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貝尼特斯下課誰繼任 闡述齊達內上位的幾大理由

皇馬在周末的國家德比中遭遇0-4的慘敗。對于皇馬球迷來說,盡管已經經歷過無數次的國家德比,無論勝利或失敗的滋味,恐怕都已品嘗過了許多回,但這樣的結果仍是不能接受的,對主帥貝尼特斯下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雖然皇馬官方在北京時間11月24號凌晨開發布會宣布支持貝尼特斯,但仍然無法阻擋各界意淫貝大師的繼任者。無論是希望安切洛蒂回歸還是期待另有名帥來投,從始至終,大家仿佛都忽略了一個人選——齊達內。
對此,體壇傳媒的歐洲合作伙伴,法國《隊報》特地撰文,闡述為何在如今這個時間節點,是齊達內接手皇馬的最好時機。
原因一:很少有人再信任貝尼特斯
盡管皇馬已經專門召開發布會,宣布支持貝帥。但從長遠來講,以這樣的方式輸掉國家德比之后,西班牙人注定將與皇馬分手。之前也有西班牙媒體曝出,C羅甚至要求俱樂部換掉貝大師。不管消息真假,卻都能反映出貝尼特斯如今處境之尷尬。從那不勒斯轉投皇馬之后,貝帥好像從未真正融入球隊之中。而如今的緊張氣氛,和卡西離隊之時不無相似之處。從廣大美凌格的角度來說,態度也很微妙。安帥揮別伯納烏還歷歷在目,貝大師當初承諾的攻勢足球卻還不見蹤影。球迷們于此時倒戈,也不無道理。
原因二:齊達內深得球員擁戴
雖然已退役多年,但在皇馬的更衣室中,齊達內仍有頗高的聲望。同時,齊達內還掌握了領導一個豪門所必備的要素——與隊內頭牌搞好關系。齊祖和C羅私交甚篤,葡萄牙人也曾在2014年2月對齊達內發表過這樣的評價:“和這樣一位見多識廣的教練共事,感覺非常好。他的經驗豐富,并且知道如何與球員交流。”齊祖與本澤馬更是交情非淺,兩位法國老鄉之間有一種父子情誼。更廣為人知的是,齊達內在貝爾轉會來皇馬的交易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此一來,如果齊祖掌皇馬帥印,很有可能將讓攻擊線上三位大將的關系梳理得更加清晰。
原因三:弗洛倫迪諾亟需救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皇馬的“王”便是弗洛倫蒂諾。但權力往往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在執掌俱樂部生殺大權的同時,每當俱樂部陷于尷尬之境地,老佛爺同樣會被卷入輿論的漩渦。而且,弗洛倫蒂諾從來都不單單是一個足球俱樂部的主席,他還是一個出色的政客。所以,他從來不會單單從足球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如今的這種危機時刻,將齊達內推上帥位不失為一個贏回信任的手段。其實,早在安切洛蒂下課之時,弗洛倫蒂諾就曾為千夫所指。0-4慘敗巴薩之后,甚至已經有球迷要求老佛爺辭職。此時此刻,換上一個俱樂部曾經的傳奇球星擔任教練,不失為一種救市之舉。
原因四:齊達內的氣場更適合皇馬
作為皇馬嫡系,齊達內顯然更符合皇馬的氣質。說起來,氣質是一種虛無縹緲卻又貫徹始終的東西。在高貴如皇馬的俱樂部執教,能力自然要有,氣質上的相符卻也必不能少。貝大師機關算盡,卻少了幾分安切洛蒂式的從容和儒雅。或許,齊達內中場大師的文藝氣場也更符合球迷們的期待,而他的執教能力也在卡斯蒂亞得到了初步證明。在本賽季的西丙比賽中,皇馬B隊9勝3平2負排名第二。而齊祖自己也表示:“這個賽季的狀態比上賽季好很多。而對我個人來說,情況越來越好。每一周,每場比賽,我都會在各方面作出改進,無論是溝通方面還是管理方面。”
原因五:在皇馬,輝煌的履歷并不代表成功
希丁克,奎羅斯,佩萊格里尼,舒斯特爾,卡佩羅,安切洛蒂......這些世界名帥都曾是皇馬教練席上的過客。在這六人之中,前三位都未能達到俱樂部對他們的預期從而黯然下課。而后三位,盡管執教期間成績斐然,卻仍然不得善終。在皇馬,輝煌的執教履歷并不是俱樂部唯一看重的東西,反而會為教練綁上必需取得成績的枷鎖。但是,齊達內的頂級聯賽執教經歷還是零,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卻不一定是壞事。人們會因為這種表面上的零經驗而對齊祖更寬容,給他更多時間。君不見瓜迪奧拉上任之時,坊間一片哀鴻遍野。但到最后六冠功成,卻又有誰再提當初之事?
原因六:若當真上位,齊達內必將迅速適應
當然,還從沒帶過頂級聯賽球隊的齊達內確實可能會為自己的經驗不足交學費。但是,因為齊祖已經在皇馬打拼十數年,對球隊的了解絕不是任何一位外聘教練可以匹敵的。皇馬就像齊達內的第二個家,即便是在賽季中接手球隊,齊祖也很有可能在很短時間內適應,如臂使指,也絕不需推倒重建。
原因七:齊祖,下一個瓜迪奧拉?
在里杰卡爾德時代的末期,巴薩恐怕經歷了近十年最困難的時期。那時,巴薩的情況遠比現在的皇馬糟糕。然而,瓜迪奧拉在2007-08賽季接手巴薩,后來的故事便為大家所熟知了。此時此刻,齊達內的情況和當年的瓜迪奧拉頗有幾分相似。若法國人接手皇馬,或許也能挽大廈于將傾。
法國名將利扎拉祖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道:“皇馬在國家德比中的表現實在有些悲哀,但如此悲哀的時刻又正是齊達內的好機會。這我想到瓜迪奧拉,在成為世界頂級名帥之前,他同樣執教俱樂部二隊。”
而前巴薩球星里瓦爾多也表示:“如果皇馬要換帥,人選已經有了,那就是齊達內。我覺得是時候讓齊達內接手皇馬一隊了,就像瓜迪奧拉和恩里克一樣。”
行文至此,筆者也有些許感嘆。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回望,1902年或許是平凡而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慈禧太后第一次撤簾露面,接見外國使節;這一年,《英日同盟條約》簽訂,對兩次世界大戰都有深遠影響;這一年,愛德華七世被加冕為英國國王;這一年,百老匯開門營業。同樣在這一年,皇馬和巴薩這對生死冤家打了第一次國家德比。在百余年前的世界,這場比賽的分量或許微不足道。但誰又能想到,時至今日,全世界數以億計的球迷天涯共此時,隨著比賽的進程而歡呼雀躍抑或黯然神傷。4-0,一個看似扎眼的比分,若是放在兩隊跨越兩個世紀的恩恩怨怨中,怕也只是滄海一粟罷了。皇馬巴薩或許永遠踢不出真愛,但無論哪一方的支持者,對球隊以及對足球本身,卻也都是愛的死去活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