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吐槽有理 但為何在美國辦大賽球員更躁更累?

體壇+特派記者畢陌發自美國
美國人大賽組織能力一流,但是舉辦世界杯、美洲杯和舉辦洛杉磯或者亞特蘭大奧運會不一樣,奧運會以城市為單位,世界杯的舉辦主體則是一個國家。
美國的地理條件給該國舉辦足球大賽帶來了先天不足。首先是國土面積巨大,休斯敦所在的德克薩斯州的面積幾乎就是德國的兩倍大,除了俄羅斯,德克薩斯州的國土面積超過任意一個歐洲國家。
雖然俄羅斯國土面積巨大,然2018年世界杯的12個比賽地全分布在烏拉爾山以西,僅占國土面積25%以下的歐洲部分,還不到中國和美國的一半。
雖然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相若,然而在美國生活,直觀體驗就是美國國土要比中國要大得多。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覺?
首先是時差問題,美國常用的時區有三個,以現在的夏令時為標準,有洛杉磯為代表的西岸時間(UTC -7),芝加哥為代表的中部時間(UTC -5),以及紐約為代表的東岸時間(UTC -4)。
以智利隊為例,第一場對阿根廷的比賽地在圣何塞附近的圣克拉拉,四天后他們要奔赴波士頓遠郊的??怂贡び瓚鸩@S亞。從圣何塞到波士頓的飛行時間是5.5小時,再算上3小時的時差,感覺他們在路上一共花了8.5小時。
另外??怂贡け荣惖仉x波士頓機場較遠,即便在極其理想的交通狀況下,轎車也需要1個小時,何況是球隊大巴。
算上酒店至機場、安檢、候機、可能的飛機誤點、飛行時間、時差、下飛機后去比賽地附近的酒店,智利隊旅行總消耗時間應該在11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在小組賽第一場迎戰阿根廷與第二場迎戰玻利維亞之間的4天時間里,至少有一天是用于從西海岸到東海岸之間的長途旅行。
美國之所以國土體驗比中國要大,以及使用多時區,究其原因是中心城市分散,各地區發展相對均衡。比如對于中國國內而言,大多數人除了旅游,一輩子都不會去黑河-騰沖人口分界線另一面的地區。我國幅員960萬平方公里,但大部分人口的活動范圍都在東部沿海以及長江沿線。
美國前四大城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和休斯敦,幾乎占據了美國國土東西南北的四個角落,大致組成了一個菱形。四個城市彼此之間的飛行時間都在2小時以上,其中最短的芝加哥-紐約也要近2.5小時,而且這四個城市還位于三個不同的時區。在洛杉磯-紐約這兩個美國中心城市旅行,飛行時間就足有5.5小時,還不算3小時的時差。這時間放在國內,從上海虹橋坐高鐵到北京南站都綽綽有余。
因此,沒有在美國的旅行體驗,很難理解為什么NBA球隊打不好背靠背——不只是僅休息一天導致體力儲備不足,更來自于長途飛行帶來的疲勞。
長期在歐洲踢球的梅西對于美國式旅行習慣感到不適是很正常的。職業體育人的旅行并不是背包客到處看風景,而是簡單的酒店-機場-訓練場-球場的不斷重復。一名球員踢了一場90分鐘高消耗的比賽后,希望有一口熱飯、一張舒適的床,以及第二天簡單快捷的旅行。梅西自己就說:“我們(對足協)的要求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安排好行程,吃好睡好而已。”
而阿根廷足協連這樣最簡單的要求都沒能做到,梅西經歷了20天的美國式空中飛人生活,面對休斯敦到紐約3個半小時的長途飛行,坐在飛機上還未起飛就被告知航班延誤,心生怨氣發泄一番,也就不難理解了。
畢竟,職業體育人沒有凱魯亞克式的心境,旅行僅僅是為了在不同的地方踢球,酒店只是為了踢完球睡一覺,路途的風景和這些職業體育人無關,踢少有經濟回報的國家隊比賽則只是為了裝飾自己心中的一個夢——或許還只是成千上萬其他人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