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對四巨頭并非桎梏 無視年齡方能找到前進動力

特約記者彭延媛述評
5月22日,對許多人來說只是個普通的星期一。但對ATP來說,卻是個值得一提的日子。這一天,“四巨頭”最年輕的那一位——12個大滿貫冠軍得主德約科維奇跨進了“30歲”的門檻!至此,這4位男子網球不世出的天才人物全部進入了傳統意義上的“職業生涯后半期”。
之所以要強調“傳統意義”,是因為曾幾何時,這個年齡意味著“你該退役”,或者至少要開始考慮退役。在前代天王里,桑普拉斯30歲經歷了職業生涯最大低谷,以至于31歲再奪美網冠軍后,他選擇的不是“再打幾年”,而是直接退役。桑神的老對手阿加西,盡管堅持時間比較長,最后一次奪取大滿貫時32歲,但當時的普遍看法是:這樣的很罕見!更不要提20多歲就退役的博格等人!
然而,當如今的四巨頭全部進入“而立之年”時,有誰會認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即將結束呢?
費德勒2011年走進自己的30歲,雖說經歷了職業生涯中首個全年沒有大滿貫的年份,但仍在法網狙擊了如日中天的德約,接近31歲時還拿了溫網冠軍!當時就有許多人認為,費天王該考慮退役了吧?但事實是,隨后四五年,費德勒沒顯露出一點“不想玩”或“不能玩”的跡象。相反,他傾盡全力,即便在最低谷時也保持競爭力,朝著第18個大滿貫冠軍奮勇前進,并終于在今年、在自己接近36歲的時候實現了這個前無古人的神跡!由此觀之,30歲倒像是費德勒職業生涯的新起點——更有趣、更富于奮斗感的新起點!
相比老牛,另外3位巨頭算是同齡人。當他們走進30歲時,危機感最大的人應該是1986年生人的納達爾。整個2016年,西班牙天王只在兩個紅土賽事中奪冠,四大滿貫缺席溫網,成績最好不過16強!但跨過30歲大關的納達爾,也就是今年上半年的納達爾,澳網亞軍兼紅土三連冠的納達爾,誰敢說他不是羅蘭·加洛斯的最大奪冠熱門呢?30歲,更像是納達爾打游戲副本的升級任務,艱險無比,但只要過了關,就進入了新高度。
同樣在30歲前后遇到職業生涯最大危機的德約,也就是今天的壽星,或許面對的問題更加的結構性。他的成績開始下滑,開始遭遇持續傷病(手肘),移動能力下降,攻擊力不如以往。他的訓練方式受到質疑,冥想大師的爭議還未消散,他又在解雇了貝克爾后,解散了整個教練團隊!然而,德約在羅馬大師賽的表現扯住了更多質疑的舌頭。當一個即將邁入30歲、狀態下滑的球員,面對一個冉冉上升,淘汰了納達爾的年輕人(蒂姆),結果打出6比0的比分時,你就知道他的問題不在于年齡!
對巨頭來說,30歲不是問題——個中原因并不復雜。
客觀上說,現在的訓練恢復手段和桑普拉斯的年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整個職業網球體系也愈加嚴密,讓球員對自己的要求比前輩們更嚴格,那個煙酒泡妞拿冠軍的年代一去不返!而在主觀上,如今的四巨頭不僅僅是“巨頭”,每個人背后都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團隊,給了他們更多向前走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彼此,在決定人生最關鍵的節點上,看看對方,你就能找到最大的前進動力!或者我們換一種表述的方式:如果不是納達爾和德約在成為“GOAT”的道路上緊緊追趕,費德勒的第18個大滿貫真的會來嗎?
由此可知,巨頭們整體的“無視年齡”,不把30歲當回事,并不完全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而是時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