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首支難民代表團亮相里約 讓奧運精神驅走戰亂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里約時間8月5日,在東道主巴西隊入場之前,將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在奧林匹克會旗的引導下第一個走進馬拉卡納體育場,他們不代表任何國家和地區,他們便是奧運會歷史上首支難民代表團。
這個特殊的代表團里有10名運動員,其中5名南蘇丹難民,2名敘利亞難民,2名剛果(金)難民和1名埃塞俄比亞難民,他們將參加里約奧運會田徑,游泳和柔道等項目的比賽。他們的團長將由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泰格拉·洛魯佩出任。
難民代表團抵達里約
早在2015年10月底,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聯合國大會上稱國際奧委會將給予高水平難民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機會。2016年3月,巴赫稱國際奧委會將挑選5到10名難民去參加里約奧運會,他們所屬的代表團名為“難民代表團”,英文簡稱為“ROA”,并將以奧林匹克旗幟參賽。經過層層選拔,國際奧委會最終從43名符合條件的運動員里選出了10名代表,而他們于北京時間今日正式在里約召開了發布會。
“這是一支歷經磨難的隊伍。這支隊伍要讓人們意識到難民問題的嚴重性,讓人們明白難民也是我們中的一員。盡管失去了家園,但他們應該擁有和其他國家與地區人們一樣的權利。”團長洛魯佩在發布會上說道。
作為代表團的一員,在剛果金出生的米森加在發布會上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我有兩個兄弟,但是已經有好多年沒見了,我甚至都記不清他們的樣子了,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分開了,他們的面龐在我的腦海中已經變得模糊。現在,我來到了里約參加奧運會,如果他們能從電視上看到我,一定會知道我過得很好。如果我有辦法,哪怕只是一天,我也會給他們買下來里約的機票,這樣我們就能重聚,那時我要親吻和擁抱我的兄弟,因為我太久沒有見到他們了!”
米森加在9歲的時候為了逃離戰亂和家人分離,在森林里躲了8天之后才被營救,隨后在兒童救助站里,他接觸了柔道,并最終來到了奧運賽場。本屆奧運會他將參加男子柔道90公斤級的比賽。
和米森加類似,其他9名運動員也都是來自深受戰亂和貧窮困擾的中東和非洲等地。他們每個人都背井離鄉,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對于體育的熱愛和國際奧委會的支持讓他們最終實現了登上奧運賽場的夢想。
不光是支持難民代表團參加奧運會,奧委會還撥款200萬美元用以資助這些運動員們改善訓練條件,盡管他們可能沒辦法獲得一塊獎牌,但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機會。
“這些難民運動員將向全世界證明,盡管他們曾經遭受難以想象的悲劇,卻仍堅持以自己的天賦、才能和毅力為社會服務。”巴赫說道。
難民也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他們有權利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運動員同場競技,這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愿這支代表團能得到奧林匹克賽場最熱烈的歡呼,愿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認識到難民問題的嚴重性。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就從這屆奧運會開始。正像來自南蘇丹的選手耶什·普爾·比埃勒說的那樣,“我知道,我不會永遠是個難民。”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