015年的最后一天,西甲第17輪,巴列卡諾主場0比2不敵馬競。第81分鐘,張呈棟替補出場,成為首個在西甲賽場亮相的中國球員,并打破1713天沒有中國球員在五大聯賽出場的尷尬紀錄。到2016年1月7日,球隊1比1戰平馬競的國王杯1/8決賽,張呈棟再次首發出場66分鐘,但從此之后,他沒有獲得1分鐘機會。
在2016年1月29日,留洋7個月的張呈棟回歸國安,他在巴列卡諾總計出場時間只有224分鐘。回到中超后,張呈棟表示,自己回歸原因是無法忍受半年沒有球踢的尷尬,他還透露,未來自己不會再留洋。
回顧張呈棟的失敗留洋經歷,巴列卡諾雖然是西甲中下游球隊,但因為主帥的抵制和偏見,簽約時沒有對出場時間的明確規定,加上贊助商的一廂情愿,導致有一定實力的他根本沒有機會表現,隨后只能無奈回國。
從位置上來看,相比中場球員張稀哲和以邊后衛為主的張呈棟,前鋒位置的張玉寧在不萊梅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在面對逆境及外界各種不同評論時,他想要讓自己的留洋生涯繼續閃光,需要一顆大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