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失禮因沒把握好機會?類似問題已重復太多次

相比起主場對利物浦的1比4,客場一球小負意甲衛冕冠軍、上賽季歐冠亞軍尤文圖斯,在理論上絕對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結果。所以當比賽結束,英國記者不再圍著佩萊格里尼詢問“你為什么安排這樣的先發陣容”,曼城上下也把失利的主因歸咎于“運氣不佳”抑或“沒有把握好機會”,就像佩工賽后所言:“他們的進球在我看來是曼朱基奇犯規在先,但裁判卻沒有吹哨。”除此之外,智利工程師的“失敗檢討”也很簡單扼要:“無論如何,我們有機會卻沒能抓住。”
聽上去這解釋并無不妥,可在曼城身上,類似問題的重復次數卻已似乎太多。單是對尤文,“運氣說”在主場一戰時便有被提到過——曼城率先進球,還有斯特林的多次良機,最終卻被老婦人的兩記世界波所破。那時藍月亮在曼徹斯特的確沒有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然而運氣卻并非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佩萊格里尼沒有為曼城帶來爭霸歐洲的氣質”,這是英國媒體在曼城歐冠首輪失利后的評價,兩個多月過去了,這句話其實依然適用。
工程師并非毫無長進,客場完勝塞維利亞后,他對曼城戰術的改造甚至得到過英國媒體的一致好評。三后腰強化控制,再利用后排插上突擊對手的套路,也一度被認為是曼城應對勁敵的新絕招。可惜受人員配置和傷病的影響,這套戰術并未持續發揚光大。對利物浦,改為全攻陣型的曼城被輕易撕碎;對尤文,藍月軍團重回穩妥路線,缺少孔帕尼的后防線卻又再次過早失球。
在對球隊戰術大局的掌控上,工程師做得名副其實,但在細節的調整上,智利人卻似乎少了補鍋匠(這個拉涅利當初得到的綽號,早已不再是純粹的貶義)雕琢的火候。曼城的確傷兵滿營,但同時它也陣容龐大,主帥并非毫無選擇。即便在6名一線隊球員受傷的情況下,佩萊格里尼也仍舊可以讓斯特林坐在板凳席——因為在圖雷出任前腰、右路又交給納瓦斯的情況下,喜歡從左路突進的英格蘭小將和德布勞內場上位置重疊。兩人必有一位需要為戰術做出犧牲,此前3比1勝塞維利亞,比利時人就是坐在板凳席上看著斯特林為球隊早早打開勝利之門。
也許是感覺斯特林在上周末拼勁了全力,工程師對歐冠先發進行了調換。這不能算是明顯的敗筆,但英格蘭前鋒的速度在球隊需要后排輪番進攻時往往更具威脅。而且曼城是先落后的一方,不能輸球的他們更需要改變。然而事實卻是尤文先更換中鋒調整了套路(雖然一定程度上也因為曼朱基奇有小傷),客隊卻直到第60分鐘才開始“教科書式”的調整。上德爾夫屬于對位換人,斯特林替下久傷初愈的阿圭羅也完美沒有放手一搏的氣勢。
如果先派上英格蘭邊鋒,曼城完全可以改打442,讓斯特林出任影鋒,與阿圭羅、德布勞內形成前場連線。這是佩萊格里尼本賽季嘗試過的套路,也在擊敗沃特福德和伯恩茅斯的比賽中收到過奇效,但工程師的調整最終卻讓球隊又變為“無鋒陣”。那不是不能為曼城帶來機會,但2比1勝門興和0比0平維拉的比賽證明,曼城絕不是以前的巴薩,無鋒狀態下前者只能夠依靠個別球星的爆種才有進球的希望。
曼城陣容(4231):喬·哈特(81’卡瓦列羅)/薩尼亞、德米凱利斯、奧塔門迪、克利希/費爾南多、費爾南迪尼奧(60’德爾夫)/赫蘇斯·納瓦斯、亞亞·圖雷、德布勞內/阿圭羅(69’斯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