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王對王的真正難題 喬丹怎么單挑勒布朗

“所以,應該挑誰去和勒布朗·詹姆斯單挑呢?”1998年的邁克爾·喬丹雙目如鷹,掃視著其他幾位邁克爾·喬丹。“據(jù)說,這是一次巔峰對巔峰的超級決戰(zhàn)。所以,我們先得決定,哪一年才是最強的。”
1991年的喬丹微微點著頭,1987年的喬丹擺動著瘦削的肩膀,1993年的喬丹細心地剪著雪茄,1996年的喬丹無所謂似的嚼著口香糖。1988年的喬丹看了看左右,舉手:
“毫無疑問是我。1988年,我拿了常規(guī)賽MVP和年度防守球員,攻防兩端俱佳。而且那一年是我運動能力的巔峰。諸位沒意見吧?”
有幾位喬丹發(fā)出了鼻音的哼聲。1987年的喬丹站起來:“但是,我可是能場均37.1分的喲!越年輕越迅速吧!”
“如果只看數(shù)據(jù)的話,”1989年的喬丹搖頭說,“我可是常規(guī)賽場均32分8籃板8助攻的史詩級全面。比起1988年來,我更成熟。”
“但你們都沒有總冠軍。”1992年的喬丹冷冷道,“而我在1992年擁有總冠軍、常規(guī)賽MVP和奧運會冠軍。我是終極大贏家。而且,1992年的我還能在總決賽第一場半場6個三分球。”
“平心而論呢,您這么說沒錯。”1991年的喬丹說,“我覺得80年代的喬丹都不應該有資格參加討論:你們一個冠軍都沒拿過。”他擺了擺手,壓服了80年代幾位喬丹不滿的目光,接著說,“但1992年的喬丹也不行:那年你只是寄宿在強大的團隊里。論到個人能力,你們不覺得是1991年的我最為強大嗎?第一個總冠軍,總決賽場均31分6籃板11助攻的全面表現(xiàn),常規(guī)賽54%的命中率,那是我最游刃有余的年華……”
“想比總決賽嗎?”1993年的喬丹插嘴,“我可是總決賽場均41分的喲,歷史紀錄……”
“都不要吵了!”1990年的喬丹站起身來,“1996、1997和1998的三位大哥還沒有說話呢,嗯,你們三位怎么說?”
1996、1997和1998年的三位喬丹面面相覷,1996年的喬丹嚼著口香糖站起,說:
“事實是這樣。我們三位不說話,是因為我們知道:雖然后三連冠的喬丹是最成熟的隊友、最好的領袖和最佳榮譽頭銜,但論個人能力,確實是拳怕少壯。但是呢,嗯,也不好說。1988年的喬丹有最強的個體攻防,1989年的喬丹有最全面的能力,1991年的喬丹有渾然天成可以應付一切套路的攻防技藝,1993年的喬丹速度也許不如巔峰期卻有真正的殺手本色……但其實,1990年的喬丹可能也是個完美綜合體:他既有80年代喬丹的速度與飛翔,也有90年代喬丹已經(jīng)圓熟的中投和持球攻擊。這真的很難選……也許最好的辦法,是你們進行循環(huán)淘汰賽,決出生死,然后去與勒布朗·詹姆斯決戰(zhàn)。”
“好主意。”1988年的喬丹站起來,用他那讓全聯(lián)盟凜凜危懼的眼神掃視著所有人,“那么,誰來挑戰(zhàn)我?”
“我覺得這種東西,完全是個偽概念。”2006年的勒布朗·詹姆斯咬著手指甲說。2015年的勒布朗點點頭表示同意。其他勒布朗一起點頭。
“我們擁有的陣容是?嗯,2004年的勒布朗最快,最瘦削,但也最嫩,是個完美的快下選手。2006年的勒布朗是個無所不能的突破機器,2007年的勒布朗擁有對活塞連得25分的統(tǒng)治能力,2008年的勒布朗是個常規(guī)賽得分王……”2009年的勒布朗扳著手指說,“但理智地說,2009年的我是最強的。大家同意嗎?”
所有勒布朗互相看著,唯唯連聲。2009年的勒布朗續(xù)道:
“但是從合理角度而言,2012年的勒布朗是個更好的背身攻擊手,2013年的勒布朗是個更好的組織者,2015年的勒布朗則是個,嗯,能承擔更多的怪物。所以,如果要排陣容,應該讓2013年的勒布朗擔當組織后衛(wèi),2014年的勒布朗擔當?shù)梅趾笮l(wèi),2009年的勒布朗擔當小前鋒,2015年的勒布朗擔當大前鋒,2012年的勒布朗擔當中鋒。這就是完美的陣容了。組織、投籃、突破、背身、籃下,一切都很完美。”
“但是,邁克爾要的似乎不是這個。”2015年的勒布朗摸著發(fā)際線說,“他想要的是單挑。”
“真糟糕。”2009年的勒布朗搖搖頭,“問題是,籃球是個集體運動,單挑這種無聊的事……那么,我們是該選擇2007年對活塞連得25分的勒布朗,還是2012年對凱爾特人半場30分的勒布朗?或者是2015年在總決賽不停刷40+三雙的勒布朗?”
“2007年的我投籃還不夠穩(wěn)定,防守也不夠細致。”2007年的勒布朗沉穩(wěn)地說。
“我覺得自己在2012年速度已經(jīng)不如少年時了。”2012年的勒布朗說,“當然背身還是很有把握。”
“2015年的我,遠射手感并不好。”2015年的勒布朗平靜地說,“要擊敗巔峰期邁克爾,并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單挑時是沒有對象可以傳球的。”
所有勒布朗互相看了看,搖了搖頭。2009年的勒布朗咬了咬牙。
“諸位,我們再次面對這個窘境了。就像多年以來我們不想?yún)⒓涌刍@大賽,而老是有人要我們參加似的。為什么我們一直在打團隊籃球,卻總在被要求打一對一呢?算了,我直接去對面告訴他們:我們決不出一個最巔峰期的勒布朗。如果他們非要打,我們就用2009、2012和2015年三個勒布朗去跟他們打三對三吧——那才是我們的風格。”
2009年的勒布朗大踏步去到對面更衣室,須臾回來了,滿臉無表情。其他勒布朗看著他:
“邁克爾答應了嗎?”
“別提了。我們舉不出一個最巔峰的勒布朗,他們也舉不出一個最巔峰的邁克爾。”2009年的勒布朗說,“1991年的邁克爾和1988年的邁克爾單挑已經(jīng)打到247比247了,他們還是分不出勝負來……”