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科勒姆 準最快進步球員是這樣煉成的

“我們球隊中不會有人感到驚訝,”開拓者老大利拉德說,“我就一點都不吃驚。揭幕戰當晚,大家都看到了。我當時就想:‘他們肯定會因為他的表現而瘋狂。’他們看到他不斷得分,拿到20分也非常輕松,大家的感覺就是:‘哦,他終于打出名堂了。’”
利拉德口中的“揭幕戰當晚”,是開拓者與鵜鶘的比賽。在那個晚上,麥科勒姆轟下了37分,為自己和球隊贏得了開門紅。而且從他隨后的表現來看,麥科勒姆也證明自己絕非“曇花一現”。截至北京時間2月20日,麥科勒姆本賽季的場均得分為20.7分,這讓本賽季才成為首發的麥科勒姆,成為了今年“進步最快球員”的熱門候選人。相比上個賽季,他的得分提高了13.9分,是所有球員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一位。如果麥科勒姆能夠延續這樣的表現直到賽季結束的話,他將成為NBA近四十年來,相比上賽季提分幅度第三高的球員。
作為2013年的第10號新秀,開拓者本來對麥科勒姆也寄予了一定的希望。不過,前兩個賽季不斷的傷病,以及在他位置上開拓者其他優秀球員的“壓迫”,讓麥科勒姆始終沒有得到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終于,在2015年的夏天,開拓者陣容大清洗,麥科勒姆等來了屬于自己的空間。
“保守地說,麥科勒姆這一年取得了突破,”小牛主教練卡萊爾在跟開拓者比賽結束后說,“但實際上他正在大殺四方。”
一個想成為電視明星的得分手
在波特蘭當地,有一家在籃球圈里非常有名氣的理發店,1996年“便士”哈達威的光顧,開啟了小店與籃球圈的不解之緣。而現在這里的鎮店之寶,是一顆有羅伊和奧登簽名的籃球。作為開拓者的一員,麥科勒姆就經常來光顧。
去年1月底,麥科勒姆的哥哥——埃里克·麥科勒姆在CBA創造了一個“神跡”。當時效力于浙江隊的埃里克單場轟下了82分,因為比科比對戰猛龍時的紀錄多了1分,所以這件事一時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當時,還有國內的電視臺奔赴波特蘭,去探訪埃里克成長的環境,自然也采訪到了C.J.麥科勒姆。而為了上鏡好看,麥科勒姆就專門去理發店剪了個新發型。哪知道短短一年時間,當初還靠著哥哥才能被中國球迷所認識的麥科勒姆,已經在開拓者占據了主力位置。
說起來,麥科勒姆在場上到底打哪個位置其實非常模糊。他天生是個得分手,攻擊后衛是他的本職,不過前兩個賽季給利拉德打替補,承擔組織后衛的職責,他也能夠出色完成任務。如果非要在兩個位置中挑一個的話,麥科勒姆更希望自己能像偶像“AI”艾弗森那樣,成為一個擁有超凡得分能力的攻擊手。
另外,麥科勒姆還透露了自己一個未來的計劃。他希望能夠像NFL前明星球員邁克爾·斯特拉罕那樣,在體育圈闖出名堂后,然后進軍娛樂圈,成為一個電視明星。
在麥科勒姆剪頭發的時候,理發店的電視上正在播出一檔關于科比的節目。麥科勒姆一邊看,一邊說道:“像斯特拉罕這樣的人,他平時主持‘早安,美國’這樣的節目,到了周末就去打NFL。他這樣的體育界人士當主持,可以跟嘉賓聊出不同的內容,讓他的節目變得非常有意思,你也能夠看到他另外的一面。”
而麥科勒姆這么說的同時,自己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和努力著。他在場上不斷打出亮眼表現,而脫下球衣換上西裝,他的口才也讓他隨時能夠拿起話筒。“我跟你說,C.J.現在就可以去ESPN解說UCLA和肯塔基的比賽,”開拓者總經理奧爾謝說,“他就是有這個能力。”
一名當校報主編助理的大學球員
“他對現在的一切都滿懷感激,因為他知道得到的一切會多么快地消散,就像當初你得到它們時一樣快,”凱絲·安德魯斯-麥科勒姆說。她是麥科勒姆的媽媽,現在陪他一起住在波特蘭。
就像媽媽所說的那樣,麥科勒姆能走到今天非常不易,所以他的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小時候,麥科勒姆跟著媽媽和哥哥一起在克利夫蘭生活,他的哥哥埃里克——就是打出82分神跡的那個人——目前在土耳其打球,在哥哥的引領下,麥科勒姆也從小就踏上了籃球之路。不過高一的時候,他的身高僅有1.57米,到了高二,他長個了,但身高也才1.70米。
“當時,他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麥科勒姆的媽媽說,“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過是個小家伙,沒有人注意他。”就像媽媽所說的那樣,哪怕麥科勒姆在高中單場轟下過54分,他的籃球前景依舊不被人所看好。
“我不是麥當勞全美明星隊的成員,我也不是高中校隊的首發五虎,我更不會在ESPN上宣布自己加盟哪所大學,”麥科勒姆說,“但是我喜歡這種方式,因為這是我努力的方式。你從一所小學校走出來,這樣你才會對之后的一切充滿感恩之情。”
說起來,麥科勒姆的哥哥埃里克也是從一所小學校走出來的。看到哥哥一路的艱辛,進入大學之后,麥科勒姆覺得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籃球上。所以,他成了校報的主編助理,三年時間里,他除了寫了很多籃球報道外,還去采訪了很多其他運動項目。學校的網站和學生電視臺,也都留下過麥科勒姆辛勤工作的身影。
“我可以花六個小時去看一場網球賽,然后只為寫一篇戰報,”麥科勒姆說,“我一直都知道我會實現目標(進入NBA),不過要是發生了什么不測,比如傷病或其他什么事情,我也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但事實證明,麥科勒姆多慮了,他生來就是為了打NBA的。2012年3月,代表理海大學出戰的麥科勒姆,在與杜克的比賽中砍下30分,一戰成名。理海大學成了NCAA歷史上第二支挑落2號種子的“下狗”,麥科勒姆居功至偉。
一場比賽便征服總經理的傷兵
按照當時的預測,如果麥科勒姆在2012年就參加選秀,他可能會在首輪后段被挑中,但他考慮再三,決定先不參加選秀,回學校讀完大四,2013年再參選。哪知道2013年1月5日,麥科勒姆左腳嚴重受傷,賽季提前報銷。
“幸好他已經打完了跟杜克的比賽,真是上帝保佑,”麥科勒姆的媽媽說,“那一場他已經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其實不僅僅是那一場比賽,開拓者的總經理奧爾謝在2012年的圣誕節后,觀看了麥科勒姆的一場比賽。也正是他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讓奧爾謝覺得這個小伙子,值得開拓者為他冒險。
“那場他得了34分,不過最后時刻他錯失了一個絕殺上籃,”奧爾謝回憶說,“那場比賽之后的一戰,他在打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比賽中受傷了。所以我很幸運,我看了他最后一場完整的大學籃球比賽。”
雖然比賽看得少,但卻足以征服奧爾謝。“你知道我喜歡他什么嗎?他讓我喜歡的地方很多都跟達米安(利拉德)一樣,”奧爾謝說,“當你在小學校打球的時候,你從踏進球館那一刻開始,就是最優秀的球員。你明白他絕不是一件半成品,這一點不是看他在賽場上的表現了解到的,而是他對比賽的感覺。你知道他在場不會害羞,他愿意承擔打關鍵球的責任,他不懼怕去跟那些久負盛名的選手對抗。”
這些品質,奧爾謝在利拉德的身上看到過。而當它們在麥科勒姆的身上閃耀時,這位開拓者的總經理毫不猶疑地簽下了他。“他能在任何人頭上得分,”麥科勒姆的后場搭檔利拉德說,“日復一日,沒人能夠阻擋他。隊里不管誰防他,不管面前是韋斯利(馬修斯)還是巴圖姆還是其他什么人,他都能得分。我當時立馬就明白了,只要他得到機會,他就將成為非常優秀的一個球員。”
于是,這個機會在麥科勒姆進入聯盟兩年之后,到來了。用開拓者主教練斯托茨的話說:“他的時間已經來到了。”
當然,本賽季的閃耀并不是說麥科勒姆已經盡善盡美,比如主教練斯托茨就希望他能夠提高在防守端的掌控力,同時也能把良好的表現延續持久一些。但盡管如此,所謂瑕不掩瑜,麥科勒姆已經成為了NBA有一段勵志故事的男主角。
“我覺得大家都開始意識到,我來到這里不是一個過客,”麥科勒姆說,“我要成為一個被一直記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