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杯100年段子精選3

1923 國會吵架
由于國內俱樂部分成兩派,參加本屆美洲杯的阿根廷隊依然缺少河床、圣洛倫索、競技和獨立的球員,實力大打折扣。分裂的還不只阿根廷一家,烏拉圭也因為兩家大球會民族和佩納羅爾的對立關系而分成兩派。巴西未能征召里約和圣保羅兩座大城市大部分俱樂部的球員,倒不是因為搞派系,而是因為上屆美洲杯結下的梁子。
巴拉圭鬧出罷賽事件,并將丟掉冠軍的責任歸于吹偏哨的巴西裁判,烏拉圭也跟風抗議。于是,巴西重要俱樂部都拒絕派出球員參加這種“不友好”的比賽,支持退賽的和主張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兩方甚至在國會上吵了起來。結果,衛冕冠軍巴西本屆3戰皆墨。當然,巴西排名墊底的另一原因是“萬年副班長”智利再度缺席。
1924 椅子門神
當屆最后一場比賽仍是傳統節目,烏拉圭對阿根廷。比賽以0比0收場,阿根廷未能奪冠,但實現一項壯舉:3戰1勝2平,0失球。這要歸功于被譽為“博卡榮光”的傳奇門神阿梅里科·特索列雷,他以出神入化的表現阻擋住了烏拉圭整條超級進攻線。賽后,烏拉圭球員羅馬諾和齊貝基讓特索列雷騎在自己肩膀上,接受全場觀眾的掌聲和歡呼。阿根廷球迷還專門為特索列雷作了一首歌:“我們的門將真牛,坐在椅子上撲點球。”這是阿根廷繼1921年后第2次單屆美洲杯不失球,當時的主力門將也是特索列雷。
1924 西服裁判
當時足球裁判的穿著與現在完全不同。現代足球裁判多穿著與兩隊顏色相區分的短衣短褲,而百年前的足球裁判卻穿著西服、長褲、襯衫,還打著領帶,與現在的拳擊裁判有些相似。本屆美洲杯上,智利裁判帕羅迪打算搞點創新,他穿了件條紋西服,配了條白褲子,還戴了頂白帽子,在場上非常顯眼。最重要的是,兩名邊裁都穿了像球員一樣的短裝,這種方便跑動的裝束被保留下來。
1925 球員教練
當時國家隊的足球教練多為體育教師,僅負責體能訓練和球隊組織。至于誰該上場踢什么位置,往往由隊內“最懂球”的那個球員決定。比如阿根廷名義上由安赫爾·巴斯克斯帶隊,但履行教練職責的是著名門將阿梅里科·特索列雷。巴拉圭的教練是巴拉圭民族隊當家球星弗萊塔斯·索利奇。一邊進球一邊指揮隊友作戰讓索利奇的職業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掛靴后成為一代名帥,足跡遍布整個南美,還短暫執教過皇馬,為后來的歐冠霸業貢獻力量。
1926 獨臂大俠
錯過上屆美洲杯的烏拉圭,一經歸來仍有傲視天下的氣勢,以4戰全勝、得失球17比2的驕人戰績第6次奪冠。烏拉圭記者、詩人奧馬爾·奧德里奧索拉次年為這支王者之師譜寫了一曲贊歌,題為“紐尼奧阿的標靶”,也被稱為“烏拉圭冠軍之歌”。在這支球星云集的烏拉圭隊中,來自民族的埃克托·卡斯特羅非常顯眼。他13歲時因為一場電鋸事故失去了右小臂,但肢體殘疾沒有阻止他成為球星。因在1930年世界杯決賽進球,“獨臂俠”埃克托·卡斯特羅成為烏拉圭足球史上最值得銘記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