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我熊的挽歌 6個月后又是一條好漢!

北京時間周一凌晨1點,灰熊和馬刺開打系列賽第四戰。在咱們這兒的太陽升起的時候,灰熊已經被馬刺橫掃,正式成為2016年NBA季后賽第一支被淘汰的球隊。
在這世界上最受人關注的群體,要么有實力,像勇士,馬刺,騎士;要么有情懷,像馬刺,火箭,湖人。像灰熊這樣的球隊,從來都不是冠軍的真正競爭者,從來都沒有大市場的影響力。連季后賽被淘汰的比賽,都被安排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點開打——這顯然是周末全國直播收視率最差的時段,而沒法排個晚場。在告別漫長的一季,離開這舞臺的時候,也悄無聲息,這就是灰熊的命運。
盡管,他們真的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關于灰熊這賽季有多難,不用再多說了吧。賽季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首發陣容是小加索爾、蘭多夫、巴恩斯、考特尼·李和康利,主要輪轉球員里有杰夫·格林和尤德里。他們的核心中鋒和核心后衛都早已賽季報銷,在經歷從不停歇的傷病和不得不做出的交易之后,面目全非。
灰熊最終在整個常規賽季一共啟用了28名運動員,創造了NBA歷史紀錄。還有另一項紀錄——他們是歷史上使用運動員最多同時進入季后賽的球隊,此前的紀錄是23人。換句話說,一般傷成這樣的球隊,早就完了。可灰熊沒完,他們咬著牙,死挺進了季后賽,排名西部第七,排名在天賦遠遠更出色的火箭之前。在沒進季后賽的球隊里,爵士、國王、掘金都比他們有天賦,都比他們健康。
他們身后的那些球隊,大多比他們更為人熟知,人們為火箭那樣的球隊的命運操碎了心,對休斯敦的一切耳熟能詳。而灰熊,幾乎是NBA最少被講述的球隊。在孟菲斯的民意調查顯示,最能代表灰熊的三個詞是:hardworking(努力),intense(強度)和loyal(忠誠),但這樣的球隊文化的傳播力度很低。在孟菲斯地區,總共只有63萬戶有線電視用戶,是NBA倒數第二小的市場,只有新奧爾良的電視用戶比孟菲斯更少。但新奧爾良受到全國性媒體的關注比孟菲斯多得多,因為他們有濃眉安東尼·戴維斯。
這賽季的灰熊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小國寡民,命運多舛。真實的生活里,也沒有好萊塢電影那樣的橋段,弱小的大衛能找到辦法反戈一擊,打敗巨人歌利亞,《鐵甲鋼拳》里的小破機器人能干掉無敵的宙斯。雷吉·米勒在TNT解說,說灰熊現在這陣容,連我們TNT解說隊都干不過,我們兩個胖子奧尼爾和巴克利,帶著韋伯、肯尼史密斯和我就能把他們贏了。這段玩笑已經夠挑釁了,鋪墊的夠戲劇了,點燃了灰熊全隊的怒火。他們前兩場在圣安東尼奧慘敗之后,回到孟菲斯跟馬刺死磕,蘭多夫帶頭磕得腦袋都快碎了,竟然領先了馬刺三節,可是還是沒磕過。如果這是拍電影,灰熊就該贏了。可是磕不過,就是真磕不過。
所以,我想說什么?這就是灰熊。他們的故事,沒有讓人傳播的G點。沒有超級天賦,沒有高富帥,在這個時代沒法看臉;打法古樸沉重,毫無新時代的美感;故事里既沒有高潮,也沒有奇跡。可是,這才是現實里每天都在發生的故事。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你我,都是這樣一眼望去,難以分辨的群像,既沒有可以輕易辨識的天賦,也沒有生死時刻的導演幫助。所能依靠的,不過是巴恩斯和托尼·阿倫式的圓睜雙眼的怒火,逼急了,就像蘭多夫那樣,混頭混腦,一梗脖子,老子跟你拼了。拼不過,就拼不過。
這是我最愛灰熊的地方——他們在強悍的,碾碎豆子般的比賽風格下的平靜,堅持和接受。這是在平凡的世界里最不平凡的文化。在這個幾乎所有人(馬刺除外)都開始奔跑起來,瘋狂投籃的時代,仿佛不跑,不扔,就注定什么都無法贏得,灰熊堅守著半場陣地、以內為主、強橫對抗的風格,相信自己在古樸風格里形成的優勢和信心,竭力的拼殺,但平靜地接受結果。嚴格來說,這一季的灰熊早已不為成績而戰,他們唯一能夠保證的,是傾其所有。即便在與馬刺的系列賽里大比分落后,他們也一直堅持著他們比賽的原則。你看到他們無奈,可看不見他們混亂。在球場上留下一切,看上去,是他們在季后賽里的終極樂趣。當馬刺淘汰他們的時候,即便是又一次橫掃,請回放那些告別的畫面,以馬刺的風格和文化,我相信他們對灰熊充滿了敬意。
并不隨波逐流,是凡人往往難以堅持的行為信仰。
在未來這個夏天,灰熊會再次經歷場下的挑戰。核心后衛康利在合同到期后,也許不會留在孟菲斯。從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他可能傾向于前往紐約。在鄉村里效力多年之后,康利也許渴望大都市的舞臺和生活。但我相信,已經形成了統一的球隊文化的灰熊,總能找到愿意來到這里的,甘愿平靜的人。加索爾續簽了長約,意味著以他為核心的陣容和打法仍會至少在未來4年內繼續存在,蘭多夫和托尼·阿倫是球隊文化的標簽。在逐漸融入球隊的史蒂芬森之外,他們需要增添鋒線的沖擊力,他們還需要一個真正的,三分命中率能維持在40%的優質投手,為內線創造更多的空間。小城的那種不為人知的驕傲,讓他們在結束這個賽季的下午,就已經期待著下個賽季了。下個賽季,他們仍然不是冠軍的競爭者,可和他們交鋒,會同樣令對手痛苦,備受折磨。
我知道,每個人迷上一支球隊,或是喜愛上他們的球星,或是經歷的契合與文化的代入感。
解說NBA12年,我見過太多“我火”,“我湖”,“我刺”,現在有“我船”,“我勇”,還有永遠的“蝸殼”對“我猩”。
可是今天,我只想說,我熊。
6個月后,我熊又是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