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底韓道]解析韓國"造船模式" 高淘汰率出好球員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本報上期“探底韓道”系列報道之《誰來為小球員學業埋單》曾提到,蔚山俱樂部是韓國境內唯一一家在青少年球員培養方面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連成線的俱樂部,形成了自己的“造船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選拔與淘汰機制,這也恰恰是目前國內青少年足球發展過程中亟待建立的機制。本期探底韓道將從韓國青少年足球的運行機制方面進行探討。
蔚山青訓中的“七級”模式
據蔚山俱樂部總裁金光谷介紹,從1983年蔚山俱樂部正式組建開始,俱樂部方面就相當重視后備人才的培養。以1985年成立的現代初等中學足球隊、1987年成立的現代高等學校足球隊為基礎,經過30多年的實踐與摸索,如今的蔚山現代青訓培養體系已經相當成熟,不僅獨立成支援體系,更可以為一線隊培養出優秀的職業運動員。而這與總部設在蔚山的現代重工業集團的發展戰略不無關系,集團將韓國足球的發展好壞直接當做是自己集團的職責,青少年培養工作做得越好,越是可以為韓國足球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昭示韓國足球的未來,而且集團還不斷地根據自身的發展以及韓國足協的政策擬定相應對策,以全面支持蔚山、乃至整個韓國足球的發展。
“譬如,亞足聯在2009年推出全新亞冠聯賽之前,要求參賽各國的職業俱樂部必須完善自己的三級梯隊,韓國足協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建立四級梯隊。我們蔚山俱樂部其實從8歲開始就進行選拔制度,在整個蔚山地區將8歲的小球員全部都組織起來,最主要是讓孩子們玩。在玩的過程中,我們俱樂部再委派俱樂部梯隊的教練進行全面選拔,然后直接把有潛質的球員送到U12梯隊所屬學校上學讀書。蔚山俱樂部共有4個合作學校,這些小學的隊伍都會優先把畢業的孩子送到我們的U15隊伍中。”金光谷介紹道。“當然,這僅僅只是第一步,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還很注重淘汰機制。”
蔚山俱樂部將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具體分為七個階段(如圖所示)。第一階段是普及,重點針對整個蔚山地區8歲之前的小孩,發掘小孩的興趣,通過不斷地培養和灌輸,讓孩子們充分享受足球所帶來的快樂。如果能夠從中發現不錯的,直接就送入蔚山俱樂部的U12、U10梯隊中,展開基礎技術訓練,發展個人技術。然后再步入第三階段、第四階段,也就是進入蔚山初中和蔚山高中。第五階段則是進入到蔚山大學中。當然,如果球員確實出色,也可以從高中畢業后直接進入到職業一線隊中,像2016賽季,蔚山一線隊中就有一人是直接從高中隊選拔上來的。其余的人,在大學畢業之后,進入到預備隊中再經過歷練,最終進入到職業一線隊中。
逐級選拔淘汰率超過50%
在蔚山俱樂部青訓的七個階段中,每個階段從低到高,淘汰率相當驚人。這與國內在青少年梯隊建設過程中幾乎沒有“淘汰”一說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然,這與國內青少年球員的注冊屬于一次性注冊、無法找到更多合適的球員有很大關系。
據介紹,像蔚山的U12梯隊只有50%左右的球員能夠進入到U15梯隊,而從U15梯隊進入到U18梯隊的過程中,也有50%左右的淘汰率。那些被淘汰的球員,有選擇加入到其他俱樂部或學校的足球隊,也或者是選擇繼續讀書。但是,金光谷也承認,一旦是高中階段被淘汰之后,選擇就比較困難了,“因為相比日本,無論是學校球隊還是俱樂部梯隊,一般都是下午4點或5點之后展開訓練,但韓國這里的情況不同。到初中階段,所有課程必須完成。可進入高中后,都是上午上課,下午就不上課了,隨時可以展開訓練。而且,由于訓練量很大,即便是下午安排上課,也因為精力不夠而影響效果。所以,一旦高中畢業之后被淘汰的話,肯定將影響到球員未來的發展。當然,這也是我們韓國足球目前重點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就是U18梯隊如何更好地與職業隊進行銜接,確保這些球員最終都能夠走上職業道路。”
蔚山U15梯隊的主教練金教練向記者講述了宣布與淘汰的過程。“我現在的U15梯隊中共有43人,但球員年齡不同,從13歲、14歲到15歲的都有。在這43人中,接近60%是從自己的U12梯隊中選拔上來的,而40%則是從外面招來的。以前,每年都是選15個左右的球員,今年則選拔了20人。這些選拔的球員首先是靠下面梯隊的教練推薦。其次,我們U15梯隊的教練包括我在內,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到處看比賽,看到好球員就盯住了,有時四年級的比賽也會去看。等到了六年級時,就由俱樂部出面去與他們的家長進行交談。因為進入到我們的梯隊里是全部免費的,所以還是有吸引力的。”
“第三類就是我們俱樂部自己有球探,差不多是三名固定的,還有其他一些退役的球員等。他們看到好球員之后,也會給我推薦。第四類,則是因為這些U12隊伍大多數都是社會上的私人俱樂部教練,跟我關系都不錯,大家信息情報共享,也會給我推薦。最終,我會選擇最好的球員進入到我的隊伍里來。”
金教練稱,因為存在著高淘汰率,而被俱樂部梯隊淘汰的球員更多地是進入到韓國的學校足球隊里,因此,韓國的不少學校足球隊對此也是有意見的。但是,被俱樂部梯隊所淘汰掉的球員,未必就一定不會成長出來。他特意以目前效力于廣州恒大隊的金英權為例,因為當初金英權就是被俱樂部梯隊所淘汰的,只能選擇去學校踢五人制足球,畢業后去了日本,最終踢出了名堂。“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足球作為職業俱樂部梯隊的一種補充與協作,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現在蔚山俱樂部作為整個蔚山地區的一個龍頭,與蔚山的各個學校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也可以使得最終無法走上職業之路的球員能夠回到學校去繼續讀書,不耽誤孩子的未來。”
據了解,進入蔚山U10、U12、U15、U18梯隊的球員全部實施免費,但U10、U12隊伍的小球員在訓練之后每天都要回家,而U15、U18梯隊的小球員則統一在俱樂部的辦公駐地內吃住。而女隊也一樣,當然女隊的宿舍和男隊安排在不同的樓層,且有專人管理。小球員們除了訓練、學習之外,像訓練后的洗衣、擦鞋等事務,俱樂部也有專人負責,無需小球員們操心,其管理基本接近職業隊的管理。
買人與用自己人的矛盾
據金光谷介紹,截止2015賽季,蔚山一線隊中出自本俱樂部梯隊的球員占一線隊總人數的16%。而在2016賽季中,一線隊報名的球員總人數為34人,只有4人是從梯隊中選拔上來的。俱樂部擬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從自己梯隊中進入到一線隊中的球員占總人數的40%以上。
“這其實也是我們現在發展過程所遇到的最大矛盾之處。”金光谷直言,“站在企業立場、投資人立場,只要出成績,就愿意投錢;但站在俱樂部的立場,自己培養的人,當然是希望供自己使用,投入也相對較低。而且,從立足于長遠的角度考慮,自己培養人也是為球迷考慮,讓球隊更有歸屬感、球迷更有認同感。但是,因為一線隊的所有權力都給了主教練,主教練當然想一兩年內馬上取得最好的成績。培養年輕球員需要時間,可主教練因為想要成績,當然更愿意買人、從別的地方去挖人。這是我們俱樂部管理層所不愿意看到的,畢竟我們先前投入這么大、培養了一些不錯的年輕球員,但因為主教練不愿意用而白白浪費。所以,這也是我們現在努力在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目前,蔚山俱樂部每年的預算中,15%是用于青少年梯隊建設,“我們的比率雖然在韓國職業俱樂部中不是最高的,但平均下來,一年在一名小球員身上也要花費差不多2000萬到3000萬韓幣(按最新匯率為11.89萬到17.84萬元人民幣)。因為從衣食住行到讀書、訓練、外出參加比賽等,各項費用都全都免費。這也是我們吸引孩子愿意加入到梯隊中來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投入這么大之后,培養出了好苗子,到一線隊主教練那里不愿意使用,這當然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們俱樂部現在也在想辦法,收回主教練的部分權力。譬如說,U18梯隊學校畢業之后,我們俱樂部會和主教練、球探等坐下來開會,大家一起協商,哪些球員是可以留下來直接進入一線隊的,哪些球員是應該去大學繼續讀書的。指定了具體的球員之后,主教練就要想辦法給這位球員創造更多的機會。”
由于目前韓國各家俱樂部都很重視青訓,因而,金光谷直言:蔚山俱樂部雖然在蔚山地區有很大的優勢,“但相比首爾、水原俱樂部,他們做得更出色,而且選擇面也比我們大得多,所以我們現在也是有壓力的。但不管如何,我們肯定希望繼續下去,希望到2020年實現我們自己擬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