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馬的失意,恒大的困局:一匹馬真能傾覆一個王朝?

上賽季的亞冠冠軍恒大,在本賽季亞冠小組賽還剩一輪的情況下提前出局,讓人不禁心生疑惑,恒大究竟怎么了?在主力人員基本沒動的情況下,只是更換了一個前鋒,整支球隊的狀態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口鍋,無疑甩到了這位新來的前鋒身上。頂著4200萬歐的身價,對球隊的作用不增反降,這匹馬真的是覆滅王朝的罪魁禍首么?
杰馬東來:陰謀與反陰謀的倉促產物
杰馬落戶恒大,并不是一個長期考察與交涉的結果,而是一個陰謀與反陰謀的產物。時間回溯到今年1月初,一則上海上港天價求購埃爾克森的新聞開始在網上流傳。隨后,這則消息遭到了上港俱樂部總經理隋國揚的公開否認,“并沒有談過埃爾克森。”事后來看,雙方當時已然開始接觸。
上港的設想里,挖來埃爾克森,與孔卡還有武磊這個國產穆里奇復刻恒大當年橫掃亞洲的前場三叉戟,再加上大殺器吉安,能夠組建亞洲最豪華前場。同時,這筆溢價的買賣很大一筆錢是花在了削弱聯賽的最大競爭對手上。
恒大當然也知道上港什么想法,但是恒大認為比幾百萬歐的埃爾克森強的前鋒歐洲多的是,拿著上港的這筆溢價轉會費,去歐洲擼個更強力的中鋒就行。同時埃爾克森送過去還能讓上港產生吉安與埃爾克森的共存難題,以及沒有外援后腰的困局。
現在恒大球迷都無比想念埃神。
此時的杰馬已近而立,半個賽季前卻被神鋒制造廠馬競以3500萬歐的違約金直接買下,實力認可度可見一斑。但在這半賽季中他傷傷停停,22場比賽中僅打進3球,水貨之聲在卡爾德隆球場蔓延開來。
恒大歐陸尋槍,尋不到,埃爾克森的交易無法開啟,于是遍查豪強神鋒,檔次差的不想要,檔次好的擼不到。在浩克等目標都失敗后,最終只有這么個失意人符合要求,價錢足夠,馬競當然喜迎恒大接盤。
1月23日,上港官宣埃爾克森。恒大發文稱送走埃神為國爭光,實際杰馬已近談妥,恒大的算盤打得響亮:球隊整體幾乎沒動,但是把一個幾百萬歐的前鋒換成一個三季葡超金靴,怎么看實力都是不降反升。
2月3日,恒大4200萬歐官宣杰克遜馬丁內斯,輿論震驚。
這究竟是一匹什么樣的馬?
杰克遜馬丁內斯,1986年出生,職業生涯巔峰期貢獻給了葡超豪門波爾圖,效力期間曾三奪金靴,被球迷熟知的是2015年歐冠1/4決賽,波爾圖主場3比1贏下拜仁,杰馬在比賽中如黑旋風般肆虐拜仁后防,引得不少球迷賽后發帖感慨,“那個杰克遜·馬丁內斯的速度怎么那么快?”
在FM里,杰馬的射門和體質高達18,強壯和平衡分別是17和16,最高的這幾項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強力的柱式中鋒。
幾個月后杰馬轉會馬競,幸運女神不再眷顧于他,他的踝關節內側韌帶傷勢反復發作,再加上球隊本身已有托雷斯和格列茲曼等優秀前鋒,他的上場時間受到嚴重壓縮。半個賽季傷傷停停,22場僅打進3球。因為腳踝傷勢,賴以成名的速度已大不如前。
當然,球迷和恒大俱樂部都認為,狀態是暫時的,水平是永恒的,換到中超的環境里來,杰馬一定能在亞洲大開殺戒。
結果并不如大家想象,杰馬來到中超后,確實展現了一定的長處,但同時也暴露著更大的缺點。
1.做球。杰馬首先在比賽中展現出來的技術特點就是酷愛拉到禁區外面來做球,不論是往兩個邊分還是一腳觸球給前插的隊友。他用身體倚住后衛,然后能夠輕松將球給出去。圖1里是他將球用胸部做給前插的鄭龍。
圖1
2.制空與搶點。杰馬對落點的判斷明顯是要高出其他人一塊的,禁區里喂各種高空球,落點不錯,他幾乎都能搶到。圖2這樣的頭球,前點隊友漏過,對方后衛也無反應,但是他準確找到了落點。
圖2
3.跑位。觀察了非常多場比賽,杰馬的跑位不能說差,但是存在很大的問題,至少和隊友一直不在一個節奏上。他似乎很不喜歡拉邊,而是往中間插,讓隊友不太容易給出直塞。我們看圖3,此時杰馬若是拉邊,于漢超可以順勢分給他,然后自己跑位。但是他頂著后衛往中間跑,于漢超這時就不容易塞出球了。只能延緩速度等待其他隊友上來。
圖3
4.速率。有球迷吐槽他的速度是中超第一慢,其實用速度來描述他的狀況不全面,準確來講應該是速率低。今年30歲的他在經歷過傷傷停停后,爆發力感覺已經喪失殆盡,同時跑動速度和帶球速度平平。最為要命得是,在場上他總是處于一種停滯的狀態,恰恰是這個狀態,導致看比賽時感覺他總是慢人家一拍。
5.身體。有一定的強壯程度,但與中超的一些外援中衛對抗中,占不到什么便宜。舉個簡單的例子,恒大對建業那場比賽,杰馬在與建業中衛戈麥斯的較量中完全處于下風,我們看圖4,這種二分之一球,不論是速度還是身體,杰馬都沒有優勢,最終球權輕松被對方獲得。
圖4
6.性格。性格整體上比較靦腆,為人也很低調,雖然頂著4200萬歐的身價過來,但是自身并沒有膨脹,場上還是勤勤懇懇,幾乎沒怎么見到抱怨隊友的狀態出現。但也因為過于老實,增加了個人與隊友間的融合的難度。
這匹馬如何松動王朝?
核心更迭導致打法變更?恒大上賽季是靠圍繞高拉特作戰術最終奪得亞冠,這賽季杰馬降臨球隊,其4200萬歐的天價轉會費首先就反應在了戰術的設置上。斯科拉里只能將球隊的戰術打法從圍繞高拉特變成圍繞杰馬進行。在原先的戰術設計中,埃爾克森和郜林都會經常拉邊,以帶離防守隊員讓高拉特前插,我們看圖5,這是恒大上賽季的一個常規破門套路。
圖5
如今從原先犧牲前鋒成全前腰的戰術變成了圍繞一個柱式中鋒進行,球隊戰術上的動蕩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戰術下,球隊前場的各種傳跑明顯減少,地面的短傳開始不那么流暢,同時增加了各種長傳和傳中,甚至比賽中時常靠著定位球打開僵局。戰術轉變的陣痛不可避免,但是處于暴風眼中的這匹馬,狀態雖緩慢攀升,但是卻遲遲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加之球隊成績不好,球員間的思想開始混亂起來。
9號與11號,互不理睬的修羅場?杰馬和高拉特,兩個人的技術特點和踢球風格決定了融合難度很大,一個是柱式中鋒,需要中場給他喂球的主。另一個吃餅型前腰,喜歡前插,希望前鋒幫他拉扯。
在杰馬站在鋒線的情況下,高拉特離禁區越來越遠,過多的中場持球推進完全將他的弱點暴露出來,粘球的盤帶讓人感覺越踢越獨,球迷開始紛紛感慨場上站了個高教練。
再加上杰馬的跑位和踢球風格,高拉特在比賽中越來越少直接傳球給他。甚至由于不默契,還經常出現“撞車事故”。我們看圖6,兩個人同時都想爭奪球權。而球隊的9號和隊內的中場靈魂缺乏必要的默契與聯系,這支球隊的進攻問題就可想而知了。
圖6
無反擊,猛虎缺牙?里皮時代的恒大雖然強調控制,但是更讓對手膽寒的是孔卡、穆里奇和埃爾克森的快速反擊。如果陣地戰是恒大的虎爪,那么反擊就是恒大的虎牙,寒光一露,便是致命一擊。如今由于杰馬在前場缺乏速度,跑位上又和隊友經常不在一個節奏,恒大的反擊可謂速度和配合都沒有。
所以在比賽中一旦領先,陣型適當回撤,但是前場缺乏反擊威脅,對手便肆無忌憚的大舉壓上,圍攻消耗恒大,這也就是為什么恒大總在比賽后半段丟球的一個重要原因。圖7是反擊中保利尼奧的一個直塞,杰馬因為速度問題,最終沒有形成單刀。
圖7
4200萬歐,斯科拉里的緊箍咒?斯科拉里生性保守世人皆知,但是杰馬身價的壓力無疑加劇了這種保守,特別是在輪換方面。郜林曾經配球場圖感慨“這么近,那么遠”,表達對上場比賽的向往。可是斯科拉里也有他的無奈,俱樂部花這么高的身價引進來的前鋒,不給足時間,將杰馬的身價打出來,用個一兩場就放替補席不是打俱樂部的臉么。于是不論杰馬在場上踢成什么樣,另一個前鋒阿蘭一分鐘不給,郜林偶爾給點時間。
在此前的很多時候,可以說杰馬的身價給斯科拉里帶來了極大的戰術壓力,4200萬歐像是緊箍咒一樣箍在他的頭上,如果以前每場比賽只要想著怎么贏球,現在還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怎么在戰術上用好杰馬。有時,這兩個目標趨于統一,有時,他們又存在矛盾。
斯科拉里變得越來越保守,一套陣容拒絕輪換,比賽中經常80分鐘后才換人。于是恒大在亞冠中面對強敵,沒有輪換的陣容導致體能不好,沒有反擊的威脅,導致對手肆意圍攻。球隊的保守從主教練貫穿至球員,怯弱之下焉能全身而退,亞冠中被對手各種絕殺也就不再新鮮。
鄭智,保守的犧牲品?恒大本賽季亞冠,兩個邊路的防守問題非常大,這個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出在鄭智身上。鄭智在球隊中踢拖后后腰的位置,承擔防守重任,在比賽中很多時候要幫助攻上去的兩個邊擦屁股。
這么累的位置,36歲的他本身已無法勝任全場。又加上很多比賽中,恒大的比賽掌控力下降,鄭智各種補位相比上賽季踢起來更累。斯科拉里不僅不對他進行輪換,還場場首發,經常踢滿全場。
圖8里,他在右路貼住對方球員,最后不僅自己倒地還讓對方輕松進去,也是讓人感慨歲月不饒人。在因為累積黃牌停賽后,徐新才獲得了一次首發機會。良好的表現也是讓人對這名鄭智的接班人有了期待。鄭智再場場踢滿全場,這樣的局面應該不是他個人、球迷、以及俱樂部希望看到的事情了。
圖8
杰馬的未來:一匹勤勉的角色馬
杰馬的這場實驗,以亞冠小組出局的慘烈結局結束,但是未來的中超還要繼續踢。那么未來杰馬將會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斯科拉里在最近幾場比賽已經給出了一些答案。
我們看中超恒大打建業那場比賽的實際站位圖,恒大的前場三叉戟9、11、29,呈現出一個條形站位,9號杰馬已經在比賽中踢到了高拉特和郜林的后面。
下圖是他這場的持球熱點圖,大部分觸球居然都已經到了中線附近。禁區里和禁區弧頂幾乎沒怎么碰到過球。
我們再對比下此前廣州德比時(杰馬出任中鋒)的持球熱點圖就能發現問題了,他的位置已經越來越靠后。
熱點圖來源:創冰DATA。
在斯科拉里的進攻體系里,郜林通過自己的表現已經開始變成了正印中鋒,而球隊整體回歸了上賽季圍繞高拉特進行的體系。杰馬受傷前的比賽,連續踢了兩場二前鋒,開始圍繞郜林在場上游走。
這種效果雖然不一定好,但是可以看到斯科拉里已經沒有把他再當成是自己頭上的緊箍咒,4200萬歐的球員已經沒有特權,也要在戰術上為球隊服務,必要時干臟活累活。
之后,杰馬和教練組以及隊友們都丟掉高身價帶來的壓力,他變成球隊戰術的一種選擇和補充,相信他能比現在帶來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