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連冠后的王朝密碼 中國足球應該感謝恒大

2015年中超聯賽大幕終于落下,廣州恒大隊在工人體育場2比0完勝北京國安隊,中國職業足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就此產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當年的“萬達王朝”。盡管從恒大橫空出世那一刻開始,外界就對恒大充滿了爭議與非議,但必須承認:中超應該感謝恒大、中國足球應該感謝恒大,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更應該感謝恒大!
五連冠絕非壞事
記得中國職業足球發展史上曾有過這樣的說法,即大連獨霸江湖時期曾在1996至1998賽季、2000至2002賽季兩次實現甲A聯賽“三連冠”,但外界卻在宣揚這令中國足球變得“索然無味”。實際上,大連無論萬達還是實德也曾令中國球迷揚威,雖然外戰中未曾獲得過冠軍,但韓日球會聽聞“大連”就感到害怕。2000年前后,當時中韓日三國之間的交流活動甚多,韓日兩國職業聯賽負責人都對時任聯賽部主任郎效農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就一個大連,已經讓我們有些受不了了。如果你們有三四個大連,那我們韓日俱樂部就根本沒法跟你們中國職業聯賽相比了!”
如今的廣州恒大頗有當年大連萬達的味道,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大連王朝”。這一點在成績方面很容易找到佐證:2013年首次問鼎亞冠聯賽;自2012年首次征戰亞冠以來,恒大年年殺入八強,放眼整個亞洲也無人可及。今年,恒大隊在三年內第二次闖入亞冠決賽,整個亞洲范圍之內更是找不出第二家!亞冠聯賽自2002年創辦以來,僅有沙特的伊蒂哈德隊可以與恒大媲美,曾在2004、2005年蟬聯過冠軍。
更為重要的是,韓日的球會見到恒大就會有種恐懼感。最典型的就是柏太陽神隊,在今年亞冠1/4決賽出戰恒大前,柏隊算是日本球會中外戰成績最好的,但在主場迎戰恒大隊時,卻完全放棄了自己固有的技戰術打法,原因不用多說——從內心害怕恒大隊!
從這層意義上說,廣州恒大隊的崛起是中國足球的一件幸事!因為自從2000年前后的大連萬達,到現在的廣州恒大,期間恰恰是中國足球日趨走向衰落的時期。現在的廣州恒大不是對中國足球的發展無益,而是類似于廣州恒大這樣的俱樂部太少了!就像10多年前韓日聯賽負責人所說的那樣,那個時候“如果中國有三四個大連”,而今如果中國足球有三四個“廣州恒大”,中國足球會呈現一個怎樣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廣州恒大作為職業聯賽發展中的“領頭羊”地位和“標桿”作用不容置疑!
實際上,最近一兩年來,不管是出于何種動機,中超其他俱樂部已經開始追趕恒大,出現了激烈競爭的場面,站在全局的角度,這無疑是中超聯賽的幸事。就像在今年的中超聯賽中,恒大隊奪冠已經完全不像兩三年前那樣輕松,因而恒大上下感慨尤為不易,這就是競爭的結果。唯有競爭,才能有發展。而恒大能夠在今年最終奪冠,某種程度上也是被“逼”的結果,是因為有更多的后來者與廣州展開了競爭,才促使恒大必須做得更好,確保奪冠、保持領先。至于國足的成績,其實與恒大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將國足成績的慘淡歸結為恒大,完全是在混淆其中的概念。
所以,恒大開創“王朝”絕非中國足球壞事!真正的“壞事”在于:其他各隊如果放棄競爭、聽任恒大奪冠,則才是中國足球的不幸!當然,如何與恒大展開競爭?都在花錢、加大投入,但如何讓錢花在刀刃上?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恒大在這方面始終值得中超其他俱樂部很好地研究與學習。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恒大的“五連冠”、開創“新王朝”是用錢“砸”出來的,不如說恒大的管理更能出效益!
許家印的意識之變
坦率地說,國內任何一家有錢的老板或企業介入中國足球之初,都有一種“救世主”的感覺。即在剛開始介入中國足球時,都認為足球不過如此,“幾十億的大項目都可以成功,搞個足球有什么難的?”甚至自認自己應該可以成為中國足球的“救世主”。但是,只有在真正投身其中之后,才發現想要搞好中國足球并不容易,而要讓一支球隊長期地、穩定地發展下去并持續處于巔峰狀態,絕非易事!在這方面,或許恒大隊的老板許家印更有親身體會,也更有說服力。
有人會說,當初許家印抄底介入“另有所圖”。這很正常,商人永遠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這是商業的本質所決定的。但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究竟是“恒大成就了足球”還是“足球成就了現在的恒大”?對于這一問題,不管是恒大集團內部人士還是恒大老板許家印,已經有了認識上的一個深刻變化,這或許是真正成就“恒大王朝”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在恒大奪取“五連冠”的過程中,其中的反復就很說明問題。譬如,2013年堪稱恒大最為完美的一個賽季,不僅中超聯賽獲得“三連冠”,更是史無前例地為中國奪取了第一個亞冠冠軍稱號。但是,“奪冠”之后,當時的不少球員尤其是像穆里奇、孔卡等人相繼離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用穆里奇的話來說就是,“下一步,恒大想干什么?我都不知道俱樂部的目標是什么。”因為目標不明確、方向不明,導致恒大在2014賽季除了蟬聯冠軍之外,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可以這么說,2014年應該是恒大王朝的“低谷期”。
恰恰是因為方向不明,才使得里皮轉身離開,而恒大居然也接受了里皮推薦的“菜鳥”卡納瓦羅,為2015年上半年的最低潮打下了伏筆。而且,那一段時間里,圍繞著恒大“準備全身而退”的傳言一直未曾斷過,包括馬云的介入,一手打下江山的俱樂部董事長劉永灼“另有重任”等等。這一時期堪稱“恒大王朝”中最為混亂之時。
慶幸的是,這樣的時間持續不長。從劉永灼的回歸、到斯科拉里的到任,再到尋求“新三板”上市等等,所有這一切都可以說是許家印“撥亂反正”之舉。而許家印之所以能夠采取這樣的一系列措施,最根本的一點,恐怕還是在于重新認知與定位了“恒大與足球”的關系,即“是足球讓現在的恒大更有發展空間與生命力!”恒大本身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已經離不開足球了!這種認知上的轉變,可以說是加速了“恒大王朝”的發展。
搶先一步構建未來
恰恰是因為已經離不開足球,恒大在很多方面又走到了其他中超俱樂部的前面。最典型的就是人才儲備方面,開始為構建未來痛下“血本”,在引援方面,已經將眼光瞄準了1993年齡段、1995年齡段中的潛力股。
當初,恒大隊能夠“橫空出世”,靠的就是“抄底”,先后將鄭智、孫祥、馮瀟霆、黃博文、郜林、張琳芃等一批在海外闖蕩的有生力量以及有潛力的年輕球員率先攬入陣中,造就了今日之恒大。但隨著這些球員的年齡日益增大,恒大已經在著眼于更長遠的發展。在這個賽季初,像王上源以1000萬元人民幣從比利時返回國內加盟恒大,就很能說明問題。而從預備隊中冒出來的王軍輝(目前有傷病在身)、廖力生(因傷缺席了前面大半個賽季)等,都是93年齡段的球員。雖然在聯賽的后期,尤其是斯科拉里接手之后,或許是出于成績方面的考慮,這些年輕球員的出場機會明顯不如前兩年,但步入新賽季之后,恒大自身換血恐怕在所難免。這些新人都會有很好的機會。
據了解,恒大隊目前已經將眼光瞄準了其他在海外的1993年齡段以后的球員。像國奧隊中的常客、目前在葡萄牙效力的李源一不出意外在歇冬期后也將正式加盟,身價在200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原先1995年齡段國青隊中不少在海外效力的年輕球員,也已經有多人進入到了恒大隊的視線之中,在未來的冬季轉會期中,如果傳出恒大引進更多年輕球員的消息,將不會令人意外。
這其實就是恒大在為未來布局。短時間內,指望恒大足校自己培養出接班人尚不現實,畢竟入校的球員年齡尚小。而93年齡段乃至95年齡段的球員,正好20歲出頭,應該說有著很好的未來。更何況現在的恒大隊伍年齡結構明顯偏大,主力陣容中連一名90后球員都沒有。在過去的一個賽季中,恒大隊之所以能夠蟬聯冠軍,盡管外援作用不可低估,但不得不承認:至少在2015賽季中,本土球員所起到的作用是“五連冠”所有年份中最大的。就像主帥斯科拉里在率隊闖入了亞冠決賽之后所說的那樣,“球隊最低谷之時,有14名傷病球員,外援只有一人出戰。是中國的本土球員幫助球隊徹底走出了低谷。”著眼于未來,恒大隊需要有一批更為出色的本土球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因而,從現在著手將一批有潛質的年輕球員抓在自己的手中,這又是恒大不同于其他俱樂部的做法。
“永遠領先對手一步!”這或許是恒大五連冠“王朝”中又一個重要的成功法寶。我們需要用一個更為廣闊的胸懷去迎接中國足球的“恒大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