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寧沒必要出國打球 四大因素決定時機不成熟

體壇+特約記者趙云龍報道
近日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體育之夜”上,主持人張斌引用郎平的話說張常寧最有希望繼朱婷之后成為第二個出國打球的現役女排國手。而張常寧和她的家人目前似乎對留洋不太感興趣。從以下幾個客觀情況看,張常寧現在留洋打球時機也不成熟。
中國聯賽水平世界級
張常寧21歲,肯定是東京奧運周期中國女排的骨干之一,對于她這樣的年輕球員,這幾年如何發展很關鍵。如果張常寧要留洋,需要考慮出去能否得到鍛煉和提高,但國外目前看比江蘇女排好的俱樂部并不太多,比我們女排聯賽水平高的聯賽也很少。
本賽季土耳其女排聯賽,常規賽22輪比賽朱婷只出場了15次,為什么?土國聯賽強隊就那三支,瓦基弗銀行遇到菜隊,根本用不上朱婷這樣的世界頂級主攻,殺雞焉用牛刀。
收入方面沒吸引力
讓球員出國打球,除了能得到鍛煉之外,收入也是重點。江蘇女排是全國冠軍,主力球員的待遇并不差。
今年聯賽江蘇女排歷史性奪冠,賽會獎金180萬,常州市政府當場獎200萬。同一天奪冠的日本NEC女排獎金僅為1500萬日元(約92萬元人民幣)。而且江蘇女排拿到這個冠軍,肯定還會得到省級體育主管部門的獎勵。 朱婷在土耳其聯賽效力,年薪高達110萬歐元,她是河南女排培養的,期間母隊提成多少朱婷能得到多少,迄今沒有明確的報道。作為奧運冠軍+新科全國冠軍,江蘇女排的幾名國手的商業價值也在上漲。
個人家庭條件不同
張常寧家境很好,她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她打排球已經吃了很多苦,張常寧的媽媽不愿意女兒再出國受苦可以理解,在國內至少方便家人照應她。
從年輕人的鍛煉和成長來說,像朱婷那樣徹底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打球,對自己的語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鍛煉,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在張常寧改打室內排球那一年,正好高中畢業的她也收到了一些美國高校的邀請,而且表示愿意給她發獎學金,她媽媽江秋寒當時對此很支持。不過張常寧后來很快在室內排球賽場展現出很好的天賦和能力,并在2014年就進入了中國女排,張常寧的父母現在認為自己的女兒應該有更好的職業規劃。
今年她需要上交“家鄉”
張常寧和她母親表示暫時不太考慮出國打球,也與今年是個比較特殊的年份有關。全運會年,像張常寧這樣的現役國手,需要為家鄉而戰,就連朱婷也要在土耳其那邊的比賽打完后迅速歸隊,幫助河南女排打全運。
對于女排來說,今年主要是全運會。而2018賽季中國女排肯定要升帳點兵,明年9月有世錦賽。如果在明年年初的國內聯賽結束后,郎平能幫助張常寧聯系到一個可以短期效力的聯賽,不論是土耳其還是哪里的聯賽,可能張常寧會考慮出去嘗試一下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