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淵:中國足球沒有未來 只有喧嘩和騷動的泡沫

塔什干沒有奇跡,高洪波無力救贖,足協(xié)高官忙于善后,段子手們則在異度空間里腦洞大開,以國足為營養(yǎng)基恣意涂鴉——這是中國足球老司機們很熟悉的套路,4年一輪回,沒有最污只有更污。
2個失球+3個門柱,還有2比19的射門次數之比,以及連續(xù)3場比賽0進球,這些慘淡的數據充分說明了中國隊與烏茲別克等對手的實力差距,也充分說明這支中國隊根本不配打進俄羅斯世界杯,即使烏國足球在亞洲并非一流,也即使去年年初中國隊曾經手刃“烏雞”。這一切似乎很不真實。賽前,不少“愛國盤”押注陣容大調整的高家軍將知恥后勇,力挽狂瀾于既倒。而那些最悲觀的“空頭”都不敢預言中國隊會被對手摁著打,幾無還手之力,更不敢妄言賽程尚未過半,承載著國人無數期望和夢想的國足就如此迅速又輕易地淪為亞洲群雄狂歡的布景板,高洪波則成為第一個引咎辭職的12強主帥,以健康之名。
就年齡而言正處于教練職業(yè)黃金時代的高洪波有健康方面的難言之隱么?回想一下高教練半年前臨時接手中國隊,誓言打進12強也果然靠“友軍”給力打進12強時,以及嗣后被欽點出任中國足協(xié)執(zhí)委,開始指點中國足球江山時的豪氣干云,應該是沒有的。可是看看從西安到塔什干,高家軍一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蠢相,應該說高教練渾身是病,主動辭職是一個于公于私都是最好的解脫——既不給國人添堵,也不再讓領導為難,以善于學習著稱的高同學自己則可以回到海牙繼續(xù)其永無竟期的學習之旅。
其實平心而論,12強賽本來就是“撿來”的,連續(xù)3屆小組都出不了線才是常態(tài),高洪波也沒比諸多中外前輩做的更差。回想一下高的前任,法國人佩蘭治下的中國隊連中國香港都拿不下、贏不丹都很費勁,那么我們必須承認,高佩固然很LOW,但中國隊的問題,中國病人的癥結并不在于是由本土教練還是洋教頭執(zhí)教,也不在于是廉價的佩蘭還是昂貴的里皮掛帥,而是整體出了差錯。或者用時髦的話說,頂層設計有點扯,一如那個關于2050年的超級大衛(wèi)星。
當然,作為負有最高責任的中國足協(xié),此時很樂意看到媒體炒作、球迷熱議未來是里皮還是斯科拉里或曼薩諾執(zhí)掌國足,復制過去十余年間,卡馬喬、杜伊和阿里漢們因帶隊無方而被千夫所指,足協(xié)則“順應民意”大舉海選新帥,然后渾渾噩噩又4年的鬧劇。不過我們已經厭煩了這種無厘頭的輪回,也不再相信什么神奇教練,而是急切地想拉直一個個更為宏觀,也更為根本的巨大問號,是為反思。
比如,五六年前聲勢浩大的反黑風暴究竟給中國足球注入了什么及多少正能量,還只是以不作為置換大貪腐,換批外行領導繼續(xù)蹉跎?比如,流動性泛濫到80億的中超,除了讓球員動輒身價半億,各俱樂部則頻頻燒錢撕逼之外,有沒有讓武磊、郜林從此成為縱橫宇宙的真球王,任航、顧超也不再成為禁區(qū)里的定時炸彈,還只是吹起一個個碩大泡沫?再比如,號稱已經與總局脫鉤的中國足協(xié)真的已經去行政化了,還是只換湯不換藥,甚至既沒有換藥也沒有換湯,依然局、處、科等級森嚴?
塔什干沒有奇跡,只有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國足球沒有未來,只有喧嘩和騷動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