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意大利保守傳統土壤強大 新銳教練無不投降

對于尤文圖斯,12月17日主場1比0擊敗羅馬是一場有無比象征意義的比賽:賽季第一場總決戰、2016年度意甲主場全勝百分之戰、布馮尤文生涯200場意甲完璧之戰、現場觀眾人數以及球票出售雙高紀錄之戰。在聯賽前三都面臨魔鬼賽程之時,尤文以一個三連勝徹底走出慘敗熱那亞的危機,把最大競爭對手的氣焰打了下去,同時收獲了魯加尼與斯圖拉羅兩名足以擔綱賽季主力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伊瓜因打進賽季個人最佳進球,本賽季他的進球直接致勝佛羅倫薩、那不勒斯、都靈、羅馬,阿涅利與馬羅塔花的9000萬,直接買弱對手,起到了最大的明星效應,每一分都值回票價。總之,所有支持者都滿意而歸。
伊瓜因再無射門
前15分鐘,尤文堪稱打出賽季最佳時段,看得出為此戰足足準備一周,憋足了能量得到了最大釋放,一開場就頻頻中前場斷搶成功,完全壓得對手抬不起頭,伊瓜因狀態富得流油,腳腳正中靶心,進球固然是其個人能力的體現,但也是尤文連續前場施壓、羅馬陣腳大亂的必然結果,而且大亂造成在最糟糕的時候連吃兩黃,羅馬正處于混亂、動搖、猶疑之中。帶著總決戰心理而來,羅馬得到了最差開局。
但是15分鐘之后,狀態如此出油的伊瓜因竟然再無有效射門了!而且,主場決戰的尤文控球比率低到四成,如果單看技術統計,這簡直不像是一場尤文揚眉吐氣大開慶功宴的比賽,尤文唯一體現出占優的技術統計,就是比分。
為什么?因為尤文在領先后就撤了,不再像開場前15分鐘那樣踢,而是讓出中前場,希望對手來攻,制造反擊機會,這就是最傳統的意大利防反。
領先后由主動搶攻變為防反,當然是合理常見的戰術安排,但凡事皆有例外——尤文領先得太早,優勢太大,不趁羅馬陣腳最亂之時窮追猛打一陣,放棄可惜,若是爭取到2比0,這樣變動是合理的,但只有1比0,15分鐘后就這樣踢,實際上比繼續壓出還冒險,因為你給了對手漫長的時間慢慢找回感覺。羅馬本來處于最低迷的時刻,尤文放棄前場施壓,羅馬壓力驟輕,逐漸恢復了威脅。馬諾拉斯下半場的后點魚躍頭球,只差一點頭皮,就會改變全場甚至賽季走勢的評價。
阿萊格里比安切洛蒂幸運——當初安切洛蒂下課的導火索,開場都2比0了,到頭來還是沒守住,注定里皮二進宮。但那時的卡佩羅,手頭還有中田英壽與蒙特拉這樣能改變局勢的球員,而今天的斯帕萊蒂,半年內隊里斷了三條韌帶(呂迪格、馬里奧·魯伊、弗洛倫齊),薩拉赫雖然火速復出可明顯尚無狀態,下半場替換上陣后連一次突破都無,最后換佩雷斯更是不得已,佩雷斯上場打米蘭就傷退,可是馬諾拉斯抽筋下場,總得換一個上去。慘敗熱那亞時阿萊格里確實困難,但畢竟巴爾扎利已經回歸可以使用,斯帕萊蒂比阿萊格里還困難。
孔蒂一丘之貉
僅僅是去年,當阿萊格里殺入歐冠決賽時,他與孔蒂一樣,作為意大利新銳教練代表,他們是意大利主動學習歐陸潮流的標志,是勇氣的象征。那時候的尤文,敢與皇馬巴薩斗傳控、斗腳下,短短一年多,陣容人員變了,人的心態也變了,對羅馬的決戰,面臨如此重大、如此眾多的意義,阿萊格里不得不變得沉重。
不光是阿萊格里,連孔蒂也加入了“傳統”行列。面臨創造11連勝紀錄的孔蒂,連打三個1比0。他們發現,與其我花大力氣抓傳控,冒險被斷而且我還沒有球員達到梅西級別,傳統模式真的很吸引人——頂鋒在手,天下我有,只要大部分時間能耗得住,我手頭最頂級的前鋒總能憑更優秀的個人能力、更突出的機會把握能力搞進去一個。孔蒂執教尤文的后期,就有此傾向,那時候是特維斯,現在是迭戈·科斯塔,而阿萊格里如今可以指望在看似根本沒什么戲的時候憑伊瓜因來一腳改變比賽,比如上輪的都靈德比。
阿萊格里與孔蒂絕不是最先“被復辟”的。曼奇尼前期執教佛羅倫薩與拉齊奧時,打得非常奔放,被認為是意甲終于出了重視場面的下一代新派教練,結果執教國際米蘭后發現有了伊布確實好使,然后球隊也變成“1比0的國際最可怕”(當時《體壇周報》標題)。二進宮國際米蘭,已徹底活回去成為一個1比0信徒。
這似乎是所有意大利教練的輪回,不論他們曾經如何清新,最終他們的歸宿,都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