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荷蘭失約歐洲杯 是十年一次的人才斷層再現

Oranje,美妙橙色。這是一支未奪取過世界杯的球隊中,最為人欣賞和稱道的球隊。然而在普拉蒂尼擴軍之后的歐洲杯,荷蘭隊竟然在預選賽中無法出線,排列在冰島、捷克和土耳其之后。
在這個A組的成績對比上,荷蘭2016歐洲杯預選賽確實踢得一塌糊涂。面對排在前面的三個對手:主客場兩負冰島、主客場兩負捷克、主場平客場負土耳其。橙色之師,并不是因為一兩場比賽的低劣發揮,而錯失歐洲杯2016。他們是完整地在這次預選賽中被淘汰出局。
難以想象這一切會如此發生,Opta上更有一系列恐怖數據透露出這一支荷蘭隊的疲軟:在9月初國家隊比賽周結束后,歐洲杯2016預選賽過程中,只有安道爾、直布羅陀、馬耳他和圣馬力諾,在所有預選賽比賽中,落后時間比荷蘭長。這是在南非打進世界杯決賽、在巴西打進世界杯四強的球隊?
直接的一個轉折點,是范加爾在2014世界杯之后掛印而去,履新曼聯,接替他的希丁克,也是世界名帥,但是希丁克的管理風格,和對紀律要求十分嚴苛的范加爾大相徑庭。針對荷蘭隊后防虛弱、防守人才有限的狀況,范加爾在世界杯上用過三后衛的踢法,希丁克顯然沒能找到一套類似的應急模式。同時世界杯是杯賽,集中問題集中解決,預選賽時間軸拉得更長,更容易被不同聯賽影響,像羅本這等大將的受傷、像防線上世界杯表現出色的弗拉爾在阿斯頓維拉邊緣化,世界杯沒暴露的問題,在預選賽先后出現。
更長的預選賽,同樣讓團隊士氣凝聚成為更大挑戰——新近發生的范佩西和孟菲斯大鬧訓練場,似乎是標準化的荷蘭內亂事件。事實上,要在一年多時間內嚴格管理這樣一支年齡跨度大、各年齡組能力和經歷差異極大的團隊,希丁克以及丹尼·布林德承受過的管理難度,要比世界杯期間的范加爾大出許多。惡性循環,隨著每一場失敗而不斷加深。
戰術選擇上,不得不承認范加爾在2014世界杯的成功,他領導的荷蘭隊,更是一支防守反擊球隊,大勝西班牙,精彩進球背后,是荷蘭隊放棄中場控球爭奪,以快速反擊來反制對手的戰術邏輯。希丁克上臺后,力圖將荷蘭隊重新帶回到荷蘭足球所熟悉的中場控制模式,而這支球隊還沒度過磨合期,就面臨著歐預賽中雪崩般的敗局。
年齡斷層,幾乎被公認為這支荷蘭隊失敗的主因:85前的一代,以羅本、范佩西、斯內德、亨特拉爾等為代表,逐漸老化;90后的一代,包括孟菲斯·德佩、小布林德、維納道姆潛力十足。但是這年齡區隔差了差不多10歲,87年和88年出生的理應為中生代的球員,荷蘭隊有一個斷層。弗拉爾和門將克魯爾是這一代人的代表,然而當年2007年歐青賽的班底,風流云散。范佩西和德佩相爭,有沒有兩代人的隔膜?老的老,小的小,場上的分裂,是否是更衣室分裂的體現?至少在克魯伊夫看來,基本跑動和位置交換上,荷蘭隊一再犯基本錯誤,說明了團隊戰力的直接下降。
球員有斷層,教練也有斷層。希丁克無力維系,布林德臨危受命,這位曾經的頂級中衛,此前10年,只在阿賈克斯當過1個賽季主教練,大部分時間都是各級別的助理教練。希丁克范加爾和克魯伊夫這一輩的名帥,年齡都在63歲以上。2006年世界杯,有4位荷蘭主教練帶隊征戰:希丁克、阿德沃卡特、本哈克和范巴斯滕。如今最年輕的范巴斯滕幾乎退出一線,其余個個垂垂老矣。和范巴斯滕一代的一線教練,還有科曼和德波爾這樣的實力派,但在俱樂部足球氛圍下,他們是否愿意接過荷蘭教鞭,仍是疑問。
荷蘭無緣歐洲杯,是悲劇,也是偶然的意外。4年前的歐洲杯,這支荷蘭隊一場未勝,已經跌入一個低谷,范加爾的務實調整,暫且延緩了球隊下滑趨勢,但人才斷層,對于一個千萬人口國家來說,在足球傳承上,總會出現。荷蘭國家隊,過去半個世紀,幾乎都是十年一撥人才的節奏。斷層導致一次敗局,或許是隨后復興的契機。克魯伊夫將這次預選賽的失敗,追問范加爾“用人用殘”,也有些過分。橙子裂開了一次,但基于技術和創造性思維的荷蘭足球,不會根基斷絕,偶失約會,卻不是閉關鎖國的徹底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