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U22國家隊并非雞肋 聘請洋帥需先明確責任

記者馬德興報道
中國足協在國字號隊伍建設體系中,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就是全面“西化”。除了里皮執教國家隊之外,其助手德羅索將執教95年齡段U22國家隊;德國人拉塞克執教99年齡段U18國青隊。目前,圍繞著97年齡段國奧隊的選帥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之中。男足各級國字號隊伍全部聘請洋帥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國字號隊伍教練“全盤西化”,思路并無太大的問題,外界也不會對此提出異議,畢竟過去幾年,中國本土教練率領各級國字號隊伍一直未能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不過,在里皮的助手德羅索確認接手95年齡段U22國家隊后,也隨之產生了新的問題,即一旦2018年1月在江蘇進行的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上未能取得理想成績、未完成中國足協擬定的至少進入八強的目標,這其中的責任以及連帶責任究竟該如何明確?
在里皮提出的增設“國家二隊”設想中(里皮建隊思路詳見A7版),擔任主教練的德羅索并沒有什么“責任”,因為二隊扮演國家隊預備隊的角色,是讓更多準國腳了解國家隊的技戰術思想,他們最多參加一些熱身賽。如果非要說德羅索要承擔責任的話,也就是如何讓準國腳們在訓練中盡快了解、消化里皮的技戰術思想與要求。
但是,中國足協的“國家二隊”完全不同于里皮設想中的“國家二隊”,這支95年齡段U22隊伍有著明確的賽事任務,而且任務不輕。不只是能否在2018年本土進行的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上完成八強任務、實現中國足協在今年1月份代表大會上通過的《2020行動計劃》中的目標,更事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因為按亞足聯規定,每次U23錦標賽的分組都是以上屆賽事成績為分檔依據、然后進行抽簽。譬如,中國93年齡段U23隊伍在2016年第二屆亞洲U23錦標賽上三戰三敗、小組墊底,在整個16支參賽隊中名列倒數,正常情況下,至2018年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上就只能成為第四檔次隊伍,分組抽簽結果肯定相當不利。只不過因為2018年第三屆賽事在中國進行,中國隊成為種子隊、可以在分組抽簽時抽到一個相對不錯的小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隊依然無法取得理想成績,則至2020年第四屆亞洲U23錦標賽時,中國隊必然無法進入理想的檔次,抽簽結果也肯定不會理想,進軍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機率會大打折扣。按照亞足聯的規定,2020年第四屆亞洲U23錦標賽亦是東京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前三名隊伍將代表亞洲參加東京奧運會。
也正因為此,2018年1月份在中國江蘇進行的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并不是“好壞無所謂”,而是事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重要賽事。對這支95年齡段隊伍,不僅是東道主隊要打出令球迷滿意的比賽,更要努力爭取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出線創造好的基礎。于是,德羅索帶隊也就必須承擔相關責任。那么,究竟是德羅索本人承擔這個責任?還是里皮也需要連帶承擔責任?這是一個必須要落實與明確的問題。
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并不是對德羅索不信任,而且在整個國字號隊伍的管理過程中,需要一個標準。對于中國本土教練,一旦帶隊成績不理想,下課是唯一辦法。那對待外籍教練,是否也應該適用?此乃其一。
其二,外界信服里皮,而且指揮國家隊的幾場比賽也著實讓人領略了他的功底。但是,里皮無可爭議,并不代表里皮的助手也是“神奇教練”、肯定能帶隊取得好成績。這是中國足協在國字號隊伍“一統”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明確的,而且應該事先有所準備。歷史上,中國足球曾在這方面有過深刻的教訓。
1997年十強賽之后,中國足協曾聘請了霍頓擔任中國國家隊的主教練。霍頓帶來了助手吉斯·布倫特,中國足協也為了實現“一體化”,先是讓霍頓兼任中國國奧隊的主教練,然后又安排布倫特擔任國青隊的主教練。霍頓指揮中國國家隊的戰績尚可,特別是2比0擊敗日本隊一戰令人記憶猶新,這也是中國國家隊最后一次擊敗日本。但是,布倫特執教國青隊表現一般,不得不中途下課。而隨后,霍頓也因為指揮國奧隊未能在奧運會預選賽中出線,最終也丟掉了國家隊主教練的帥位。
有過這樣的歷史教訓,這次中國足協安排德羅索執教95年齡段U22國家隊時,也需要慎重思考責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