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主場迎擊綠城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南征廣州,北上吉林,六輪三挑“BIG4”,從南學到北的建業帶著積分榜第4的成績結束了小小的“魔鬼賽程”,本周六,中原之師將返航航海體育場,等待他們的是“好基友”——杭州綠城。
“有一種基友叫建業和綠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似乎自打10年前建業主場1比1戰平綠城,攜手沖超成功開始,兩隊“友誼的小船”就從航海正式起航了,而彼時,綠城賽前拉出的“祝賀河南建業沖超”的橫幅,也成了兩隊友誼的見證。這倆就好比同一屆的兩兄弟,都是窮孩子出身,在同一年考取功名、出人頭地,雖然因系一介草根還是會被人看不起,但都自帶打不死的小強屬性,一方跟其他人“干仗”另一方絕對搖旗吶喊、互相幫襯,這是“革命友誼”更是惺惺相惜。
沖超之后的這10年,建業和綠城都經歷著屬于小球會的跌宕起伏。2007年中超處子季,兩兄弟一個第11、一個第12雙雙保級;2008年又是默契的一個第9、一個第10齊頭并進;2009年,建業一路狂奔殺進亞冠風光無限,綠城則是風雨飄搖險些降級;第二年,風水輪流轉,綠城一飛沖天以聯賽第四的歷史最好戰績殺進亞冠,而建業則一度掉入保級區……高光時有同樣的逆襲豪門之快意,低谷時又最懂彼此草根生存之艱難,出身、規模和成績都相仿也讓兩隊的球迷結下了同樣的友誼。每個新賽季開始之前,總能在論壇和貼吧看到兩隊球迷互相鼓勵的話語,每每綠城來航海,河南球迷也笑稱這是“安保最輕松的比賽”。
同樣作為中超的“平民”球隊,建業和綠城都詮釋著小球隊的生存之道。在上個支票和歐元滿天飛的轉會期,建業和綠城是為數不多的“輸出大戶”,在賣人和引援之后凈收入都達到7000萬人民幣以上。對于兩隊而言,這一方面表明了去年球隊的成功,有球員踢了出來、身價飆升,而另一方面也勢必面臨著重建的風險和成績下滑的壓力,但目前來看,兩隊都仍處在良性運轉中。
作為小球會的榜樣,建業和綠城同樣重視新人的挖掘和培養,建業全隊24.9歲的平均年齡為中超最小,賈秀全特別敢用年輕球員,比如96年出生的李曉明,6輪中超登場5場,93年的王飛、陳灝、楊闊,94年的梁雨,95年的龍成、潘嘉俊,都有亮相;而綠城雖然賽季前轉走了謝鵬飛、趙嘯天、王嘯、張玉寧等青年才俊,但球隊依然高奏青春之歌,這是堅持青訓播下的種子,如今已到了收獲的季節。建業和綠城這對“好基友”,手把手沖超后又手把手傳道,講述著小球隊們在“金元時代”的生存法則。
本周六,建業和綠城又將在友誼起航的地方相遇,這一次在3分面前,兩隊友誼的小船會說翻就翻嗎?翻開兩隊的“感情史”,近15次交手,建業6勝5平4夫稍占上風,上賽季兩隊的主客交鋒則全部以互交白卷告終。本賽季六輪過后,建業3勝1平2負積10分高居第四位,綠城2勝1平3負積7分排名第九,但僅有三分的差距,也說明兩隊實力仍在伯仲之間。周六晚上來航海,看賈指導和韓國教頭洪明甫斗法,看麥克格文和卡希爾的“澳洲德比”,看建業和綠城“好基友,明算賬”!球迷可關注官方票務平臺“體育之窗”微信公眾號(irenafwpt)購買本場球票,或在比賽日前往航海體育場票務中心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