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中資消極態(tài)度有損體育精神 恐毀掉意甲

體壇+記者王勤伯意大利報道
隨著李勇鴻通過對沖基金借款接盤AC米蘭,中資“會師”米蘭城。然而,除了那場2比2平局,剩下賽季的米蘭德比堪稱一場丑陋的演出,兩支球隊表現無比消極,明擺著都不想參加下賽季歐聯杯。
球迷是不會被任何一種解釋哄騙的,最終國際米蘭球迷選擇了反抗。5月14日,大批藍黑球迷用巨幅標語攻擊俱樂部管理層,而且直接點名張近東,“砸錢也可以換來狗屎形象!”
國際米蘭球迷打出橫幅:你們配不上我們的支持,我們向你們說再見,去吃午飯。
兩支米蘭球隊的盤算在算術邏輯上似乎可以理解:歐聯杯就是雞肋賽事,不如夏季遠東拉練賺點錢,下賽季專心參加聯賽,爭取進入前四確保歐冠資格和巨額分紅。
然而,球迷和媒體不緊要問:如果下賽季沖歐冠過程出現波折,球隊會不會在賽季末再度全盤放棄,為了不參加歐聯杯而萎靡不振,甚至各種失誤力保輸球?
季票觀眾的人數和熱情決定了一個俱樂部的主場收入和主場氣氛,一支球隊在沖歐冠無望的情況下立即放棄賽季剩余的比賽,這種對待消費者的態(tài)度何等惡劣?
中資的這種算計心態(tài),將直接對意甲形象和價值帶來嚴重傷害。最容易導致體育賽事和體育品牌失去價值的就是體育精神被損害。一支球隊沒有體育精神,損害的是自己,兩支豪門同時有損體育精神,而且是傳統豪門,將損害整個聯賽。
英超之所以成為職業(yè)足球聯賽第一品牌,并不因為英超球隊絕對強過西甲、意甲球隊,一個重要原因是英超比賽最具競技意識,最有體育精神,最有懸念,最對得起觀眾。英超球迷會為一支降級隊熱烈鼓掌,只因為球員們付出了全部?,F在的AC米蘭和國際米蘭,管理層、教練和球員,誰敢說自己付出了全部?
上賽季英超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場比賽發(fā)生在周一晚,幾乎全世界都盯著熱刺和切爾西的大戰(zhàn),這場比賽結果將決定萊斯特是否提前奪冠。切爾西已經沒有賽季目標,完全可以像現在的國際米蘭、AC米蘭一樣放棄,然而,切爾西幾乎是和熱刺死戰(zhàn),這種體育精神不僅幫助了萊斯特,而且在全世界范圍提升了英超品牌,非英超迷也覺得英超比賽過癮,非英超迷也可以迅速對英超“路轉粉”。
英超即使海外版權的收入也比得上意甲國內出售的價格,這是為什么英超俱樂部可以超脫到無所謂歐冠獎金分紅。意甲千萬別以為水漲船高轉播費價格會一路漲下去,這種消極難看的比賽場次太多,尤其是豪門球隊連續(xù)這樣做,未來的觀眾將只剩數量有限的各隊死忠,中立球迷、泛聯賽足球迷將雪崩般地流失,轉播費不僅不可能升,還可能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