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有幸再遇王對王 勒布朗vs庫里=魔術師戰大鳥

即將在騎士和勇士兩隊之間上演的總決賽,這不僅僅是一場重逢,而且是一場偉大的重塑。這一次的總決賽,就是新時代版本的魔術師約翰遜對大鳥伯德。
首先,我們見證了他們的再度重逢,在勒布朗和庫里之間,一如ESPN前專欄作家拉爾夫·懷利定義的那樣,在他們之間上演的對抗“代表著籃球的最高水平”,因此即將上演的,是一對超級巨星之間新的宿仇情結。
很遺憾,我們始終未能在總決賽見證科比對陣勒布朗,對此勒布朗的遺憾絕不少于任何人。可能夠連續6次殺進總決賽,至少為勒布朗贏得了多次和鄧肯直面的機會,而現在他的對手變成了庫里。他甚至NBA會努力放大類似對話的價值,他們喜歡把這些人們熟悉的面孔一再印上總決賽特別版T恤,與此同時最閃亮的名字同時出現,也意味著收視率的保障。
“我想這很不錯,”詹姆斯說,“這對我們之間的比賽來說很不錯,對我們個人來說也是一樣,會讓比賽變得更有競爭性。在一路走來后,想起那些能夠直面偉大球員的戰斗,總是最令你回味的部分。”
“我是如此幸運,曾經和鄧肯對抗過,和KG以及雷·阿倫對話過,還有那支偉大的活塞隊,現在則是斯蒂芬,偉大的斯蒂芬和勇士隊,所以我是幸運的。”
當然,理論上勒布朗在總決賽遇見諾維茨基、杜蘭特和韋斯特布魯克也都算是重逢。可如果有什么事情能夠讓勒布朗在2月間投籃訓練后的一次訪談都變成新聞頭條,那么這件事肯定不是去翻數年前的舊賬,他曾經和小牛、和雷霆之間的對抗已經不再是媒體最感興趣的話題了,那些話題過時了。
我們這次迎來的,是兩位都曾經連莊MVP的超級球星,在總決賽里的連續第二次對話,而他們為此競爭的還有一個非官方的卻更重要的頭銜:籃球世界第一人的名號。這也是這兩次競爭為何意義要尤勝過熱火對馬刺,因為彼時的鄧肯已經不再是馬刺實質上的頭號球星。
坦白說,勒布朗和庫里的對話,可能無法像魔術師對大鳥那樣富有歷史意義,那一組黑白對話,曾經完全地改變了NBA的面貌,讓一個聯盟從被毒藥浸染、被錄像帶拖累的尷尬里走出來,進一步被打造成國際化的平臺,供邁克爾·喬丹在舞臺上獨舞。而魔術師和大鳥之間各自代表黑人和白人的對話也難以重現,這樣精彩而高水準的種族對話富有的含義,可能在過往被低估了。
但勒布朗和庫里的膚色,也有著深淺的顯著差距,兩人完全不同的家室背景也同樣富有話題性。當然,庫里和詹姆斯之間最大的差異,還在于他們的比賽方式,他們代表著籃球運動在現在和未來的走向。勒布朗就像曾經的魔術師一樣,有著6尺9寸(2.06米)身高的控球后衛,現在已經從前衛變成了復古,與此同時勒布朗的三分命中率也在這兩個賽季重新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本賽季勒布朗有50%以上的投籃都在離籃筐3英尺以內的地方完成,三分線出手占比不到20%。
與此同時,庫里則有55%的出手都來自三分線外,他就像X戰警一樣不可思議,是當代版的拉里·伯德。在1979-80賽季NBA引入三分線時,伯德也恰巧進入聯盟,此后的13個賽季中伯德總計投出1727記三分球嘗試,而庫里僅僅本賽季就投了886個三分,超過了伯德生涯的一半多——僅僅一個賽季啊。
勒布朗的出現,讓我們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有了新的認知,但庫里又一次定義了“天賦”這個詞,一位對NBA天賦評估頗為資深的人士表示,因為庫里如今的閃耀,他認為現在運動員敏捷性和靈活性的考察,應該提升到和強壯度和速度同樣重要的地位。
斯蒂芬·庫里生于1988年3月14日,魔術師和大鳥之間的三次總決賽對話,最后一次當時也已經過去了9個月。“你也許沒有看過那些系列賽的直播,”庫里說,“甚至沒能太多地欣賞魔術師和邁克爾打球,但你會知道那些歷史,聽過那所有的故事,你會知道他們通過高水平對決將籃球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這對任何人都富有激勵意義。”
“至于現在,我們正處于有機會創造傳奇的地位上,希望能夠像上一個對雷霆的系列賽一樣,帶給所有人一個難忘的系列賽,而我和我的隊友能夠出現在其中,這已經足夠特別了,希望我們能做到一些特別的事。”
庫里和他的隊友們在超越喬丹的72勝紀錄,或許只是一個開始而已,而并不是一段新傳奇的結束。也許庫里和勒布朗之間的對話能像往昔的魔術師和大鳥一樣,這不再是一次簡單的重逢,他們會為總決賽樹立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