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什干的完敗 那種無力感和深度憋屈已不再濃烈

夜幕下的塔什干,見證了中國足球的完敗,也見證了高洪波離去的背影,而這一切,發生的那么平靜!
其實,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們,比我想象的要更加有序、更加樸實。離開球場大門時,一位當地球迷沖著我們幾個中國人大喊了一聲:“Thank you!Welcome to Uzbiekestan!”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回應。只能默默地繼續往前走。
幾個十多歲的烏茲別克斯坦少年,揮舞著烏茲別克斯坦國旗經過,看到我們書包上還插立著的中國國旗,上來詢問能否和我們交換。我們將小國旗贈送給他們,少年郎禮貌地表示感謝、轉身離開。
一切都是那樣的平靜,都是那樣的順理成章。還沒離開球場,就收到推送,高洪波辭職。這似乎也沒有多么的驚人。
終于有移動網絡信號了,我看到微博上有一位朋友給我留言,說特別害怕“突然靜下來”那種感覺。然而當一切真正平靜時,你不會有太多感覺。只是默默地按照慣性前行,繼續。
或者不再繼續。
高洪波不會再繼續,最簡潔的新聞發布會,他給自己做了一個交代,然后抽身離去。留下的是什么,所有球迷都知道。可是在這樣一個客場,在這樣一場比賽表現結束后,你我只能在悶悶的平靜中,繼續這段不知道將如何規劃的行程。一個多小時前,幻化出來的一些閃光,此刻再想,遠不如這座球場在夜幕中的淡雅。
我們居然幻想過這樣一個不錯的比賽開局,能逼迫對方右后衛兩次回傳失誤,是以為希望;我們居然幻想過,倘若孫可沒有那一次嚴重的受傷,我們真能在塔什干,來干點什么;我們居然在更早的時候幻想過,中國足球總會在絕望和零星希望里折磨大家,那么在西安的混沌失敗之后,當大家都不去仔細分析塔什干此戰前景時,我們又可能會有一次小小的否極泰來……
中國足球能讓我們得上臆想癥,這是我在塔什干這場比賽最后10分鐘的感慨。比賽很長時間,我會仔細觀看近在眼前的幾位替補隊員,例如張稀哲、黃博文、張曉彬們的熱身,各種節奏和韻律感很強的動作,而沒法真正盯著場上的一舉一動……或者說,這場上的一舉一動,又很快陷入了西安那樣的莫測和難懂。
完全看不懂,于是集中去看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分散了。
我還能感覺在西安朱雀球場,自己身坐最高一層,秋風中的無力感。塔什干一點都不冷,我腦子一直都自覺很清醒,無悲無喜,不痛不癢地度過了這樣一個難得的客場。那種無力感和深度的憋屈,此刻也不再濃烈。
我們仍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如果只是從場面論,那么只輸給烏茲別克斯坦2球,應該是中國隊的幸運了。楊智發揮很好,門框也很友善。中國隊是不是就這么糟糕?姜至鵬被換上又被換下?蒿俊閔要到最后階段,才被推上前場?在西安蒿俊閔變成了一個純防守后腰?任航的狀態,能參加常規比賽嗎?各種換人的凌亂和奇詭……
最后高洪波說,此前一夜和協會領導深度交流,領導認為應該由主教練承擔國家隊責任……這成為了他辭職的理由之一。我不相信這支帶給過我們一點希望的國家隊,能渙散混亂如此。但是誰能將這個故事的完整過程講述出來?
求教幾位長年一線采訪的記者,他們也只有“每天開放15分鐘訓練”的采訪計劃,或者“真知道些內容,也是不能寫出來的……”遲早會有人寫出來,希望能出現在下一次重大賽事啟動之前,而不至于成為街頭巷陌的段子。實在沒人愿意對此負責,或者負責地去揭露真相,那球迷只會更加平靜和淡漠。
離球場遠走越遠,申方劍和我說,當球迷的感覺真心酸。作為媒體報道,一線采訪或者評述時,自身會有適度的抽離,球迷則是全心的投入。我們不能算是純度最高的球迷,不如身邊那位來自沈陽、昨天中午臨時起意從北京趕來的球迷。
而我們的麻木,和所有還關心中國足球的人一樣。這是致命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