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超級杯萬事俱備將分3階段 計劃2月24日開打

記者馬德興報道
中國青少年足球競訓方面的一項根本性舉措,就是于2017年即將推出的全國區域性青少年主客場制聯賽。在足協青少年委員會本年度第三次工作會議結束后,足協將于今天(12月22日)召集相關單位,進行第二次籌備會議。針對這一全新賽事,再次展開研討與細化,并稍后正式向社會公布。
主客場制賽程已定
經過半年時間的籌備工作,醞釀已久的區域性青少年周末主客場聯賽,其賽程和規程等內容已經全部完成。根據初步擬定的方案,賽事將初步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杯賽”(簡稱為“超級杯賽”),將由中國足協和教育部有關部門聯合負責、管理此項賽事。賽事將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大區主客場互訪賽”、“全國總決賽”和“后備力量選拔賽”。其中,第一階段的“大區主客場互訪賽”就是一直備受關注的周末主客場制賽。而且,中國足協在此前公布的2017年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競賽日歷表中,已經專門設置30個比賽日。主要供各個大區組織委員會進行選擇,并敲定各個大區的具體比賽日期。
根據總賽歷,從2017年2月24日或25日所屬周末開始,直至9月23日或24日這個周末,連續30個周末將會予以安排。由于全國各個地方的不同地區存在不同安排,尤其是像學校的考試時間等情況,是不完全一致的,于是,各個賽區可以自行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從中選擇。而根據初步安排,每個區的參賽隊最多為12支。這就意味著,一個隊在一個賽季最少就有22場比賽。每個區從30個比賽日中,選定22個日期作為比賽日,應該足以完成主客場制賽事。
不同體系區別對待
根據初步安排,2017年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杯賽將設置16歲以下組(簡稱U16)、15歲以下組(簡稱U15)、14歲以下組(簡稱U14)三個組別的比賽。由于這是一項全新的賽事,而且,是為了保證體育口與教育口的隊伍擁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讓體育與教育更好地進行融合,賽事組織者針對體育和教育兩個不同系統,采取了不同策略與方針,且擬定了特殊的規定,以便更好地推動這項賽事的健康發展。因此,不管是對參賽隊伍還是參賽球員、教練員,均擬定了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的規程。
例如,三個組別均將實行“骨齡制”,即目前體育口所實施的全國U系列青少年比賽,實質就是“骨齡賽”。各省市體育局、足協、職業俱樂部以及足球學校選派隊伍的參賽球員,均須參加中國足協組織的青少年骨齡檢測,并依照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使用的《中國青少年兒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評價方法》(以下簡稱“中華05計分法”)評定的骨齡檢測結果,參加相應年齡組別的比賽。因為教育部門并未采取這樣的骨齡測試,這項賽事對教育系統的隊伍并不實施這一方式,允許教育部門選派的學校參賽隊伍不參加骨齡檢測。不過,也明確提出必須符合中國足協與教育部相關部門聯合制定的參賽資格規定,并接受賽事組織者進行的資格審查。
又如,像體育系統實施的是全年制比賽,參賽球員是從每年的1月1日開始計算年齡,因此,參加超級杯賽的U系列隊伍,必須符合中國足協參加全國U系列賽事的相關規定。而在參賽年齡方面,參加U14聯賽的球員,必須為2003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允許每隊至多7名2004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運動員報名參賽。參加U15聯賽的球員,必須為2002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允許至多5名2003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運動員報名參賽。參加U16聯賽的球員,必須為2001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允許至多3名2002年1月1日以后、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運動員報名參賽。
但由于教育系統是以“9月1日”劃分入學年齡,參加超級杯賽U14聯賽的“教育系統”球員,必須為2002年9月1日以后出生;參加U15聯賽的“教育系統”球員,必須為2001年9月1日以后出生;參加U16聯賽“教育系統”球員,必須為2000年9月1日以后出生。盡管U系列隊伍或許會因為年齡至少小9個月而“吃虧”,但這對于促進學校系統內的隊伍水平與提高,則是大有裨益的。
教練資質要求提高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也是十分關鍵的。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各隊的水平,這項賽事有別于其他全國U系列賽事的最大亮點,就是針對各參賽隊的教練員提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眾所周知,中國青少年足球水平較低,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練員水平不高。為了能夠督促教練員與時俱進,同時盡快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針對參加明年超級杯賽的隊伍,章程中明確規定:在足協注冊的報名隊伍主教練,應持有亞足聯/中國足協B級或B級以上教練員證書,或為已經報名當年B級教練員培訓班學員。至于助理教練,至少持有亞足聯/中國足協C級教練員證書。
至于學校系列參賽隊的教練員資質,則由教育部有關部門審核并確認。目前,教育部尚未列出明確的標準與要求,但教育部門也深知教練員在校園足球中的重要性。因此,肯定也會提高相應的要求。
賽事規模不求一統
當“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杯賽”在2017年全面啟動后,中國足協和教育部相關部門,將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不會做出統一要求。讓各個不同賽區“為主客場制而進行主客場制”,出現“湊隊伍數量”等情況。因此,賽事章程已經明確:各個大區不同年齡組的參賽報名隊數,原則上“不得少于8支、不得多于12支”。具體由大區組委會根據參賽隊報名數量、資格審核情況以及競賽時間等綜合因素自行決定。
賽事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大區主客場互訪賽”結束后,第二階段的“全國總決賽”,三個年齡組的每一組比賽隊為12支,由各大區選派大區成績最好的U系列隊伍、成績最好的校園足球隊伍(由教育部門選派)參加。至于第三階段的“后備力量選拔賽”,其實類似于“明星選拔賽”。因為大區賽初步擬定為六個大區,由在大區主客場互訪問賽中表現出色的球員組成隊伍參加(各大區組委會負責挑選)。
按照地域等情況,第一階段大區賽將分為“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部”等六個大區。其中,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等五個大區,組織進行主客場雙循環比賽,按照積分排列各組名次。至于西部大區,因為地域廣闊,且交通狀況相對不像東部沿海、中部地區那么便捷,將變通采用“分站式”單循環賽制。原則上以四隊一組,由西部大區組委會根據各年齡組總報名隊數、參照競賽日歷等情況,設置單循環或者其他賽制,按照積分排列西部大區各年齡組名次。
至于全國總決賽,各個年齡段的12支隊伍抽簽分成兩個小組,率先進行小組單循環賽,并排列名次。然后,進行兩個小組間同名次比賽,排列全國總決賽各年齡組名次。后備力量選拔賽,則進行賽會制單循環比賽,以積分排列全部名次。考慮到青少年球員的實際情況,U16聯賽全場為90分鐘,上、下半時各45分鐘;U15和U14聯賽全場為80分鐘,上、下半時各40分鐘。
由此可見,中國足協和教育部門已為這項賽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并根據實際情況擬定相應的對策,顧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力求把這項賽事做好。事實上,在12月21日召開的中國足協青少年委員會本年度第三次工作會議上,與會的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也明確表示支持,并提出明年將是試行的第一年,如果條件不成熟,尤其是個別區域可以暫緩。根據王司長的這一表態可以看出,不管是體育部門還是教育部門,都希望能夠在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方面做點實事,扎扎實實地推進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杯賽,絕對是2017年中國青少年足球一項值得期待的賽事,更有可能成為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