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在行動②:區域主客場青少年聯賽開始報名

記者肖良志北京報道
從2017賽季正式推出的“區域主客場青少年聯賽”(U14、U15和U16),已經開始報名。區域主客場聯賽分為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和西部六大區,最終的結果將根據報名的隊伍情況進行調整。
在定義“區域主客場聯賽”的功能時,中國足協沒有把這個聯賽僅僅定義為增加青少年比賽的場次,而是希望借助真正的“主客場賽制比賽”,來提升青少年球員的訓練和比賽質量。
2016賽季結束之后,中超與近鄰日本J聯賽和韓國K聯賽,以及歐洲五大聯賽2015/2016賽季的數據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中超在8大聯賽中的場均跑動距離是最少的,場均凈比賽時間是最少的(比J聯賽少4分鐘,比K聯賽少6分鐘);中超在8大聯賽中的場均犯規次數是最多的,其中比J聯賽場均犯規次數多18次。
跑動距離和凈比賽時間的落后,犯規次數過多,不是到成年只有才形成的,而是青少年時代積累的結果。長期以來,中國足球青訓教練水平偏低,足球理念落后,訓練手段缺乏實戰性,諸多因素導致青少年球員的整體質量較低。這種低下的水平體現在比賽中的各項數據上,在青少年時代如果養成易犯規的習慣,到了成年之后很難徹底改變;在青少年時代就沒有養成在場上更多跑動的意識,到了成年之后,也難有大的改觀。
因此,從青少年聯賽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說賽會制的比賽對于上述問題的改變有很大難度,那么,真正的主客場比賽則相對好很多。在一周一賽的國際通行慣例下,通過一周的認真準備,在主客場比賽中勇往無前,不到最后一秒絕不偷懶;從青少年時代認真學習和領會競賽規則,減少無謂犯規,更不要佯裝受傷和故意拖延時間,讓比賽變得更加流暢,讓比賽的凈打時間增多。久之,到了成年之后,各項數據肯定會變好。
在區域性主客場聯賽上,中國足協也已經有了經費預算,除了協會每年投入2000萬到3000萬之外,還會尋找有實力的贊助商加入進來,為區域性主客場聯賽提供好的資金和后勤保障。
如果各俱樂部從一開始都能重視預備隊聯賽和精英梯隊聯賽,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肯定會比現在高。通過中國足協出臺一些措施,來刺激俱樂部重視預備隊聯賽,說明一些俱樂部的態度有問題。希望所有參加區域性主客場聯賽的隊伍,都認真對待這項賽事。只有全力投入,才能取得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