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驊成FE中國籍第一人 初次上路受媒體青睞

特約記者吳靜報道
29歲的馬青驊,在全新的一條路上馬力全開。這條路,不是F1,也不是WTCC,而是FE,這是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新賽季的比賽。
馬青驊在擁有了很多個“中國賽車界第一人”的頭銜時,又成為了“FE中國籍第一人”。“希望我走過的路,能幫中國車手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全新的窗戶。”這也是馬青驊愿意接受FE挑戰的又一個原因。
新比賽,新車隊,新征程。刻不容緩。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2016年賽季于10月9日在香港開啟首站比賽。鈦麒電動方程式車隊在內的十支車隊參與角逐。作為鈦麒車隊的一員車手,馬青驊出現在了人潮鼎沸的香港, 作為代表中國參賽的唯一車隊鈦麒車隊的一員,跟他搭檔的是經驗豐富的前F1法國明星車手讓·埃里克·維尼。而車隊之所以取名為“鈦麒”,也是別有一番寓意,高強度的“鈦”金屬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麒麟”中的“麒”字組成。二者的結合既表達了車隊銳意進取、堅不可摧的精神氣質,又完美詮釋了中國人文化觀念中關于“德才兼備”的追求。
馬青驊FE的新賽季征程可一點都不孤獨。拳王鄒市明也心念著好兄弟,“號召所有朋友們去Formula E官方APP為我們的馬青驊投上一票!一票有可能讓世界見識到來自中國的紅色速度!”
既然是全新開始,有刺激也有挑戰。由于賽道事故以及技術故障,馬青驊和埃里克·維尼的首秀并不完美,他們沒能得到幸運女神的垂青,沒有完成比賽。但賽季剛開始,出現的意外和小挫折,經過及時調整和總結,也會成為讓馬青驊和維尼前進的動力。
聽聽兩人的賽后總結吧:
馬青驊覺得,自己在一號彎的撞車很遺憾也很無奈。不過深諳賽車比賽套路的他知道,“街道賽的發車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被無線電的問題分神了,后來的事故來自一次與護墻的輕微接觸,不幸導致了轉向臂的斷裂。”
而在維尼看來,過程中發生的事故讓電池系統出現了問題,迫使他不得不進站更換賽車。在那之后他的目標就是拿到比賽的最快圈速來獲得積分。只可惜,距離最終的最快圈速差還是有很微弱的差距。
遺憾寫在兩位車手的臉上。但早已在賽車場身經百戰的他們知道,不能沉溺于遺憾,而是找到問題繼續前行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馬青驊表示,“沒能完賽意味著錯過了很多累積數據的機會。但是至少練習賽證明了賽車的速度,我需要更加努力來讓表現更穩定。”
而作為車隊領隊馬克·普雷斯頓盡管也有遺憾,但他還是更多地看到了前行的動力:“通過本次比賽,賽車的性能顯而易見,我們只需要繼續優化一些操作上的流程就有希望在馬拉喀什證明車隊的實力。”
香港站結束后,FE將轉戰摩洛哥首都馬拉喀什進行本賽季的第二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