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體育直播中超,從國際化走向世界化的開始

26日,以5年80億元購買了中超全媒體版權的體奧動力宣布:英國天空體育(Sky Sports)購買了英國地區中超聯賽獨家轉播權益,合同期3年。天空體育將從本周第20輪開始直播2016賽季中超聯賽,每輪直播兩場。按照計劃,第20輪的直播賽事分別為7月30日上海綠地申花對江蘇蘇寧和7月31日廣州富力對上海上港。
由此,中超聯賽的海外覆蓋已涉及5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葡萄牙、巴西、比利時等國家。而天空體育直播中超,意味著中超由“國際化”逐步走向“世界化”。
各位看官不禁要問:天空體育直播中超,以什么方式讓英國乃至歐洲的觀眾觀看中超?中超通過天空體育的直播能夠有什么進步?
1、中超一時難以在英國有太多觀眾,天空體育能否啟動“英超+中超”捆綁模式?
目前,中超的轉播技術已經創造歷史紀錄,正在向著世界最高水平邁進,這也是天空體育能夠直播中超的最大原因之一。當轉播技術成為天空體育直播中超的主因之后,中超的水平肯定還難以達到天空體育希望的水平。之所以能夠直播中超,一是因為幾乎是免費的午餐;二是因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三是中超一流的外援增多,正在受到世界球迷的關注。
即使如此,中超的水平和英超難以相提并論。看慣了英超的歐洲球迷,恐怕很難接受付費去看中超。這種情況下,天空體育如何保證中超的收視率?“英超+中超”捆綁恐怕是最好的模式,即購買了英超的付費用戶可以免費觀看中超。沒有購買的用戶,可以看中超賽事集錦。
要知道,天空體育的付費用戶達到了1000萬。
2、天空體育如何從轉播英超發家的。
我新華社的朋友馬邦杰在駐倫敦的時候,曾經詳細調查過英超電視轉播的發展史。
電視與英格蘭足球聯姻是個復雜漫長的過程。雖然從1937年起,英格蘭足球比賽就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但電視真正開始對足球感興趣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當時英國獨立電視臺公司(ITV)成立,他們為了和英國老牌電視臺BBC爭奪觀眾,吸引廣告,選定足球直播作為突破口,在1955年向英格蘭足總和足球聯賽提出以每場比賽一千英鎊的價格購買他們選中的部分聯賽比賽。當時英格蘭甲級聯賽一場比賽的門票收入平均才3千英鎊,并且俱樂部老板們從來沒想到電視臺會出資如此豐厚來轉播他們的比賽。每場能收入1千英鎊,這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意外橫財。
當時英格蘭足球聯賽聯盟由92個俱樂部組成,與聯賽有關的重大事件由所有俱樂部投票決定。當時聯盟實權掌控在那些聯盟內部占大多數的小俱樂部手中,雖然也對獨立電視臺提供的一千英鎊垂涎三尺,但更怕電視直播會影響他們的門票收入。幾經權衡利弊,他們決定拒絕電視進入賽場。隨后幾年內,ITV多次提高自己的報價,但都被聯賽聯盟拒絕。而像曼聯、熱刺這些大俱樂部發現電視轉播權無疑是個等待開發的大金礦,但他們在聯賽聯盟中屬于少數派,沒有決定權。從那時起,這些大俱樂部便醞釀甩開那些“小兄弟”,另起爐灶。但經過36年的漫長等待和努力后,他們的夢想才得以實現。
1964年,足球聯賽聯盟終于抵擋不住電視臺的金錢誘惑,以五千英鎊的價格向BBC出售比賽集錦節目的制作權,從此,BBC著名比賽集錦節目(match of the day)開始播放。電視這個破壞力巨大的怪物,從一條小縫內躡手躡腳地鉆進了英格蘭足球賽場。
其時正是曼聯的“巴斯比男孩”橫掃英格蘭足球賽場之時。電視畫面上播放的多數都是曼聯比賽的鏡頭,于是他們一下成為英格蘭球迷最喜歡的俱樂部,球迷人數急劇增加。有項數據統計表明,在電視鏡頭進入足球賽場前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柏利俱樂部的球迷人數原先是他們鄰居曼聯的四分之一。但十年后,曼聯球迷的總數卻是柏利球迷數的四萬倍。這為以后曼聯統霸英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足球聯賽聯盟原來由20多家俱樂部隊“輪流執政”,但在電視進入足球賽場之后,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像曼聯、熱刺、利物浦和阿森納這些大俱樂部由于碰巧在電視直播時代表現出色,迅速籠絡到一大批球迷。更多的球迷就意味著更多的門票收入,因此他們就能購買更好的球員和教練。而像柏利、波恩利等小俱樂部雖然一度也是英格蘭足球的霸主,但由于時運不濟,再無財力與曼聯那些大俱樂部競爭,冠軍獎杯開始與他們徹底絕緣。
但聯賽聯盟的實權當時仍然掌握這些小俱樂部手里,他們堅持92家俱樂部平均分配出售電視轉播權收入的政策。而那些大俱樂部雖然認為電視轉播的大多是他們的比賽,因此他們應該拿到更多的分成,但他們又不得不服從那些小俱樂部的決定;否則,他們就要面臨被踢出聯賽聯盟的處罰。
BBC比賽集錦節目取得空前成功,逐步成為英格蘭一個經典的電視節目。得益于此,大多數俱樂部賽場觀眾人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很多,聯賽聯盟于是對電視臺敞開了大門。
隨后就發生了類似中國足壇經歷過的一幕。英格蘭足總希望ITV和BBC互相競標,以此提高電視轉播權的價格。但這兩家電視臺私下卻化敵為友,攜手對抗足總和聯賽聯盟。他們認定:是足球需要電視,不是電視需要足球。雙方在1985年/1986年賽季談崩,足球賽事直播在賽季之初從英格蘭電視上消失,賽場觀眾人數隨之也大幅度下降。俱樂部一時慌了手腳,趕緊向電視臺樹了白旗,并接受了對方提出的四百五十萬英鎊的“侮辱性”報價。曼聯、阿森納、利物浦、熱刺和埃弗頓當時被稱為“超級五強”的俱樂部每家只能分到區區三萬英鎊的“羹”。而根據他們從美國聘用的電視專家估測:他們每家的電視轉播權市場價值至少是三百萬英鎊。
眼看“三百萬縮水為三萬”,“超級五強”雖然痛心無比,但卻一度束手無策。他們在等待一個出手更加闊綽的電視臺老板,等待機會甩掉那些“小兄弟”,另起爐灶。
機會終于在1991年到來。當時聯賽聯盟向足總遞交了一份名為《一個運動,一個團隊,一個聲音》的報道,旨在挑戰足總的權威。期間“超級五強”也一直在慫恿足總支持他們另組一個聯賽,于是足總決定投其所好,作為對聯賽聯盟“犯上”舉動的處罰。1991年4月,足總首席執行官格拉漢姆?凱利公布了《足球未來藍圖》,悍然批準22家甲級俱樂部脫離聯賽聯盟,成立超級聯賽。
大多英國足球人士認為足總的這個做法極端愚蠢。批準英超成立,雖然削弱了聯賽聯盟的實力,但卻為足總自己創造了一個更強大的敵人,投入英格蘭足球的資金大多數都被唯利是圖的超級聯賽俱樂部控制,而那些“小兄弟們”很多因“斷炊”而“自然死亡”,嚴重破壞了英格蘭的足球基礎。
而如果沒有足總支持,“超級五強”即使本事再大,也無法繞開足總自行組織聯賽。如果他們甩開足總單干,那他們將失去參加歐洲冠軍杯賽等利潤豐厚的歐洲俱樂部賽事,同時他們的球員也得不到足總、歐洲足聯乃至國際足聯的承認,也沒有資格參加這些組織的賽事。
英超成立后,他們的財神爺——天空電視臺(SKY)早就準備投重資購買他們的賽事轉播權了。SKY于1989年2月啟動,但在英國運營始終處于虧損狀態。其老板默多克認為人們愿意自掏腰包看三類電視節目:好萊塢新片、色情節目和體育比賽直播。英國政府嚴禁電視臺播放色情節目,默多克從美國購買了大量的好萊塢電影,但從SKY訂購收看者卻寥寥無幾。原來英國人對錄像情有獨鐘,幾乎每家都有一臺錄像機,一旦有好萊塢新片上市,他們更愿意去租錄像帶看。
為了挽救瀕臨破產的SKY,默多克只有求助于體育賽事直播。他的助手奇斯霍爾姆說,在英國最火的體育項目第一是足球,第二是足球,第三還是足球。于是在英超啟動時,SKY以三億零五十萬英鎊的價格擊敗競標對手ITV,拿到了英超前五年的獨家轉播權。
英超也拯救了SKY。據奇斯霍爾姆回憶說,當時訂購收看英超比賽的客戶多如牛毛,每天都有一麻袋一麻袋的支票運進SKY的辦公室。“那絕對難以置信,好像每天都在過圣誕一樣,”他說。
僅過了一年,SKY就從一個每年虧損四千七百萬英鎊的爛攤子一躍成為盈利六千七百萬英鎊的電視帝國。隨后,英超電視轉播幾乎成為SKY的專利。這家商業電視臺隨后又兩次購買英超的電視轉播權,出資分別為六億七千萬英鎊和十億兩千四百萬英鎊。
自此之后,英超對電視轉播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英超水平之高,比賽之精彩,促使天空體育等電視臺無限極地發展和提高轉播技術,打造成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2015年2月,天空體育和BT體育出資51.36億英鎊買下2016-2017賽季起未來三個賽季的英超轉播權,這一數字比上一輪電視轉播費用增長了70%。在新合同當中,英超將168場比賽分成不同的轉播包出售,其中天空體育出資41.76億英鎊購買其中126場比賽的轉播權,包括了大部分周五晚和周日的比賽。
電視轉播改變了英超,英超成就了版權商家。借助天空體育的東風,希望中超也能走出英超之路。
3、中超要想獲得歐洲認可,必須全面提升職業素養,全面升級軟硬件設施。
客觀而言,天空體育能夠直播中超,讓中超有了從“國際化”走向“世界化”的好機會。這就要求中超要逐步全面提升職業素養,在場上讓競技本身唱主角,而不是讓裁判以及球員的不良習氣唱主角。要真正尊重規則,尊重觀眾,尊重對手。
如果比賽充滿著正能量,即使水平差點,也會獲得歐洲的認可與尊重。
同時,中國足協必須提高場地準入的門檻,讓16家中超俱樂部的主場都能擁有地毯式的場地。如此,在頂格轉播技術直播比賽的前提下,畫面會更加美觀,球隊的配合更為精彩,給人更好的愉悅。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逐步提高中超的水平,最起碼讓中超的水平處于歐洲接受的范圍之內,如此,中超的“世界化”就能實現。大家都在講中超的價值如何體現,其實,“世界化”就是一個最好的標志。
所謂世界化,不僅僅是讓中超在世界足球發達國家進行直播,更要讓中超獲得世界足球發達國家的尊重認可。實現這個愿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中超邁進天空體育,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我們肯定還會有些戰戰兢兢。這一步,是世界足球的一小步,卻是中超和中國足球的一大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希望中超好好修煉內功,最終做到讓世界擁抱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