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用行動改寫未來 NBA或將迎來一段金色王朝

NBA季后賽“This is why we play(我們為此而戰)”系列廣告中,我最喜歡總決賽期間持續播放的“J博士”歐文這一支,喜歡他那句結束語:
“When it's over, you either have a ring ... or you don't. ”
當一切落幕的時候,你要么擁有一枚戒指,要么沒有。
這是NBA最樸素的真理。全聯盟三十支球隊,一百多位教練,四百多名球員,他們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比賽,也掙錢,最基本的目標就是爭取去贏得一枚戒指,這是這個聯盟存在的理由。
勒布朗·詹姆斯鉆進甲骨文球館球員通道的時候,內心一定很受傷。雖然這個結果不是不可預料,可真到那一時刻,心中不好受總歸難免。勒布朗對身邊的凱瑞·歐文說:“我們會回來的!我們會回來的!”你可以理解為不甘,也可以理解為嘴硬,畢竟,其實現在誰也不知道夏天和下賽季會發生些什么。
斯蒂芬·庫里一年前這個時候鉆進甲骨文球館的球員通道,也和勒布朗一樣受傷。誠如波波維奇每個賽季結束時所言,失望是正常的,每年只有一支球隊不失望。而庫里從去年的失望中掙脫了過來,贏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種失而復得的甜蜜,遠勝過一帆風順的成功,沒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懂的。
這支金州勇士注定將名垂青史。不管路途中有怎樣的坎坷與爭議,季后賽16勝1負,三年內兩奪總冠軍,這些成就已經定格,不會被抹去。已經完成自己NBA生涯的保羅·皮爾斯在電視上說,他為即將到來的所謂“金色帝國”做好了準備。
“金色帝國”是頂漂亮的帽子,讓我們用通用的概念來評判一下:這支金州勇士構筑起一代王朝了嗎?或者,已經給一代王朝打下堅實基礎了嗎?
眼下談王朝當然為時尚早,NBA也從來沒有什么兩冠的王朝,但2016-17賽季只是凱文·杜蘭特加盟的頭一年,如果他們的核心四人組能夠保持,杜蘭特眼下才28歲,庫里才29歲,克萊·湯普森、德雷蒙德·格林都才27歲,他們似乎沒有理由不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持續保留在NBA的爭冠行列中。
讓我們假設他們的未來沒那么順利,四年里拿到兩個冠軍,加上既成事實的三年兩冠,那就是七年四冠,已經可以和蒂姆·鄧肯時代的馬刺相提并論。
再假設未來四年三冠或者五年三冠呢,那將構成七到八年時間里贏得五個冠軍,其中肯定包括連冠并且很可能包括三連冠,那就已經超越“魔術師”約翰遜時代的“表演時刻”湖人了。
最后假設他們的未來更順利一些,五年內實現三連冠甚至四連冠,那意味著什么你知道嗎?意味著我們正在經歷的,將是僅次于比爾·拉塞爾時代那支凱爾特人的歷史第二大王朝,其偉大猶在邁克爾·喬丹時代的公牛之上。
這是今天這支勇士最可怕的地方——他們的可怕不在于已經取得了什么,而在于歷史仍在書寫之中。
上賽季他們在常規賽打出73勝,最后殺到總決賽卻被逆轉,丟了冠軍,這無疑是種恥辱。可是,一旦他們未來五年實現輝煌的王朝成就,2016年的故事就會被理解成一個意外。73勝還是NBA的紀錄,有了N年N冠的底氣,恥辱將化作傳奇中的笑談,無傷大雅。
2012年,杜蘭特還在雷霆,第一次闖進總決賽,對手是勒布朗率領的熱火。勒布朗尚無冠軍戒指在手,也未擺脫“決定”落下的罵名,勒布朗當時的處境就和今年的杜蘭特一模一樣。
那年總決賽期間,我在前方,跟雅虎體育記者艾德里安·沃納羅斯基聊了聊——沒錯,就是那位如今已在NBA記者界名滿天下的Woj沃神——聊起勒布朗身上的爭議,沃納羅斯基說:“勝利改變一切。勒布朗拿到冠軍,他就會受歡迎。就像科比在(離開)沙克之后贏得冠軍,他就變得更受歡迎了。人們只想看到你贏。”
后來的一切印證了沃納羅斯基觀點的正確。
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這是成人世界的現實。
人們只想看到你贏。你贏了,就會有人喜歡你;你不斷地贏,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你;等到你贏遍世界高高在上的時候,全世界都在你腳下跪舔。
聽上去像在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很危險。可競技體育作為和平年代的戰爭,本就比生活要加倍殘酷。
“你要么擁有一枚戒指,要么沒有”,不是嗎?
“This is why we play”,不是嗎?
或許可悲,然而現實。
讓我積極一點,正面一點,勵志一點,陽光一點,來結束這篇文章——
當一切還沒落幕的時候,當歷史還在你筆下的時候,去做點什么。
讓他們去說。說,永遠比做容易。你去做點什么。
別把一切推給命運,你還有機會改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