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幕后故事:由來只有新人笑 有誰聽到經紀人哭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幾年前,某位剛剛被NBA球隊用樂透簽選中的新秀想帶幾個朋友出去游玩,于是他打電話給經紀人,要求對方給自己租架私人飛機。經紀人早早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但在約定的那天,卻等到了飛行員的電話,被告知球員一行人根本沒露面。無奈之下,經紀人只好向飛行員道歉,并支付了違約金,取消了租用計劃。但不一會兒,球員又打來電話,說自己來晚了,但仍希望當天能夠出發。
好不容易才簽下這個青年才俊的經紀人當然不想就這么得罪了客戶,于是只好給飛行員打電話重新下單。幾小時后,經紀人又接到了飛行員的電話,球員仍然沒有到!于是,經紀人再次重復了此前的做法:道歉,付違約金,取消租用計劃。飛行員連續被晃點很是不爽,經紀人更是一肚子火,他已經因為客戶的不負責任損失了20000美元了。可誰曾想,球員又厚著臉皮打來電話要求再給他一個機會,承諾當天肯定要處罰。最終,經紀人第三次聯絡飛行員下單,謝天謝地,這次飛機終于載著球員和他的朋友們飛走了。
你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還有荒謬的事呢!當天晚上,經紀人接到了球員所住酒店的前臺電話——入住客人喝光了酒吧里的酒,記在了經紀人的賬上!“我簡直要瘋了,感覺自己碰到了籃球圈的科特尼·洛芙(涅槃樂隊主唱科特·柯本的遺孀,以私生活混亂著稱)。
這固然是一個極端例子,但它也反映了NBA經紀人不為人知的生活。除了西裝革履地出席談判、簽約和新聞發布會,他們還要應付無數意想不到的、令人沮喪的、荒謬不經的事務。和客戶并肩作戰是經紀人的本職工作,但真實內容遠遠沒有那么簡單。
經紀人從球員手里拿傭金,但也要給球員好處。
經紀人給球員,或者球員身邊關系密切的親人朋友好處,有多有少但一定有,這已經是籃球圈一個公開的秘密。接受媒體私下調查的每個經紀人,都承認了這一點。
“我敢打包票,絕大多數有參加NBA選秀前景的球員都從經紀人那里拿錢,有的當時還是學生。”某經紀人坦言,“大概有75%到90%的球員拿錢了吧。有的是球員自己拿,有的是家人拿,而后一種情況發生時球員也可能被蒙在鼓里。還有些經紀人時常會給還在讀書的球員及其家人好處。”
“進入NBA選秀首輪的那30名球員,我認為有28人都收了好處,我一直就是這么認為的。”另一位經紀人更是語出驚人,“如果哪一年不是這么回事,那可真是意外之喜。”
經紀人想簽下球員,尤其是那些選秀前景好的明日之星,當然要投其所好。有些經紀人和球員早就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通過私交搞定了對方;也有些經紀人更簡單粗暴,直接用金錢收買控制球員。“當你想招募一名客戶的時候,你要搞清楚到底是誰能夠影響球員選秀的方方面面。”一位經紀人說,“極少有球員是全靠自己搞定整個選秀的,通常親人、教練或者密友會幫助他。所以你要知道球員會聽誰的話,該和誰打交道。有時候會有很多人對我說,xx球員對他言聽計從,而我的工作就是從中找出真正能夠影響到球員態度的那位。”
“總是會有一個關鍵人物的。”另一位經紀人說,“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完全取決于這個關鍵先生是個怎樣的人。有的人一心為球員前途著想,有的人則滿腦子想著四處撈錢。比如今年有一個預測選秀順位能夠進樂透的球員,他身邊那位關鍵先生竟然向多達6名經紀人收受利益,從每個人那里都撈了一大筆。而球員則完全不知情,這些事都是背著他干的。”
也有球員自身嚴重缺乏道德觀的。幾年前某個首輪被選中的得分后衛,從和他聯絡的每個經紀人那里都得了好處,但最終卻聘請一個好哥們做經紀人——就是說,他根本沒考慮過雇什么經紀人,此前的聯絡純粹為了收錢。那些本以為花錢占坑的經紀人發現自己被耍了,當然異常惱火,但又無可奈何。
還有球員比較狡猾,他們不會直接拿經紀人的前,但會要求經紀人給自己的親人或朋友找份工作,這樣他就不用自掏腰包補貼他們了。
不過某經紀人表示,大多數球員從經紀人那里得到的好處并不會特別多,他們也沒指望撈這一筆就能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通常“黑金”數據只是體現出經紀人的誠意,讓他能夠在同行競爭中勝出而已。“球員拿好處不是稀罕事,但我覺得數額被夸大了。你會聽到人們信誓旦旦地說,‘那個球員從經紀人那兒拿了一袋子錢,足足100萬美元……足足200萬美元……’這簡直是胡說八道,更現實的數據也就是幾千美元。肯定有經紀人這么干,但我覺得錢數被夸大了,并沒有外人想象得那么多。”
當然,也會有經紀人會對那些自己或身邊人四處斂財的球員敬而遠之。“如果一名球員從很多經紀人那里收錢,而且明確表示會和給錢最多的經紀人簽約,我不想做這種球員的經紀人。我喜歡那類有氣節的家伙,這可能是我比其他同行收入少的原因吧。而且,如果球員是因為你開價最高才聘請你,那么比起真心信賴你的球員,他更可能因為錢炒掉你。”
名為經紀人,有時候卻比保姆還不如
開頭那個真實的故事,并不是經紀人給球員擦屁股的全部。他們所掌握的那些與球員相關的不可思議的爛事兒,簡直可以寫一本厚書。他們肩負了許多職責范圍之外的工作,有時候連保姆都不如。
“我的某位客戶在脫衣舞夜總會嗨大了,結果一個脫衣舞娘拿了他的手機,往社交媒體上傳了幾張照片。”某經紀人回憶道,“謝天謝地,我當時正好在用手機看到了,他們身處西海岸,當地時間晚上10點,我們東海岸已經是凌晨1點了。我趕緊找人凍結賬號,然后去后臺改了密碼。”
另一位經紀人代理的球員想過把模特癮。雖然球員不夠大牌,但經紀人為了開拓他的商業價值,還是精心安排了一次攝影,并請來了全國頂尖的攝影師。而攝影師也很給力,特別邀請了幾位名流人士和球員一起拍攝。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球員馬上就要迎來模特生涯的處子秀。結果拍攝當天,因為子女撫養等問題,該球員遲遲沒有出門,直到約定時間一個半小時后,他才出發去拍攝地。可想而知,攝影師和名流人士們拂袖而去,模特生涯?就這么夭折了。
“我手下有一名球員,他拿的是非保障合同,只有拿出最好表現才能繼續留在隊里。”另一位經紀人說,“我倆和球隊總經理,以及其他管理層人士都見面交流過,對方直言不諱地說,如果再出問題就把他趕走。開完會,球隊準備登機去客場,我和球員去停車場拿行李;那是我給他租的車,結果他把鑰匙鎖在車里了!大家都已經登記了,我心里想,‘你在搞我嗎?’我們連車都打不開,最后,隊里的一名球星發現了我們,跑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他想砸破車窗玻璃拿行李,我對他說,‘別動手!別弄傷自己,我幫你拿吧。’終于,我的客戶拿到了行李,除去那位球星沒人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還好,我這位客戶留隊了,時至今日還在聯盟打球。”
“我還有一個工作,所有人聽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我要確認客戶及時支付了子女撫養費。”某位前經紀人說,“因為如果球員沒有及時付賬,法庭會給他發傳單,凍結他的護照,他就沒法去多倫多打客場,也沒法和海外球隊簽約。”
“我的一個客戶和土耳其某球隊簽約,他飛到了伊斯坦布爾,然后給我打電話說沒帶錢……”一位經紀人說,“每一天,我都不知道會有什么新鮮事發生。”至于防止球員過度消費,防止球員和隊友交惡,防止球員在場外惹事吃官司,簡直成了經紀人的日常業務。
這些身價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NBA球員,為什么情商會如此低?在經紀人看來,他們心智不成熟很正常,因為能夠進入NBA的球員無疑是人上人,從小就得到萬眾矚目,備受寵愛,可以更任性妄為而不用負責。“籃球天才和其他運動的從業者不同,當他讀到高三入選全美最佳陣容時,所有人就都知道他了。”某經紀人說,“城市里每個人都知道他,經紀人、大學教練、媒體、教練……很多人都知道他。你我在上大學時開始成熟,知道適時拒絕,經歷成功失敗,通過學習進步,這是健康正常的成長軌跡。但這些籃球天才上中學時就已經揚名天下,他們的成長之路非常特別,從十四五歲開始可能就是當地最有名的人了。每個教練都必須重用你,每個女孩都答應和你約會,每個人都渴望和你做朋友。你想說什么說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沒人敢直言你
的弱點,那還怎么正常成長?即便是你的錯,也有人替你背黑鍋,可能是教練,可能是隊友,或者是經紀人。他們被剝奪了太多品嘗失敗的機會,也不用負責任,很多人生重要課程,他們都缺席了。”
同行是冤家,經紀人的挖角與反挖角
一個經紀人從另一個經紀人手里搶客戶,無疑是業內最嚴重的事件之一,也是經紀人特別重視客戶,甚至嬌慣客戶的主要原因。沒辦法,在這個合作關系里,絕大多數情況下球員處于強勢,盡管經紀人為其服務好幾年,但在球員簽下一份豐厚合同前,卻可以直接炒掉經紀人另投他家。這意味著,新合同的提成會被同行拿走,前任經紀人的付出化為烏有。
由于擔心客戶被挖角,經紀人有時候會不讓球員參加某些活動,甚至不讓球員去某處訓練,就是擔心會碰到其他經紀人,進而讓人拐了去。“討球員歡心,避免被挖角,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知道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一位經紀人說,“我也想簽到足夠忠誠的球員,就不用擔心這么多事情了,但對于任何一位經紀人,這都是個難題。現在就有一家經紀公司,花大手筆四處給球員塞好處費搶人。挖角是一直都存在的想象,是圈內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月之前,我就知道有個經紀人在某場比賽里對我的客戶獻媚。他真是個人渣,但你沒法拒絕他和客戶溝通。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指望球員夠忠誠,也夠聰明,直到跳槽到對方那兒不是個好的長遠選擇。”
據傳,NBA球員工會曾經就此事進行過討論,希望能夠找到防止經紀人惡意挖角的行為,以避免由此產生的糾紛。
“球員一進入合同年,就會有其他經紀人接近他,向他保證‘我能幫你拿到更多錢’,或者‘我和你們隊管理層人士關系非常好。’”某經紀人說,“球員工會曾經討論過,要不要制定這樣一個規則,如果球員在合同年更換經紀人,需要向前任和現任兩位經紀人付費。他們確實討論過這個問題。球員工會也曾考慮成立一個調查委員會,征求球員的看法,‘為什么要炒掉原來的經紀人?’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雖然你還是可以換經紀人,但就要像此前說的那樣付兩份錢。如果這個規定真的生效,我敢保證挖角行為會少很多。我希望球員工會能將其實現,當你為一名球員花費了數年心血,他卻在合同年因為他人的虛假承諾而將你炒了,這種感覺真是糟透了。”
這也難怪經紀人生氣。NBA新秀合同通常只有幾百萬美元,抽傭金也賺不到太多;接下來的合同就會大得多,也是經紀人賺最多的機會,結果卻不知道落到誰的口袋,怎么能不惱?“外人不知道經紀人在選秀大會上賺不到什么。大家都覺得你簽了首輪秀肯定發財了,但他們根本不知道,為搶客戶經紀人可能不會從新秀合同里抽傭金,或者只拿1%的分紅。而且在選秀前,經紀人還要給客戶投資,比如送他去頂級的訓練公司進行特訓,這可能就要花掉4萬美元。就這樣,經紀人付出了許多無法回收的投資,要等到新秀合同到期后,才算真正簽下這位球員收回成本。是賠是賺都在賭球員的第二份合同,所以經紀人才會那么擔心被挖角,他可不想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為搶大客戶,經紀人同行相輕
因為互相挖角,經紀人之間的關系顯然好不到哪里去——幾百萬的生意被人偷走,換誰都會氣得七竅生煙。而另一個破壞他們彼此關系的重要因素,就是經紀人總是難免去搶同一個客戶。
“同行相輕是真實存在的想象,這確實讓人感到難過。”一位經紀人說,“我也希望每個同行都有客戶有生意,我們懷著共同的目標為客戶好好服務。但競爭總是難免的,所以對手會想方設法造謠中傷你。這不是我的辦事風格,但這種情況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大多數經紀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彼此視若仇敵。”
甚至,還有經紀人在招募球員的會談時,專門花一大段時間批評同行,列出對方的失敗案例。“有的經紀人在和球員碰頭時會說同行壞話,但我不會那么做。”某經紀人說,“如果你說同行的壞話,在我看來這反而說明你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只會關注能夠為球員做些什么,但確實有經紀人這么做。甚至有人會說,‘那個經紀人不會幫你實現目標的,他只會毀了你的職業生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有的球員確實相信了。但我從來不喜歡這種方式。”
“經紀人之間有矛盾,是因為有人會欺騙、誤導球員。”另一位經紀人說,“他們會向球員承諾些不切實際的事情,比如幫球員在自由市場拿到肥約,或者騙球員說自己在聯盟頗具勢力。經紀人知道自己根本做不到,但他們為簽球員不擇手段,這就使得經紀人憎恨彼此。”
有的經紀人干脆不和同行來往,眼不見為凈。“我從來不和其他經紀人說話。”某經紀人說,“倒不是我想與誰為敵,我只是不和他們交流。作為競爭對手,我不想假惺惺地和他稱兄道弟,所以干脆老死不相往來。”但也有經紀人是圈內的交際花。“我認為哪怕有競爭關系也可以友好相處。”另一位經紀人說,“我是真心想和一些經紀人做朋友,哪怕我們是直接競爭對手。當他們簽下球員時,我也會打電話或發短信表示祝賀。而且我最好的一位朋友,就是在競爭對手的公司上班,只要不是直接交鋒,我都會全力支持他。對個人而言,我沒有與任何人結怨。”
每個夏天,經紀人很忙;每年,他們有一半時間在出差
隨NBA球隊打客場,參加國家隊比賽,參加贊助商活動,職業球員不得不習慣空中飛人的日子。而他們的經紀人也好不到哪兒去。“我要么在跟手頭上的客戶,要么在尋找新客戶,反正就是一直在出差。”某經紀人感慨道。
HoopsHype此前曾經統計過NBA經紀人的行程表:有人在2016年整整出差208天,占到了57%的時間;另一位經紀人只入行以來,每年至少要出差200天;所有接受采訪的經紀人,沒有一個每年出差低于150天;他們的助理情況稍微好些,但也有1/3時間離家在外。
到了夏天,經紀人的行程安排就更加瘋狂了。“簡直要忙瘋了!”某經紀公司的員工吐槽道,“簡直有太多事要忙了。你得盯著還在打季后賽的客戶,還得做簽約新秀的一切準備,幫助他們安排聯合試訓,單獨試訓。選秀結束就是自由球員市場,打夏季聯賽,還有7月中旬巨星的ESPY頒獎典禮,一直要忙到8月最后兩個星期才能喘口氣。”
“夏天無疑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主要因為有選秀和自由球員市場要忙。”一位經紀人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球員都閑下來了。賽季期間球員都忙著打比賽,現在則有時間惹是生非,所以到了休賽期,你必須時時刻刻盯著球員。”
“如果你的工作做得足夠出色,這個時候就更不應該閑下來。”另一位經紀人說,“工作會毀掉你的生活,占據掉家庭團聚的時光。你必須馬不停蹄地工作,如果不是給CAA(著名經紀公司)工作,你就需要更加玩命才能簽到好球員。我會盡量看更多大學比賽,認識更多球員,想方設法比其他同行做得更出色,這就是我的處事原則。我一直都在四處轉悠,這樣球員需要找經紀人的時候,就會想到我。”
即便不是忙著簽球員談合同,經紀人也有大把瑣碎事情要做。“第一天我要面試財務顧問,第二天我幫球員弄護照,第三天我幫球員買車,買訂婚戒指什么的,我還要組織訓練營……總而言之,你要幫他們過上好日子。”
經紀人不是魔鬼,他們有自己的底線。
很多最終同意接受采訪的經紀人,都表達了一樣的觀點,希望能夠澄清外界對這一行的誤解。
“確實存在許多誤解。”一位經紀人感慨,“總有些人覺得,所有經紀人都是貪得無厭,喪盡天良,但這并不是事實。”另一位經紀人則表示:“不是所有人都一門心思破壞規則。許多人覺得經紀人都沒有底線,為了得到一個客戶不擇手段。但這是錯的,只是當有人壞了規矩,我們所有人都要受牽連。”
有經紀人指出,外界以為他們不能和還在大學讀書的球員交流談話,但實際上NCAA方面并沒有這種禁令。只是不少大學教練會告誡球員離經紀人遠一些,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誤解。經紀人可以和大學球員接觸,談話也沒問題,只是不能為對方提供服務,或者贈予財務,這才是正確的規定。還有很多人覺得,經紀人應該持有法律文憑,但這也是錯誤的,有些經紀人是律師出身,但并不代表只有法律人士才能做經紀人。
有的經紀人則認為,那些體育主題的電影電視節目也給大眾傳遞了錯誤觀念。“這些電影電視讓你覺得,我們的工作就是看比賽,和客戶開派對,簡直是胡說八道。”某經紀人笑著說,“比如《球手們》(HBO電視臺播放的美劇),有時真的很令人頭疼。”
“大家把這項工作給浪漫化了,覺得這是個充滿刺激的工作。”某經紀公司員工說,“當然,有時候做這份工作是挺令人興奮的,但它也非常枯燥、折磨人。有時候你要在5天里往返于4座城市,連個囫圇覺都沒法睡。”
“很多人覺得做經紀人是個刺激、感性的工作。他們不知道幕后的我們要面對多大壓力,處理多少爛事兒。”
比如,一天要定3次同一班私人飛機。
和球員家屬打交道,真的比較煩。
每名經紀人都有這樣的感悟:和客戶的親人打交道,是最沒有成就感最令人沮喪的工作之一,或者沒有之一。
“有時候父母比孩子更難溝通。”某經紀人說,“他們不時還想干涉兒子的生活,問題是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見過不少已經二十五六歲的球員,還什么事都要父母做主。我心里想,‘是時候讓這個大男孩長大了。’說實話,有些父母只會給兒子制造麻煩,這是最令人沮喪的。”
“今年我在追逐一名新秀時,他的大學教練就提醒我,當心他的爸爸。”另一位經紀人說,“我要澄清下,這不是再說朗佐·鮑爾和拉瓦爾·鮑爾。我真心喜歡這個年輕人,也覺得可以搞定他爸爸,結果真是大錯特錯。這個父親對他的兒子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我雖然喜歡這個年輕人,但他也就是剛剛達到NBA球員標準;結果他的父親把教練組都得罪光了,NBA球隊受到的都是負面消息。這位父親把兒子的NBA前途毀掉了。如果你是朗佐·鮑爾當然沒事,因為天賦太高了,NBA球隊會容忍拉瓦爾的,因為朗佐會成為全明星的。但如果你只是個邊緣角色,你父親還惹那么多事就不好了,這會決定你最終是能進入NBA還是只能去海外聯賽淘金。”
很多NBA球員的父母都希望能夠打理兒子的職業生涯,這會給經紀人帶來很多麻煩。因為絕大多數人對NBA勞資協議根本不熟悉,不知道該怎么運作,他們提出的很多建議毫無實用性。“我的工作最難之處,就在于和球員的親屬們打交道。”某經紀公司的員工憤憤不平地說,“有些親屬實在閑得沒事干,總是躍躍欲試建議這建議那。說老實話,除了是球員的親屬,他們有什么資格說三道四?”
“有時候那些親屬和朋友會對球員說,‘你應該拿更大的續約合同,簽更大的贊助合同,有自己的簽名鞋!’作為經紀人,我需要控制球員不切實際的預期,讓他們制定目標時現實點。但其親朋好友只會讓工作難以進行下去。”某經紀人說。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球員總希望能夠把親人朋友照顧得更好,但受人蠱惑就不好了。“有時候你必須讓家人和朋友保持距離,因為他們只是想要錢。”某經紀人說,“很多球員把家人看做最親近的人,但有些親屬對他的職業生涯有害無益,甚至對其人身和財務造成巨大傷害。”
所以,一名NBA球員哪怕在聯盟穩穩立足,也不代表經紀人可以躺著收錢。他們的職業生涯和財務安全,無時無刻都在受著各種各樣的威脅,經紀人需要全方位全時段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做各種重要不重要的決定,避免負面干擾和意外傷害,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球員的幾張不雅照片,就會讓經紀人忙上一整天,賺錢可真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