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西甲統治歐洲 凸顯其他聯賽“沒文化”

盡管歐聯杯半決賽比利亞雷亞爾被利物浦淘汰,未能完成西甲球隊在歐冠和歐聯杯決賽的包攬,但今年西甲球隊的成績仍然是恐怖的,皇馬和馬競在歐冠決賽會師,塞維利亞再次打進歐聯杯決賽,朝著三連王方向挺進。實際上,比利亞雷亞爾被利物浦淘汰,還是本賽季歐戰淘汰賽第一支被外國球隊踢出局的西甲球隊。最近3年內,西甲球隊在歐戰50次與外國球隊在歐洲淘汰賽中相遇,只被淘汰過4次,分別為俄超克拉斯諾達爾在2014年歐聯杯資格賽淘汰皇家社會,以及畢爾巴鄂被都靈淘汰,皇馬被尤文圖斯淘汰和這輪比利亞雷亞爾被利物浦淘汰。
進入21世紀以來,西甲球隊便在歐洲賽場愈發處于壓倒性地位。從1999-2000賽季至今,西甲球隊已拿到17個歐冠冠軍中的8個(包括今年),還拿到17個聯盟杯/歐聯杯冠軍中的7個,并有23支球隊先后打進了兩項賽事的決賽。在此期間,西班牙隊還曾問鼎2008年歐洲杯、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歐洲杯。說西班牙足球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足球一點都不為過,巴薩和西班牙隊的傳控打法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很多球隊學習。
錢?西甲只有皇馬巴薩富
我們不需要再描繪西班牙足球有多強勢,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是西班牙足球究竟是如何崛起獲得統治地位。西班牙足球的確有皇馬和巴薩這兩支世界足壇營收和預算第一第二的球隊,有充沛的資金建立球隊是西班牙雙雄能長期保持高水平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正如當年瓜迪奧拉在巴薩時所說:“我們沒有必要裝窮,巴薩是一支很有錢的俱樂部。”巴薩主席巴爾托梅烏透露,俱樂部年度營收已超過6億歐元,他的目標是在任期內將巴薩的營收水平提升到10億,那就意味著球隊每個賽季有超過5億來建設球隊,這是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但西甲整體的崛起已不是經濟因素所能概括。就電視轉播分成來說,馬競算是西甲第二檔次,一個賽季只能拿到5000萬歐元,還沒有英超最后一名拿的多,更不用提比利亞雷亞爾和塞維利亞這樣的第三檔次球隊。
我們可以看到,西甲的優秀球員甚至是主帥經常被歐洲列強們瓜分,哈維·馬丁內斯、大衛·席爾瓦、馬塔、納瓦斯等等不勝枚舉,甚至包括曾執教皇馬和巴薩并出現在今年歐冠半決賽的佩萊格里尼和瓜迪奧拉。
然而,歐洲其它球隊并沒有因為購入了大量西班牙力量而變得很強,而西甲球隊也沒有因為賣血而變得很弱,比如3年內第2次打進歐冠決賽的馬競就是一支典型的賣血球隊,最善于賣自己最好的球員,也就是前鋒和門將,目前世界上可能數一數二的門將庫爾圖瓦(租借回歸切爾西)和德赫亞都成名于馬競,阿圭羅、法爾考、迭戈·科斯塔等射手更是馬競出品的前鋒,但馬競還是能打出極好的成績。
球圣播下傳控種子,馬競也能控
以筆者個人觀點來看,西班牙足球的繁榮和振興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一個可以數字化解釋或停留在紙面上的因素,而是必須要用一個模糊的概念來解釋,那就是西班牙足球文化,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聽,西班牙足球就是更有文化。
自從克魯伊夫來到巴薩,將全攻全守在西班牙進化過來的傳控足球的種子播下后,西班牙足球就變得更有文化了。無論是教練還是媒體抑或球迷,現在對好球都有了一個幾乎一致的看法,大家承認比賽結果的決定性,但從來不會根據比賽結果來評判你到底踢的是不是好球。
就拿最近的歐冠半決賽來說,媒體輿論肯定馬競對拜仁的比賽水平遠高于曼城對皇馬,也不會因為皇馬在西班牙的球迷更多而說皇馬踢的是好球。在討論這4支球隊時,也不會因為馬競淘汰了拜仁,而說馬競踢得好,實際上大家普遍認為拜仁體現出的足球水平是橫掃另外三隊的。大家對馬競的肯定更多,集中在它預算少但還可以和強隊叫板的生存能力。
控球能力實際上已經成為西班牙球隊的基礎能力,就像米飯和面包一樣是主食,特別是在打外國球隊時,在控球能力上占優甚至不能被稱為是特點。馬競這樣的傳統防守反擊球隊,即便是在打巴薩時也可以在某個階段掌握控球權,連續倒腳,拉科魯尼亞這樣的弱隊同樣可以在諾坎普玩控球,在2球落后的情況下把比分扳平。
記得在做一個談話節目時,主持人覺得英超比西甲更有競爭力,因為英超弱隊打強隊還總是勝負難分,而西甲總是這三支球隊在贏,那我們為什么不反過來問:是不是英超強隊和弱隊打得熱鬧只能說明英超強隊不強呢?就像皇馬通過2場無聊的比賽淘汰曼城后,一位西班牙球迷調侃曼城的短信被電視臺朗讀:“我總算明白了萊斯特為什么能在英超奪冠,曼城這種180分鐘一次射正的球隊可以被任何一支球隊戰勝。”
西甲在技戰術上領先歐洲不止一個層次,我們還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足球并不是只有西班牙隊和巴薩的傳控打法,西班牙足球的流派很多。比如皇馬從來都不強調傳遞,強調的是前鋒沖擊力和打出縱深,比如馬競主帥西蒙尼上任后,媒體習慣了一個從前很少提及的詞匯,那就是比賽的強度和緊湊感。西蒙尼的馬競雖然沒有貝爾薩以前帶的畢爾巴鄂進攻那么兇悍,但兩支球隊都能在90分鐘的比賽中打出120分鐘比賽的內容,球隊的節奏感極為緊湊,讓一般的對手適應不得。
西班牙輸出革命不易
西班牙足球的文化體現還有很多,無需贅述,現在我們可以談談為什么那么多西班牙足球人走出去,卻無法為新東家創造他們在西班牙看到的一切。這不是一句橘生淮北為枳可以概括的,但的確很有概括性。
西班牙的球員和教練出國后首先要做的是適應新東家,適應當地的足球文化。比如佩萊格里尼在比利亞雷亞爾和馬拉加踢得都是賞心悅目,既有傳控又能打出比賽深度,很難想象如果在西甲,智利老帥會讓費爾南多和費爾南迪尼奧這兩個在西班牙被稱為根本就不會踢球的中場來打主力。
不過,主帥不是自己上場踢球,他不是電視機前拿著游戲手柄一個人可以控制11個人的玩家,他要取得成績要通過球員的努力,無論是佩萊格里尼還是瓜迪奧拉,來到英格蘭或者德國首先要適應當地的足球文化,讓自己的思想與球隊現有的球員結合。然而西班牙的足球人面臨著要么對當地足球文化妥協、要么被罵不被承認的選擇。
瓜迪奧拉宣布離開拜仁后,幾乎每次新聞發布會都要承認,自己的足球思想在德國是反文化的,反德國傳統的足球文化的,這也是他無奈也得不到很多人承認的原因。
老牌強國抱殘守缺
我們可以看到,在意大利和德國都有很嚴重的流派之爭。意大利從不缺乏天才球員,有一部分有著新思想的人主張足球思想的進化,學習西班牙涌現出的控球技術流,但很有一批老人抱殘守缺死抓著防守反擊不放,意大利隊在2006年世界杯和2012年歐洲杯都踢出了很有技術風格的足球,但最后普蘭德利的下場怎樣?只能說意大利還處于足球革命中的掙扎期,比如這次馬競淘汰拜仁后,更有一批足球的保守派跳出來否定世界足球的技術化潮流,他們為什么不在普蘭德利率領意大利隊淘汰德國隊時說這些呢?
瓜迪奧拉在德國遭遇了同樣的情況,拜仁能請瓜迪奧拉出任主帥,說明了赫內斯、魯梅尼格這批足球人已經嗅到了什么是先進的足球理念,盡管瓜迪奧拉每個月都給當地記者開小灶解釋自己的足球,但還是很難得到認同。就連當地的足球解說員都承認,看不懂瓜迪奧拉的首發陣容該怎么排。不懂就否認,這也是人類的一個基本認知特點。
瓜迪奧拉即將為拜仁拿下德甲三連冠,拜仁歷史上最多也是每個10年才拿一次三連冠,連續三年帶隊打進歐冠半決賽,這些都是很容易的事嗎?但瓜迪奧拉直到要走都一直被否認,說明德國這個國家不接受他的思想,沒有接受他思想的足球文化氛圍。在球迷和媒體不用你打出的足球水平來評判你時,那就只能用成績來評判你,而他們要求的成績是三冠王,拜仁歷史上奪過幾次三冠王?1次。
說到底,歐洲其它國家,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對足球的認知類似外,其它國家并不具備能讓西班牙足球人開花結果的環境和土壤。一名教練你讓球隊踢得好還不是最困難的事,最困難的是你要改變別人根深蒂固的想法,有的時候是改變人家什么是踢得好的概念。在諾坎普,一次戰略性的回傳球都能贏得全場的掌聲,這在歐洲其它球場是不可想象的,就像特拉帕托尼所說:“足球就應該是一直往前的。”所以在最后我不怕說一句難聽的話,歐洲其他國家和西班牙相比,還真就是沒(足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