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越南青訓建設基礎之道:3學院+5中心初見成效

記者馬德興武漢報道
“越南足球在這些年進步很快!”這是眾多中國足球人的共識,也是中國球迷的普遍感受。而越南足球尤其是青少年足球,為什么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取得飛速發展?在采訪越南U19國青隊主教練黃英俊期間,記者專門提到了這個問題。黃指導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建立專業的足球學院以及青訓中心,讓越南球員從小接受最為專業和系統的訓練。
三所足球學院初見成效
2007年1月10日,越南第一所足球專業學院——黃安嘉萊·阿森納JMG足球學院(Hoang Anh Gia Lai – Arsenal JMG Academy)正式在越南中部嘉萊省的波來古市成立。“JMG Academy”是前法國足球運動員讓·馬克·吉魯(Jean-Marc Guillou)以自身姓名的第一個字母,所注冊的一個體育機構或曰公司(專門培養足球運動員)。然后聯手阿森納俱樂部,在全球推廣。在越南前,已經在加納、埃及、泰國等地,建立了類似以培養青少年球員為主的足球學院。越南嘉萊黃英俱樂部是一家私人俱樂部,俱樂部老板在越南,是一位熱衷于足球的百萬富翁。經過同法國人的商談后,終于在越南建成了第一所足球學院。學院成立后所招募的第一批球員,就是1995年齡段。七年后,這批球員便在2014年U19亞青賽,成為越南國青隊的核心骨干。當時,共有13名球員來自該學院,包括目前在日本職業隊效力越南國腳的阮公方(綽號“越南梅西”)。目前,這所學院也是越南甲級隊伍嘉萊黃英的梯隊。
黃英俊介紹稱,目前,越南有三所類似的足球學院。除了中部之外,南部位于胡志明市有一所名為“PFV足球學院”。所謂的“PFV”實質是“Promotion Fund of Vietnamese football talents(越南足球天才推廣基金)”的英文縮寫,這個基金是在2008年4月,由越南內政部部長簽署批準成立的,屬于一個非盈利性質的政府基金組織,并由越南的文化、體育和旅游部負責監管。據稱,PFV經過籌備,從2012年起正式啟動,并在全越南開始招募U8-9、U10-11、U12-13三個年齡段的球員,其中,U12-13年齡段持續5年時間,U10-11年齡段持續7年、U8-9年齡段持續9年。目的是讓這些入選的球員接受正規的專業訓練,其中的所有費用由基金承擔。
這家俱樂部在培養出第一批球員之后,于2015年底專門成立了俱樂部,并在2016年獲得越南足協批準,開始參加全國第三級別聯賽。隊內球員就是4年前招募的那些U12-13球員,即征戰今年巴林亞青賽的部分球員。在越南隊征戰2016年U19亞青賽的23人名單之內,有4人是來自這所學院。另有3人也是出自這里,但被外租給其他俱樂部的球員,例如9號何德征。
至于第三家足球學院則位于河內,叫做“Viettel足球學院”,創辦于2008年底。它的前身是越南國防部下屬的一支球隊,后來與越南電信部門合并。目前,Viettel俱樂部本身是越南乙級聯賽的一支隊伍。本屆亞青賽,越南國青隊隊共有3人來自這所足球學院。
“除了這三家之外,PFV目前還在河內,準備興建一所規模最大的足球學院。現在,亞洲范圍內最好的足球學院是多哈的精英學院,在河內準備興建的規模和質量將要超過這家,預計2017年底正式建成。”黃英俊介紹道。
“要說這三家足球學院,有著各自不同的足球哲學,也就決定了各自不同的選材方式。例如,像JMG足球學院在選拔球員時,就是注重技術。只要技術出色,身體條件并不注重。因此,培養出來的球員就遇到一個問題,即對抗方面嚴重不足。而像PFV學院,他們在注重技術的同時,更注重身體條件。于是在97年齡段國青隊內,為什么選擇PVF學院的球員更多,而JMG學院的球員顯得很少,原因就是越南球員本來身體處于下風,如果再不選擇對抗能力較強者,就無法在亞洲層面站穩腳跟。因此要說建立足球學院,理念很重要。”
黃英俊補充稱,“當然,這三家足球學院都是全國范圍內招生,所有學生均是享受免費教育。不止是足球訓練的費用全免,包括日常學習的費用都由學院提供。要知道的是,越南窮人很多,小孩子不可能交錢去接受足球訓練。對于窮人來說,如果能有機會踢球、成為職業球員,那是有相當吸引力的。”他表示,“所有孩子全部都是采用‘三集中’模式,衣食住行都在學院。但在這三家足球學院,只有JMG足球學院有著自己的文化學習安排。至于另外兩所學院,平時的文化課,都在附近的學校就讀,下午和晚上接受足球專業訓練。再說比賽,除了越南足協組織的一年一度的全國青少年聯賽,這些學院隊伍不會參加當地組織的青少年足球比賽,因為水平相差太大。這些學院隊伍,主要是和日本、意大利或者其他歐洲國家的足協或俱樂部建立聯系,定期前往這些國家參加一些邀請賽,或者是邀請外國球會到越南比賽。”
仿效日本模式的青訓中心
除了全國范圍內三所足球學院,據黃英俊介紹,越南各地目前都在建立自己的青訓中心,“我們受日本的影響很大,足球方面更是如此。日本青少年足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建立眾多的青訓中心。越南足協在日本足協的幫助下,現在也是采取這一做法,各個地方俱樂部都在建立自己的青訓中心。當然,有的建設得不錯,有的很一般。目前,最好的差不多有五個青訓中心。這些青訓中心已經形成規模,而且在青少年比賽,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像PFV除了擁有自己的足球學院,因為是政府部門投資,同時還成為了青訓中心。當然,進入青訓中心的球員和學院本身的球員,并不是同一批球員,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區別。除了PFV青訓中心,都是由職業俱樂部出面建立的青訓中心。較好的中心包括:乂安藍江足球俱樂部的青訓中心、峴港SHB足球俱樂部的青訓中心、河內T&T俱樂部的青訓中心、還有Viettel俱樂部的青訓中心。
據黃英俊介紹,越南足協明確要求,各個參加職業聯賽甲、乙級的俱樂部,都要建立自己的青訓中心,而且必須擁有自己的至少五支梯隊。“越南足協本身也有自己的越南國家青訓中心,就是在越南足協旁邊的那個中心。那里專門負責承擔越南各級青少年國字號隊伍、女足隊伍的日常訓練。建立這些青訓中心的意義,最重要的是,讓越南球員能夠從小得到系統而專業的訓練。”
今年9月,記者在前往河內采訪東南亞U19錦標賽時,曾經專門留意過越南的國家青訓中心。在這里,球員們就是“三集中”,尤其是像越南U13女足隊員,已經在這座中心生活并訓練一段時間。然而,“三集中”做法在中國足壇,當前是普遍受到抨擊的。當越南國青隊已經拿到世青賽入場券時,中國足球依然還在為各種問題,展開著無休止的爭論。誰也不知道,中國足球何時能夠真正走上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