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科普】誰效力的國家隊最多?哪國人最愛“叛國”?

文/體壇+記者林良鋒
上回說起職業足壇大滿貫得主,按照咱們苛刻的條件(上場的比賽必須奪冠),迄今尚未有此神人。文中提及迪斯蒂法諾,“古代”(全部主流賽事創立前)足壇的第一英雄。
貝利在瑞典世界杯橫空出世前,迪斯蒂法諾就是當世第一且是全能中鋒,媒體稱他為“金箭頭”歌頌他的事跡;在克魯伊夫演繹全能足球前,迪斯蒂法諾便是全能足球的化身。很多后世的技戰術變革,來自迪老的啟發。和迪老同時代的還有一位牛人,效力尤文圖斯的威爾士全才約翰·查爾斯,他因君子球風得到意大利人“紳士巨人”的美譽,只是查爾斯的傳奇限于意甲,未有迪老在歐冠的風光,知名度也就沒阿根廷人那么高。
迪斯蒂法諾生不逢時,在職業足壇只有世界杯和美洲杯的年代獨享頭牌地位,卻未能在世界杯上奪得應屬于自己的榮耀。迪斯蒂法諾是足壇唯一代表過3支國家隊卻連一分鐘世界杯也沒上過場的巨星,畢生只有一個國際賽錦標——1947年美洲杯(當時還叫“南美錦標賽”),以6球穿走銀靴。那個年代,國際足聯對球員的國籍歸屬要求不嚴,或者是沒有料到旗下某些成員國打擦邊球,讓已經代表一國參加過正式比賽的球員借殼為另一國上陣。
迪斯蒂法諾
迪斯蒂法諾代表阿根廷6次,全部發生在那一屆美洲杯。迪老有過兩次機會代表阿根廷參加世界杯。戰后第一屆在巴西,阿根廷賭氣不參加;第二屆在瑞士,阿根廷賭氣又不參加。第三屆在瑞典,阿根廷不再賭氣,可迪老已在2年前獲得西班牙國籍,宣誓效忠佛朗哥將軍。迪老在1957年披上西班牙戰袍參加了世預賽,可惜未能幫助西班牙進軍決賽周。1962世預賽,迪老已36歲高齡,助西班牙打進正賽,可惜他因肌肉拉傷,未能在正賽亮相。他在皇馬的隊友普斯卡什也是該屆西班牙隊一員。智利世界杯后,迪老宣布國際賽收山,2年后西班牙主辦歐洲杯掄元,迪老就這么和又一項國際賽擦肩而過。
在這兩家之間,迪斯蒂法諾還為哥倫比亞踢了4場比賽。因1948年哥倫比亞職業聯賽鬧分裂,導致哥倫比亞所有球隊(包括國家隊)受FIFA制裁,規矩管不著(比如無需轉會費和球員注冊),于是迪斯蒂法諾的哥倫比亞上場記錄從未得到FIFA承認。哥倫比亞職業聯賽脫離FIFA翌年,阿根廷職業球員大罷工,導致國內職業聯賽停擺。迪斯蒂法諾遂和一群同行赴哥倫比亞淘金,效力當時哥倫比亞豪門波哥大百萬富翁,4年中奪得4次聯賽冠軍。百萬富翁全隊拉去歐洲巡演(南美球隊時興的走穴方式),結果迪斯蒂法諾被皇馬和巴薩同時相中,一番爭執,迪斯蒂法諾落戶伯納烏,開啟一段傳奇。
問題來了:迪斯蒂法諾之外,還有誰代表兩家或以上的國家隊參加正式比賽?最高紀錄是幾國?
普斯卡什
先說迪斯蒂法諾的皇馬隊友普斯卡什。普斯卡什在世界杯的運氣比迪老強多了。在赴智利世界杯之前,普斯卡什曾代表祖國匈牙利參加了1954世界杯,決賽惜敗西德。匈牙利遭蘇聯入侵,普斯卡什趁俱樂部布達佩斯愛國者(又譯洪韋德)歐冠作客畢爾巴鄂之際,叛逃到西班牙并獲得國籍。那是FIFA最后一次允許代表過一國參加正式比賽后,根據移民和新國籍選擇代表另一國家隊。
普斯卡什不是唯一的“叛徒”,當時隊內另兩名國腳柯奇士和齊博爾也跟著跑了。一番顛簸,普斯卡什選擇了皇馬。柯奇士早年的俱樂部隊友庫巴拉選擇了巴薩,他也是叛逃者,只是比普斯卡什早得多:他在1947年叛逃到捷克斯洛伐克,據說是為了逃避兵役,娶了捷國家隊主教練杜契克的妹妹,穿上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球衣,踢了6場進了4球;1年后他逃回布達佩斯,據說又是逃避兵役,這次他代表匈牙利上場3次卻未有斬獲;獲得西班牙護照后,他代表“紅牛”踢了19場進了11球。
庫巴拉
歷史上曾有8人在代表西班牙之前,代表各自祖國踢過正式比賽,迭戈·科斯塔是最后一位,但他代表巴西踢的是友誼賽,十分僥幸。歷史上“背叛”祖國最多的是匈牙利人,共有21位國腳后來選擇其它國家隊,14人代表羅馬尼亞,其中一半進過球。
在1960年代之前,朝秦暮楚的做法很流行,其中意大利人藉此奪得1934世界杯。中衛蒙蒂(1930世界杯代表過阿根廷)、右邊鋒瓜伊塔和左翼奧爾西就來自阿根廷,但因有意大利血統(迪斯蒂法諾也是意大利后裔),又獲得意大利護照成為“海龜(歸)”,被召入意大利隊出征1934世界杯。當時意大利主教練波佐有句名言:“既然他們能為意大利而死(指具備入伍條件),那就可以為意大利踢球。”
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兩德統一,多國國腳被迫擁有代表兩支以上“國家隊”的經歷。莫斯托沃伊、沙利莫夫等38名蘇聯國腳或選擇俄羅斯,或代表烏克蘭、白俄等前加盟共和國;南斯拉夫陣中的蘇克、博班等人也是如此,隊史上曾有59人代表兩支國家隊。德國隊史上(含兩次大戰)則有43人有雙重身份。
蘇聯解體后,國家隊改頭換面,以“獨聯體”身份打了多場正式比賽,包括1992歐洲杯,勉強算是“國家隊”。獨聯體只是一個短命且松散的邦聯政體,并非民族國家,代表多國國家隊的紀錄未能落在俄羅斯人安德烈·普亞特尼茨基(蘇聯、獨聯體、烏茲別克和俄羅斯)身上,而是屬于庫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