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安東尼友情歲月14載 想抱團真沒毛病!

當世最高水平的高中比賽開戰前夜,兩位天才少年——曾經的陌生人,未來的宿敵——坐在酒店樓梯上聊天,他們很快成了好朋友。
盡管基本都是在聊籃球,他們的對話仍持續了幾個小時。兩個男孩的人生有太多相似之處:跟著單親媽媽長大,生活在破舊的城區,毒品和軍火泛濫,警笛聲此起彼伏;他們的過人球技,是在破爛不堪的瀝青籃球場上磨礪出來的。
籃球是他們改變人生的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籃球將這兩個男孩——來自阿克倫的傳球巫師,來自巴爾的摩的得分大師——帶到了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蘭霍恩,位于芝麻街主題公園對面的酒店。
過了這一晚,兩位天縱奇才就要在球場上正面交鋒。這場比賽已經被媒體熱炒了好幾周,有11000名觀眾和成群結隊的NBA球探和高層人士到場觀戰,他們都想親眼看到傳說中的絕世天賦。兩個男孩的名氣在未來幾個月和若干年間不斷增長,幾乎是板上釘釘。但在這相聚的短暫時刻里,勒布朗·詹姆斯和卡梅洛·安東尼只是兩個一見如故的17歲少年。
“那時候,我有點像在尋找一個兄弟般的伙伴。”回憶起2002年2月那次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談話時,安東尼如是說。勒布朗對此的評價則是:“我們的感覺就是,‘哦,這是我們相信能夠禁得住考驗的感情。’”
偉大友情的種子在那一天播下,從中學到NBA,從職業隊到國家隊,從天才少年到超級巨星,從NBA賽場上針鋒相對到世界大賽并肩作戰,這份感情從未改變。他們都拿到了NBA得分王,奧運會金牌,也都經歷了震驚世界的交易,改變人生的決定,溫暖人心的回家之旅,以及為人夫為人父。他們中的一個,永遠是另一個的最佳傾訴密友,是最堅定的支持者。先友后敵,這個順序絕對不會改變。
“我想他們都非常喜歡對方。”在美國國家隊和勒布朗安東尼共事十來年的老K教練說,“這種感情非常真摯,看上去太酷了——任何一件事,他們都是對方的后盾。”
自從認識的第一天,我們就發誓要捍衛友情。——安東尼
在NBA,友情是種易碎品,來得快去得快,如同煙消云散。但勒布朗和安東尼的感情牢不可破——在他們這樣級別的球星之間,友情堪稱奢侈品,更不要說他們從高中起就是死敵。他們會頻繁地發短信,通電話;家庭聚會時,孩子們會叫他們“勒布朗叔叔”和“卡梅洛叔叔”,兩人的兒子們日前還聯手為Sean John做廣告……
不過,當你在籃球世界的靈魂伴侶同樣是一代天驕,甚至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想維持這段友情并不簡單。和勒布朗成為朋友是安東尼的幸福,但和勒布朗成為對手則是安東尼的不幸。
兩個人的對手戲,在2003年NBA選秀大會上就漸入佳境:勒布朗作為狀元秀被家鄉球隊騎士選中,隔了一個米利西奇,安東尼作為探花秀落戶掘金——他們同年進入聯盟,又打同一個位置,都是各自球隊期盼的救世主。21世紀的“魔術師”vs“大鳥”,使得“皇帝”和“甜瓜”在NBA的首次交鋒,就吸引了包括Jay-Z和肯·小葛瑞菲等諸多明星到場觀看。
但13年后的今天,兩人的地位已經出現落差:勒布朗四次被評為常規賽MVP,六進總決賽兩奪總冠軍,歷史地位一路攀升;安東尼雖然是現役球員里最優秀的得分手之一,但他從未進過總決賽,更不要說贏得總冠軍,本賽季尼克斯很可能連續第三年無緣季后賽,這樣的成績實在難看。
“看著身邊的同齡人,我忍不住要說,‘該死,我做錯了什么?’”日前接受采訪的安東尼忍不住感慨道。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被外界用最苛刻的標準審視批判——和在NBA最好的朋友相比,安東尼情商不夠高,打球不夠無私,技術不夠全面。球迷總是說:“卡梅洛?他是偉大的得分手,但如果他能像勒布朗那樣傳球,像勒布朗那樣防守,像勒布朗那樣提升隊友該有多好。”
但在勒布朗和安東尼的生活里,沒有高低上下之分。他們不會討論總冠軍戒指的多寡,也不會討論交鋒戰績。“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不怎么談籃球的原因之一。”勒布朗說,“因為我們不認同這些年對我們的比較。人們故意把我們放在一起比來比去,這會毀掉我們辛苦建立的關系……我們決不允許友情被破壞。”
“自從認識的第一天,我們就發誓要捍衛友情。”安東尼說。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你不可能無視與籃球有關的一切。
時間會讓人遺忘很多東西。初入聯盟的時候,勒布朗和安東尼可謂一時瑜亮,受關注度也不相上下。
有著不可思議傳球技巧和成熟男人般體型的勒布朗,是公認的狀元秀;但他終究不過是個高中生;而安東尼剛以大一新生身份帶領錫拉丘茲大學贏得NCAA冠軍,這為他加分不少。“就這二人誰能成為更好的職業球員,當時真是爭執不休。”某資深NBA球探說。球探們認定勒布朗是2003屆新秀里最值得長線投資的人選,但經過NCAA大賽錘煉,進攻技術更豐富的安東尼的即戰力更強。“這孩子(安東尼)從進入聯盟第一天就能得分。”ESPN的迪克·維塔萊在2003年選秀大會那晚評價道。
前文提到的那場高中比賽,也是勒布朗和安東尼高中時代僅有的一次對決。讀高四的安東尼獨得34分并率隊獲勝,而高三的勒布朗則有36分進賬。“誰也沒有比另一個人勝過一籌。”勒布朗的高中教練德魯·喬伊斯二世說。2003-04賽季季前賽一項對NBA總經理的調查顯示,80%受訪者認為勒布朗會贏得最佳新秀;而包括史蒂夫·科爾和道格·科林斯在內的某些籃球評論專家,則認為安東尼將獲獎。《華盛頓郵報》的讀者投票結果,是安東尼以微弱優勢勝出。《邁阿密先驅報》專欄作家丹·勒·巴塔德在2003年6月曾寫下這樣的評語:“詹姆斯甚至不是他這屆新秀里最優秀的一位,卡梅洛·安東尼現在和未來都將是更好的那位。”
勒布朗自己也承認,當時那樣的說法并不離譜。“那時候我聽到的所有言論,都是‘梅洛為征戰NBA做了更充分的準備。’我們都清楚,或許就是這樣。”
許多人可能也忘了:安東尼比勒布朗更早取得成功,而且早得不是一點半點。新秀賽季,安東尼場均得到21分,幫助掘金贏了43場常規賽,并在9年里首次贏得季后賽資格。勒布朗所在的騎士則只取得35勝47負的成績,與季后賽無緣。接下來的2004-05賽季,掘金常規賽戰績達到49勝33負,連續第二年闖進季后賽;騎士雖然也多贏了7場常規賽,但即便是身處實力更弱的東部,仍然沒能打進前八名。
勒布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籃球圈,或者整個體育圈,人人都鐘情速食麥片:扔進微波爐加熱30秒,你就可以飽餐一頓。”勒布朗回憶道,“有時候,無論你多么偉大都沒用。你有成為偉大球員的潛質,他們就想當然地覺得你能夠立刻搞定一切,真是糟透了。”
勒布朗是很偉大,但那時候他能擊敗活塞嗎?一支有卡梅洛助陣的球隊。——比盧普斯
2003黃金一代的比較,從職業生涯伊始就困擾著他們。
NBA處子秀,掘金80比72力克衛冕冠軍馬刺,安東尼中規中矩拿到12分。而在稍晚的ESPN節目上,掘金主帥杰夫·布茲德里克看到了一張列出安東尼、勒布朗(25分)和熱火新秀韋德(18分)的圖表。“我看著熒屏,‘這張圖是什么意思?’”布茲德里克說,“他們無法表達出我們擊敗了馬刺,而他們效力的球隊都輸球了。”幫助球隊取得一場珍貴勝利后卻被如此比較,對于這位19歲的年輕人顯然是錯的。所以布茲德里克在第二天特別告訴安東尼:“嘿,卡梅洛,我想告訴你,你有多么與眾不同。”
當然布茲德里克也不會想到,個人榮譽和球隊成就間的矛盾,會成為安東尼職業生涯自始至終的主題。
勒布朗和安東尼在NBA的首次對決,也是從克利夫蘭的一家酒店拉開序幕的。勒布朗開車接走了剛剛趕到的安東尼,“我就是想盡地主之誼。我們離開,去吃晚飯然后聊天,就是這樣。我沒說假話,事實就這么簡單。”
2003年11月5日,騎士對掘金,現場觀戰的記者人數達到季后賽級別。但兩位青年才俊發揮失常了:安東尼17投6中得14分,勒布朗11投3中得7分,另有11籃板7助攻進賬。“在我看來他們都很累,那個時刻,那種氛圍,對兩個年輕人壓力太大。”布茲德里克回憶道。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兩個當事人不約而同抱怨起來。勒布朗說:“你們炒作得過頭了。”安東尼則有一種解脫感:“12月前我都不想再聽到我和勒布朗的比較了。”
“那種大肆宣傳太夸張了,哥們……我從來都是對此敬而遠之的,我只想安靜地打球。”安東尼回憶道。
4周后在丹佛,勒布朗和安東尼的二番戰,關注度確實小了不少。安東尼展現出了自己的即戰力:16投8中拿到26分,率隊115比103實現了對騎士的單季橫掃。勒布朗依然手感不佳,19投6中得19分。安東尼已經成為關鍵時刻值得信賴的得分手,勒布朗則因為投籃水平欠佳而遭受質疑——他在比賽最后時刻為什么要傳球?他是個傳球高手,但是否有一顆大心臟?他是天生殺手嗎?他為什么不能像喬丹甚至安東尼那樣接管比賽?
“梅洛投進了許多制勝球,壓哨絕殺。”勒布朗回憶道,“每個人似乎都認為,‘勒布朗應該投那個球。’好吧,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喜歡按正確的方式打球,從小時候起就是這樣。他們說我應該向梅洛學習,類似‘你應該投那個球’。但我們該是怎樣就是這樣,不會為了任何人而改變。”
那個賽季,勒布朗當選最佳新秀,他贏得了78張第一選票,另外40張則是安東尼的。季后賽,安東尼第一次在主場亮相時,觀眾席上坐著他最忠實的粉絲:穿著掘金15號球衣的勒布朗。“那是我的一個重要時刻。”安東尼說,“真的,感覺就像,這才是真正的友情。”
勒布朗和安東尼本來可以離得更近些的。選秀前的一周,他們打電話發短信,暢想著未來在NBA的美妙生活。勒布朗去克利夫蘭,安東尼去底特律,兩個城市僅相聚170英里,休息日可以結伴出游;騎士和活塞都屬于中區,每個賽季常規賽可以打4場……聽起來太爽了。
現實似乎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騎士毫無疑問用狀元簽拿下勒布朗,活塞陣容強大但缺少一個安東尼式的得分手,雙方簡直是天作之合。“有人告訴我,活塞會選我的。”安東尼回憶道,“騎士選完后我心想,‘哦,我要去底特律了。’”
“下一個就輪到你。”勒布朗當時這樣對安東尼說。
“結果底特律把我跳過了。”安東尼笑著回憶道。活塞做出了讓他們蒙羞的選擇:米利西奇,一位來自塞爾維亞,令整個NBA感興趣的七尺長人。安東尼最終花落掘金,他和勒布朗的距離瞬間拉大到1300英里,二人每年只能交鋒兩次——除非他們在總決賽相遇。
“現實本可以完全是另一副模樣的。”勒布朗感慨道。而這,不過是安東尼職業生涯的無數“如果”的第一個。
活塞雖然贏得了2004年總冠軍,但米利西奇完全沒派上用場——最終他成為史上最水高位秀之一。2005年活塞衛冕失敗;2006年他們在東部半決賽擊敗了勒布朗的騎士,但止步東部決賽;2007年他們成了勒布朗挺進總決賽前的最后一個對手;2008年他們再次殺入東部決賽,自此結束輝煌歲月……如果安東尼加盟,進攻端有昌西·比盧普斯和漢密爾頓協助,防守端有兩個華萊士幫忙,情況會怎樣?2008-09賽季,得到比盧普斯的掘金一舉打進西部決賽;安東尼轉會尼克斯后,也和拉希德·華萊士共事過。若進入NBA時就和他們做隊友,安東尼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相信許多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
“這就是我感到失望的原因。”安東尼說,“因為我真的很想為那支活塞隊打球。有昌西,有那么多好手……底特律,他們確實陣容齊整。”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2006年和2007年活塞和騎士的史詩對決,再加上卡梅洛vs勒布朗的戲份,將是怎樣的盛景?堪比大鳥vs魔術師?勒布朗還能在2007年闖進總決賽嗎?安東尼的珠寶陳列室里是不是已經裝滿總冠軍戒指和MVP獎杯了?他的超強得分欲望成了活塞的助推劑,還會有人對安東尼的球風指手畫腳嗎?活塞會將安東尼變成一個攻守兼備的全能手嗎?
和安東尼合作了約三個賽季的比盧普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些都是我曾經捫心自問并浮想聯翩的問題。球到卡梅洛手里就停滯了?如果他成為活塞一員,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我們不會讓他養成這種習慣,他會成為比現在還要出色得多的球員——當然現在他已經很偉大了。”
“這家伙本可以成為……”比盧普斯話音一落,笑了笑,“他本可以成為標志性的人物,因為勝利可以帶你到那個高度。誰知道勒布朗還能不能擊敗那樣的我們?我們可能已經贏下三個總冠軍了……屆時勒布朗會變成什么樣?他是很偉大,但那時候他能擊敗活塞嗎?一支有卡梅洛助陣的球隊。”
不是說梅洛不能傳球,但他是個得分高手,他不是勒布朗·詹姆斯,這根本不是他的職責。——韋德
本賽季尼克斯對馬刺一戰,最后時刻安東尼放棄自己出手,而將球傳給隊友卡爾德隆,最終他們1分惜敗。賽后他收到了勒布朗的短信——“這么打是對的。”
安東尼回復:“真的嗎?”
勒布朗重申了他的觀點:“這么打絕對xxx是對的,哪怕結果是這樣也沒問題。”
很快,克里斯·保羅和韋德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這么打很棒,不要自責。”
“當時我對自己很不滿。”安東尼承認,“所以當我聽到這些話,出自那些曾身處那樣的環境,和我有過相同經歷的人口中,我開始從一個不同角度考慮這件事。”
再沒有任何四個球星的關系比他們四個更親密。他們自稱“兄弟會”,每個人的婚禮另外三個都參加,他們會經常看對方的比賽,頻繁發短信交流,還時常開個小會。很快他們就都是鄰居了。勒布朗和韋德近來都買了洛杉磯的消夏豪宅,而安東尼和保羅早就在那里過假期了。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批評,互相打趣,互相支持,無話不談。“真的非常開心。”勒布朗說。
安東尼習慣了通過短信聆聽三位好兄弟的建議,他們是他最信任的人。是投還是傳?這方面勒布朗、韋德和保羅有著多年豐富經驗。“我們知道這對我們是個敏感話題。”安東尼說,“好多次勒布朗傳球后,我們恨不得打他一頓,‘哥們,你應該自己投!’”這種爭論在脫口秀和推特熱門話題上屢見不鮮,但兄弟也這么說的意義非比尋常。
后來,發給安東尼的短信充斥著溢美之詞。本賽季他場均送出4.2次助攻,創下職業生涯新高,有6場比賽助攻在8次以上,比他過去五個賽季加起來還多。他的場均出手數則是自2005-06賽季以來最少的(18.1次),29.2的球權占有率也是十多年來最低。他場均用助攻幫球隊得到10.1分,排名聯盟第8,上賽季只有7.3分。“這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布茲德里克說。
眼見為實。如今的安東尼會專心防守,會在場上積極尋找隊友,準確送出助攻,這種專注度在過去幾個賽季實屬罕見——此前他只有在被徹底包夾后才傳球。勒布朗特別表揚了安東尼在2月7日對掘金時的一記傳球:安東尼在弧頂單手持球,然后飛速塞給空切的羅賓·洛佩斯得分。“我也是提前看到了這個機會。”這可以看做是勒布朗的終極贊美。
“你能看到他正試圖變得更優秀。”勒布朗說,“這就是成長帶來的,是我們四個人經常說到的,保持初心,只要進步就好。事實就是即便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你還是知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即便我們功成名就,萬眾推崇,我們仍然覺得自己可以進步。”
那么,安東尼早年為什么不這么打球?勒布朗搖了搖頭,這個問題和多年來外界建議他去低位進攻一樣。“當時那么做我感覺不舒服。”勒布朗說,“但現在我不介意了。我可以整場比賽都這么做,因為我在這方面下了苦功,我可以自如應對了。”安東尼如今得分助攻兼備的打法,幾乎就是勒布朗風范。如果隊友夠優秀,他的助攻數和球隊勝場勢必提升。
安東尼不是第一次這樣打球。高中的最后賽季,他場均除了貢獻21.7分9.1籃板,還能送出6次助攻。“他只希望能贏球。”橡樹山高中校隊主帥史蒂夫·史密斯說。如果那時候你問安東尼最喜歡的NBA球員名字,他會列出“便士”哈達威和拉馬爾·奧多姆——身高臂長、技術全面、打法多樣的球星。他希望自己能和他們一樣。在錫拉丘茲大學的那年,安東尼雖然場均助攻只有2.2次(同時有22.2分10籃板進賬),但他組織進攻的本事并未荒廢,當時任球隊助教的特洛伊·韋弗評價道:“他是個現象級的傳球者。”安東尼的新秀球探報告上也赫然寫著:“他是個無私的球員,能夠在行進間或低位被包夾時將球及時傳出。”
“我從未想過卡梅洛會因為打法全面而得到表揚。”如今是雷霆總經理助理的韋弗感慨道,“他們似乎都認為他是個純粹得分手,可他真不是那樣的,我想那不過是形勢所迫。”無論在掘金還是尼克斯,安東尼的組織能力都被忽視了,這使得圍繞他組建陣容的難度增大了。安東尼需要能分擔他得分壓力的隊友,需要組織和防守好手……“人人都知道卡梅洛是進攻至上的球員。”和安東尼度過了四年多不愉快合作時光的小斯說,“人人都知道勒布朗·詹姆斯是個團隊至上的球員,他希望所有隊友都參與進來……梅洛絕對是個好人,也是個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特長所在。”如果想和安東尼攜手贏得勝利,按照小斯的話說,球隊需要有“和他風格契合”的球員,“這可不容易,但對勒布朗而言,你可以放任何人在他身邊,你都有機會贏。”
這是誰的錯?安東尼的中學大學教練會對NBA同行表達不滿,認為NBA球隊沒有用好他;NBA教練們則表示,多年來他們都建議安東尼多承擔傳球的工作,但全部失敗了。比盧普斯則會告訴你,安東尼和勒布朗的親密友情,是他進化的推動力之一。“他被迫坐下來,看勒布朗、韋德、波什以及同屆那些人的比賽。他遠遠地坐下來看著……這讓他變得謙恭,讓他發生了改變。”
安東尼的朋友們會說,以勒布朗的標準要求安東尼是不公平的。“組織進攻不是他的風格,雖然他可以這么打球。”韋德說,“你應該在他身邊安排合適的人,讓卡梅洛做好自己……不是說他不能傳球,但他是個得分高手,他不是勒布朗·詹姆斯,這根本不是他的職責。”
但不可否認,安東尼的季后賽成績與勒布朗相去甚遠:他只在2009年效力掘金時進過一次分區決賽,總共只有兩次突破首輪。在尼克斯五年,他一共只打了21場季后賽。“我只是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比較。”安東尼說,“因為我們完全是兩種類型的球員,我們的處境完全不同……我只希望人們能意識并理解這點。”
憑借得分方面的搶眼表演,安東尼幾乎鎖定了名人堂席位——他的總得分排名歷史第29位,未來擠進前20幾乎不成問題。但安東尼可能仍無法甩脫一項不光彩紀錄:眼下他和保羅、喬治·格文及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并列,是未進過總決賽但入選全明星次數(9次)最多的球員。
“年紀越大,你開始意識或者明白:還有什么事是我能做的?”安東尼說,“對球隊現有體系會理解得更透徹,想清楚我該如何利用它,我沒必要得高分也能打得很高效……我意識到了,也很樂意這么做,‘好的,我甘愿犧牲自己的得分和才華。’”
到今年5月,安東尼就32歲了。去年因膝傷賽季提前報銷的經歷,“這讓我想明白了一些事。”安東尼說,“我已經意識到該如何用更好方式參入到比賽中……達到目標真的不容易。”
我真心希望,在我們的職業生涯結束前,能夠在一支球隊打球。——勒布朗
進入NBA前,勒布朗和安東尼就設想過,要和對方在同一支NBA球隊并肩作戰。“我們首度對話時就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怎樣才能同隊打球?”安東尼說,“他的想法則是,‘哥們,我愿意和你一起打球,但我們怎么能實現它?’”
這并非不可能的任務。2006年夏天,勒布朗、安東尼和韋德談起了自己的未來,當時他們都有資格和母隊續約5年。“聽著。”勒布朗在電話里說,“我想我準備續約三年,因為2010年我們在職業生涯巔峰期時,會成為身價最高的自由球員。”
韋德的想法與勒布朗不謀而合,但安東尼卻不一樣。“梅洛選擇了五年長約。”勒布朗輕笑著說道。這不難理解,畢竟掘金當時很有競爭力,而這份5年合同能讓安東尼進賬8000萬美元。“我想留在丹佛。我相信掘金隊,我覺得我們有可能在這里做番大事。”
接下來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么:2010年勒布朗和韋德在邁阿密相聚,同時到來的還有2003年另一位全明星球員波什。他們在接下來四個賽季全部打進總決賽,兩奪總冠軍。如果安東尼能預見這一切,他會和好友簽同樣的短約嗎?他可能會成為熱火三巨頭之一,或者和勒布朗攜手赴紐約或芝加哥。但現實是,他在2010-11賽季逼迫掘金將自己交易去尼克斯,和小斯成了搭檔。
安東尼說,直到勒布朗和波什去投奔韋德,自己才明白過味兒來。“感覺就像,‘好吧,他們早有預謀。’”
早有預謀?
“是的,他們策劃了這件事。”安東尼仍在笑。
為什么他們沒告訴你?
“我猜他們告訴過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只續約三年。’”
勒布朗證實了這一點:“我們就是這個意思。”
如今,重返克利夫蘭的勒布朗有望連續第六年打進總決賽,安東尼卻幾乎要再度和季后賽說再見。勒布朗很擔心好朋友的狀況:“我關注梅洛的唯一一點,就是他打球時臉上是否帶著笑容。如果梅洛剪了頭發,臉上帶笑,我就知道他狀態正佳。如果他開始留頭發留胡子,那就意味著他感覺不好。”
“但當他帶著那種活力——我在他16歲時所見的活力——投入比賽,尼克斯球迷看到他面帶笑容打球時,他會打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勒布朗提高了語調,“他非常優秀,他是個偉大的球員。”
13年NBA生涯過去了,他們做出一個又一個決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但他們的友情經受了考驗,他們也仍有同隊作戰的可能。“我真心希望,在我們的職業生涯結束前,能夠在一支球隊打球。”勒布朗說,“至少一個賽季,或者一到兩個賽季——我,梅洛,韋德和保羅——我們并肩作戰一年。我愿意為實現這個目標而降薪。那真的會非常酷,我是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結束采訪離開前,勒布朗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友情能否進化為隊友情,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但他們永遠記得兩個人初次打招呼的場景——
“你是梅洛,對吧?”
“沒錯。”
“我是勒布朗,我喜歡看你打球。”
“我們就是這樣開始對話的。”安東尼說。這就是友情歲月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