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韓國齊達內” 解密尹比加蘭的前世今生
在韓國,尹比加蘭有個綽號叫做“被遺忘的天才”。他年少成名,在國少隊就得到萬眾期待。后來進入國家隊,憑借在2011年亞洲杯1/4決賽的加時賽破門(韓國1比0伊朗),一戰驚艷全亞洲。但自那以后,尹比加蘭逐漸淡出各級國字號,相繼缺席倫敦奧運會、巴西世界杯和去年的亞洲杯。直到施蒂利克此番的征調,時隔3年零8個月,他終于不再被遺忘。
尹比加蘭自小踢球就很有才氣,傳球不僅富有攻擊性,且滲透能力極強。現任韓國隊助理教練的申臺龍曾評價道:“尹比加蘭要比我踢球時更有天賦。他的傳球意識相當出色,時機把握得很是火候,在K聯賽獨樹一幟。”實際上,9年前的韓國U17世少賽,尹比加蘭就被視為天才級的潛力股,有媒體贊譽其為“少年版的齊達內”。但就是在那屆世少賽,尹比加蘭因為出言不遜(聲稱K聯賽節奏好慢),遭到球迷的惡意回帖。年輕的心受到很大的傷害,直到恩師趙廣來的出現,才算回到正軌。
趙廣來執教慶南FC時,正值尹比加蘭的K聯賽處子年,24戰6球,他當選K聯賽的最佳新人。同年,趙廣來接手韓國男足,尹比加蘭不到21歲就踢上亞洲杯。相比洪明甫、崔康熙等人,趙廣來將這位愛徒的優點最大化,充分發揮他的傳球滲透、重炮遠射的本領。將他放在前腰位置,淡化防守作用,使其踢得十分自由。但等到趙廣來下課后,回歸后腰的尹比加蘭的弱點得到暴露。即使曾在奧預賽直接任意球破門,依然體現出跑動不足、眼神防守的短板。期間,尹比加蘭還經歷了一次留洋受阻:2012年轉會蘇超流浪者隊失敗,后被高價賣到城南一和。
2012年9月的十強賽,是尹比加蘭迄今最后一次入選韓國隊,職業生涯此后陷入低谷。特別是2013年,轉會到濟州聯隊,全年只進一球。去年初在土耳其集訓,尹比加蘭顯得垂頭喪氣,期間差點轉走。新帥趙成煥找過他談話,使其重拾信心。尹比加蘭決心咬牙努力,認真訓練。于是在K聯賽,人們看到一個超越版的尹比加蘭——參與防守、舍身鏟球,成為足球場上最勤奮的球員。當年,他進球6粒、助攻7次,時隔3年入圍K聯賽年度最佳的評選。“在前往頒獎典禮的路上,我的心情有點奇妙。過去的三年,我從未進入候選名單,但在今年被選進,我感到終于重新被人們認可,2015年是職業生涯飛躍的一年。”尹比加蘭說。
這次能夠重返韓國隊,施蒂利克直言,他早就相中尹比加蘭。“去年效力濟州時,我就看過他的比賽。尹比加蘭對于足球的理解力,令我十分認可,他是一名出色的前場攻擊手。”至于位置,施蒂利克將他視為“具滋哲的替代者”,將會主打前腰。同時,尹比加蘭的另兩項特點,也是其受到青睞的原因:高水平右腳任意球、在中國踢球的經歷。
至于尹比加蘭的名字,聽起來不像傳統的韓國人稱謂。起因是他的父親在取名時,并沒有延續“先起中文名、再對應韓語發音”的習慣,而是把名直接用韓語起為“比加蘭”,寓意“光之河”。因此,尹比加蘭只有一個純粹的韓文名,并無中文名。音譯就是“尹比加蘭”,意譯則稱為“尹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