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杯是97國青的試金石 助國青亞青賽前準確定位

第二屆“中國-東盟杯賽”國際青少年尤其是昨天(25日)在廣西東興落幕。中國國青隊繼23日1比3輸給烏茲別克隊之后,昨天以0比1輸給了克羅地亞隊,最終名列本屆賽事的第三。其實,對國青隊而言,在本屆賽事中取得怎樣的名次與比賽結果并不重要,但正如主教練李明賽后所說的那樣,這樣的比賽結果并不重要,重要還是通過與強隊熱身、更好地幫助球隊進行定位,從而更好地備戰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
國青找準位置最重要
隨著國足在世界杯預選賽40強賽中的形勢岌岌可危、僅存理論上的出線形勢,國奧隊上個月在奧運預選賽小組賽中就遭淘汰,而2000年齡段國少隊更是連亞洲U16少年錦標賽的決賽階段比賽資格都未能拿到,這就使得2016年中國足球四支男足國字號隊伍中只有目前李明所率的1997年齡段國青隊有洲際賽事任務,也就是今年10月份在巴林進行的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外界對這支隊伍的關注度也逐漸高漲起來。而對球隊自身而言,目標當然很明確,就是努力爭取進入亞青賽四強、拿到明年世青賽參賽資格。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之前所有比賽其實都不重要,都屬于“練兵”性質,都是為亞青賽“服務”的。但練兵過程中,國青隊自身在不斷磨合與提升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給自己找準“定位”。只有明確自己面前在亞洲這個年齡段中處于這樣的水平、與哪些隊伍不相上下、與哪些隊伍有一定優勢、與哪些隊伍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這一系列的熱身賽中明確了這些之后,也就可以更好地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更為重要的是,在亞青賽開始后,為了能完成進入四強、拿到世青賽入場券的目標,針對分組同組對手以及出線路上的強敵,就可以擬定出相應的對策,爭取在比賽中“以弱勝強”或是戰而勝之。這就是一個“定位”問題。
想要進入四強甚至走得更遠,國青隊不僅需要從小組中出線,還需要闖過1/4決賽這一關。而這些年來,除2012年阿聯酋亞青賽小組賽中未能出線外,國青隊自2004年亞青賽后各屆全部都是折戟于1/4決賽。本屆97年齡段國青隊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隊伍的“定位”。
烏茲有助于國青定位
去年9月份在青島進行的中國之隊四國賽期間,烏茲別克隊應邀參賽,結果獲得了冠軍。中國國青隊在那屆賽事中以1比2輸給了對手。時隔五個月之后再度與烏茲別克隊交鋒,國青隊以1比3失利。不只是在比分上,實際比賽中可以看出,烏茲別克隊的整體較去年9月份又有新的提高與進步。去年9月份的賽事中,烏茲別克隊當時就是采用防守反擊的戰術,而且反擊的速度很快、也很堅決。此番與國青隊交鋒,烏茲別克隊在原有戰術特點的基礎上,顯得更為嫻熟,個人技術的運用以及比賽中利用球場的寬度等細節方面,做得相對更好些。
此番來到東興的烏茲別克隊相比去年9月份青島的那一次熱身賽,烏茲別克隊主力陣容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此番來的19名球員中,有14人參加了青島四國賽。而且,這14人中,有12人是參加10月份亞青預選賽小組賽時的球員,也基本都是主力球員。換而言之,與這樣的對手交鋒,就有助于國青隊更準確地擺正自己的位置。
最近幾屆亞青賽上,烏茲別克隊連續進入四強,而在世青賽上,2013年土耳其世青賽進入了16強;2015年新西蘭世青賽則闖入了八強。而且,通過連續征戰世青賽,烏茲別克對于本隊與世界強隊之間的差距認識也愈發清晰。這支97年齡段烏茲別克國青隊就是在原先的基礎上針對自己的不足,有意識地在進行著改變。換而言之,烏茲別克隊目前可以說是亞洲U19青年隊層面中一流隊伍。中國國青隊兩次與烏茲別克隊交鋒,兩次輸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比賽中所反應出的情況其實就是目前國青與亞洲一流青年隊之間的差距。在未來的亞青賽決賽階段分組抽簽中,烏茲別克隊將是一檔種子隊球隊。
其實,不只是烏茲別克隊。去年,97國青隊先后在6月份的成都熊貓杯賽以及9月份的青島四國賽上,兩次與日本97年齡段隊伍交鋒,其實也是檢驗國青隊與亞洲一流青年隊之間的差距。盡管日本U19國青隊已經連續四屆無緣世青賽,但其在亞洲范圍內,依然是公認的一流強隊。按照國青隊的計劃,今年5月下旬將赴韓國參加一項八國青年賽,期間有可能與韓國國青隊交鋒;返回國內后還將參加成都熊貓杯賽,日本國青隊已確定將再次參加。與韓、日同齡隊交鋒,成績如何不重要,但無疑可以更好地幫助國青隊進行“定位”。
赴歐拉練更多在提高
此番來東興之前,國青隊曾在歐洲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拉練,先后在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進行了多場熱身賽,8場比賽總成績為2勝4平2負,這其中,國青隊在對陣波爾圖、皇馬、巴列卡諾、安德萊赫特等同齡俱樂部球隊的比賽中表現不錯。在昨晚與克羅地亞隊的比賽中,國青隊的表現其實也是可圈可點,基本控制住了場面,而且也是主導正常比賽的走勢,各項技術統計占優,只是最終的結果是0比1,未能體現出比賽的進程。不過,對國青隊而言,這樣的熱身賽更多地還是在于提高,表現與成績對亞青賽并無太多的參考意義。
正如李明所言,與歐洲球隊交鋒時,隊員們的心態和在與亞洲球隊比賽時是完全不一樣的。與歐洲球隊交鋒,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歐洲球隊整體技戰術水平高出我們一截,因而我們抱著去“拼對手”的心態出戰參賽。但回到亞洲范圍之內,任何一個對手都會在比賽中拼對方,如果國青隊員因為在歐洲拉練期間表現不錯而無法認清自己的定位,很容易在比賽中迷失。某種程度上,此番1比3輸給烏茲別克隊一仗就是最好的體現,比賽才開始5分鐘,對手就利用一次反擊機會攻入一球。失球后的國青隊尚未反應過來,又連續被對手再下兩城。直至0比3落后時,國青隊員才有所反應,開始奮起直追,但想要再追趕的難度也就很容易想象了。
由于目前國青隊有至少12名球員在歐洲各俱樂部留洋,這或許對這些年輕球員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但回到國青后并不意味著這些球員就肯定高出本隊其他乃至整個亞洲對手一截,還是要在比賽中立足于拼對手。如果無法準確給自己一個定位,國青隊恐怕很難完成今年亞青賽任務。如今的失利其實無所謂,關鍵還是在于要輸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