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奔斗:再玄奧的冥想 也想不出德約怎么差成這樣

記者張奔斗墨爾本報道
決勝盤,4比5落后。在起身應對伊斯托明的發球勝賽局之前,坐在場邊椅座上的德約科維奇,為拯救自己澳網第七冠的命運做出了最后一次努力——閉上眼,冥想……
然而冥想并沒有用。6比7、7比5、6比2、6比7和4比6,六屆澳網男單冠軍,輸給了世界排名比他低115位的亞太區外卡賽冠軍,一個之前他曾五次面對總共也只丟了一盤的對手。這是德約九年來在大滿貫賽事中的最早出局,去年在羅蘭·加洛斯一度坐擁全部四大滿貫冠軍獎杯的他,竟已連續三個大滿貫顆粒無收,并且將在四個月后的法網賽上面對四大皆空的重壓與危難。
然而,你不得不承認,去年溫網第三輪負于奎里,畢竟處于剛剛成就全滿貫的興奮沉淀期,發揮不穩當然可以理解;去年美網被瓦林卡奪冠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德約好歹也是打入了決賽。這一次澳網落敗,冷門級別顯然更大——不僅在于德約六屆賽會冠軍的尊貴身份、對手百位之外的排名、第二輪如此之早的輪次以及五盤落敗等等因素,同樣是因為,2017賽季,人們原本期望德約能夠重新出發。
然而,他并沒能為自己贏得煥然一新的賽季開局,本屆澳網反倒更像是始自去年下半年頹勢的延續,甚至越陷越深。上賽季末剛剛和德約解除師徒合作關系的貝克爾迫不及待地發聲:“我和納達爾的叔叔一起看了這場比賽,我們都驚訝于德約的狀態怎么差成了這樣。”
是啊,怎么差成了這樣?一個不久前還連續豪奪四大滿貫桂冠的頂級球星,統治力滑落得如此迅速,這真的不符合常理。賽后發布會上,有記者詢問德約,這場落敗更因為身體原因還是精神因素。德約首先分析說:“四個半小時的網球當然不易,但對我和對手似乎并沒有太大影響,我們并不是非常疲勞。”自覺“下套”成功的這位記者趕緊追問:“所以更是精神因素嘍?”德約微笑應答:“你可以去得出自己的結論。”
到底是什么因素,在神秘地影響著德約,將他已經挺立潮頭好幾年的絕佳狀態,明顯拖拽下滑?人們不禁猜想——是德約曾經自曝的“私人事務”?是與貝克爾分手后對教練團隊效能的影響?亦或是貝克爾不久前透露的德約訓練時間不足?還是說,那位神秘的冥想師正帶來越來越深重的負面影響——盡管,德約曾經在去年巴黎大師賽否認過伊馬茲“冥想師”的身份。
在沒有傷病因素的情況下,一位頂尖球星即便從巔峰步入下滑,軌跡也通常會是體面、體現甚至是難以覺察的。而對于德約來說,除了過去這三項大滿貫賽事,如果再考慮到奧運會的落敗、ATP倫敦總決賽的決賽負于穆雷、以及世界第一排名的旁落,他的掉落即便不是斷崖式的,也實在是令人震驚的曲線。更何況,德約才只有29歲,放在如今運動黃金期與職業壽命越來越長的男子網壇,仍堪稱一個好年齡啊!
身體的走衰不會如此迅速,更何況,這些年來德約一直是對身體維護得最好的男子球星;技術的走弱也不會如此明顯,更何況,德約從來就是技術異常扎實到幾乎沒有弱點的典范。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也只能揣測——也只可能是頭腦和心,出了麻煩吧?
難道,真的是在成就全滿貫之后,陷入了迷茫?失去了動力和方向?假若果真如此,恐怕才最令球迷心生疑惑甚至是失望;更何況,這迷茫已經顯然有些過長。“德約科維奇應該好好回去思索一番,他還有多想繼續奮斗下去,他還愿意付出多大的犧牲?”在推特上,貝克爾轉推了這條帖子。也許,這才是他眼中曾經愛徒的根本問題,至于所謂缺少訓練,其實只是內因造成的表象。
是的,在連續28項大滿貫賽事打入八強卻在過去三項大滿貫賽事中的兩項都首周出局之后,德約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思索一番未來了——是那種真正拷問內心的審視、自問與深刻的思考,而不是僅僅是,坐在那里,閉上眼,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