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科貝爾!2016有關追擊者的兩部童話

年初澳網賽前,小威領先科貝爾多達6355分;年中法網賽后,德約遙遙領先穆雷8035分。極目遠望,遙遙無期,這看上去完全不是一年半載可以追上的距離。
如今,當2016賽季的大幕漸近落下,科貝爾上月已鎖定成為WTA歷史上僅僅第12位年終第一球員,穆雷在今天登頂成為ATP歷史上第26位世界第一,并將年終第一的懸念保持到本周日開賽的ATP倫敦總決賽,這將是一場他和德約之間的終極戰爭。
穆雷與科貝爾,2016賽季見證了這兩位追擊者的兩部童話,他們都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超越與登頂。科貝爾取代的,是小威這位不少人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球員的后座,而這場大革命的開始,還是通過年初墨爾本在大滿貫決賽擊敗小威這一曾被廣為認為不可能的方式。穆雷結束的,則是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對于世界頭號排名長達12年多的統治,正如穆雷自己的感嘆:“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他們三個同屬史上最偉大球員,而我又與他們擁擠在同一個時代里。”
如果你順著時光流轉瀏覽26位男單世界第一的全名單,你會驚覺,原來,在桑普拉斯和費德勒這兩個時代之間,還云集著阿加西、穆斯特、里奧斯、莫亞、卡費爾尼科夫、拉夫特、薩芬、庫爾滕、休伊特、費雷羅和羅迪克多達11位世界第一得主,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而在2004年初登頂的費德勒到今天的穆雷之間,十二載光陰,只有四人有資格輪番駐守世界第一,“四巨頭”的時代所言不虛。
科貝爾與穆雷的另一個共同點還在于,他們在本賽季之前的存在感都相對不強。前者生活在小威時代的陰影之下,甚至都沒有資格與莎拉波娃和阿扎倫卡等人加入副部主題;后者則一直是四巨頭中最弱的一環,甚至巨頭身份都曾長期遭受質疑。
而在這個2016賽季之后,他們都大大提升了個人成就的層級。科貝爾不僅贏得了第一個而是進而成為雙料大滿貫冠軍,她還在溫布爾登、里約奧運以及WTA新加坡總決賽獲得亞軍——真的,即便翻開WTA歷史,能夠超越科貝爾2016的單賽季,也屈指而數。穆雷則在第三個大滿貫冠軍、第二枚奧運金牌和第一個孩子的成就之外,增加了世界第一排名,再加上去年底為英國贏得的戴維斯杯冠軍,他已擁有異乎完整的職業履歷。
這兩人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登頂方式讓人服氣。WTA本世紀曾誕生過薩芬娜、揚科維奇和沃茲尼亞奇等多位未能贏得大滿貫冠軍的世界第一,但科貝爾一年就拿下兩個,世界第一得來完全不“水”。穆雷在過去12項賽事中的11項都打入決賽,體現出職業生涯從未有過的穩定性,最終憑借從北京、上海到維也納和巴黎的一波18場連勝坐上頭把交椅。
當然,科貝爾的確部分地受益于小威兩只手就能數得過來的賽季參賽量,不過,科貝爾的成績自身過硬之外,若讓小威瘋狂參賽,她不僅身體無法承受,也無法保證在精挑細選的每一項賽事中都打出絕佳戰績。同樣的道理,穆雷也得到了法網成就全滿貫后丟失了一些動力、樂趣以及狀態的德約的“幫助”,但正如穆雷所說:“登頂世界第一并非一時之功,而是對我過去12個月表現的反映。”
穆雷和科貝爾也同時證明了,即便面對再強大的個人統治,只要堅持得足夠長久,事情也會在突然之間變化得非常迅疾。尤其是半年不到狂追8000分的穆雷,的確令人嘆為觀止,不可思議。正如穆雷對上周巴黎大師賽的總結:“網球是一項奇怪的運動,昨天,我們見證德約輸給了一位他已連勝了14場的選手,第二天,伊斯內爾又打敗了他已連輸六場的西里奇。”
安迪·穆雷,ATP的第26位世界第一,憑借29歲的“高齡”,也成為歷史上初登世界第一第二年長的選手。納芙拉蒂諾娃說得好:“這最好地說明了,安迪頑強和堅持的品性。”
如果你覺得網壇還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想想曾經落后小威六千多分的科貝爾,想想曾經落后德約八千多分的穆雷。他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是網球歷史上兩位最可歌可泣的追擊者,他們共同譜寫了2016賽季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